走近锡克教
壮观的锡克教堂
锡克教(Sikhism)是诞生并主要流行于印度的宗教之一,由第一任祖師纳拿克(Nanak)于西元1469年创建于北印度的旁遮普,锡克教徒十分敬重自己的首领和祖师,尊称他们为“古鲁”,即“师尊”之意。“锡克”在梵文的原意是“门徒”,因为他们自称为创教祖师的门徒。据统计,全世界的锡克教信徒近两千万人,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分布在印度的旁遮普邦。
根据神话和历史记述,纳拿克(1469-1539)生于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属贵族阶级的刹帝利(Kshatriya)。他是一位诗人,自少年时便喜爱思考人生问题,十六岁结婚,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他放弃职业,醉心于灵性的修炼,并抛弃双亲和妻儿,实践瑜珈托钵化缘的生活。三十岁时自称得到“蒙召往上帝的宫廷”的神秘经验,表示“我所跟从的道路,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回教,而是来自上帝的道路。”自从他获得上帝的“启示”后,便以“上师”身份在北印度游行传教达二十余年。他以诗歌的说教形式呼吁民众信奉真名(TheTrue Name)。
纳拿克于1520年组织教团,训练门徒,还差遣他们前往印度各处传教。1539年第二代上师安加得(Angad)上任不久,那纳克逝世。锡克教从纳拿克开始,先后有十位师尊,之后的领导人不再获此称谓。从第六代师尊开始到第十代师尊,锡克教为了对抗莫卧尔王朝的压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组织。此后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锡克教徒就占军队人数的四分之一。现在,印度军队中有百分之十五的士兵为锡克教徒。
1675年,锡克教第十代上师古宾信(GobindSingh)登位,积极改革锡克教,将信徒加上“猛狮”(Singh)的称号,他又将圣典修改,定名为《格兰斯沙希伯》(GranthSahib)。这部经典后来成为锡克教教徒灵性的准则和政治的权威象征,且不能修改。现在,每一所锡克庙里都有一本“格兰斯沙希伯上师”(即圣典)作供奉和研读使用。
供奉着锡克教圣典的圣堂中心位置
锡克教徒敬拜的地方是圣堂,中文翻译为锡克庙,也叫“上师之家”,是其宗教活动的中心。锡克教的教堂没有神像,只拜经典。圣堂中心位置的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上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以额触地表示虔诚顺服,有时会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锡克教强调人人平等,男人之间互为兄弟,女人之间互为姐妹。信徒不分阶级,实践团结、友爱和彼此服务。信徒进入圣堂要脱鞋打坐,男人戴上“头巾帽”(turban),女人头上则披着“纱巾”(chiffon)。外人可以进入锡克教的寺庙,不过也要脱鞋并戴上头巾。锡克教徒戴的头巾是素白色,而外人戴的则是深绿色的,上面还贴着一些银色的饰物。头巾是长形的,戴时两角对折,盖住头顶。
锡克教的主要教义有五点:一、严格信仰一神论,认为“真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是公正而仁慈的;二、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三、信仰业报轮回说,认为人要靠神的惠顾和祖师的指导才得以解脱;四、尊崇祖师教导,将其奉为神的使者,并信奉祖师的预言,祖师享有无上的权力,其传承是由前任指定自己的继承者;五、反对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反对朝拜圣地,倡导积极入世。主要戒律也有五条:一、不偷盗;二、不奸淫;三、不抽烟;四、不吸毒;五、不叛教。
三个照顾教堂的教徒
成年的锡克男子必须保持五种特征:蓄长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佩短剑和穿短衣裤。这五个特征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含义:长发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特色。
锡克人从心底鄙视乞丐,认为那不符合本教教义。他们不仅自己不从事“乞丐行业”,也从不向乞丐施舍。他们认为乞丐是依附于社会的毒瘤,应该铲除。所以锡克教里没有乞丐,乞丐也都害怕锡克人,从不向他们伸手要钱。倘若一家锡克人遭遇天灾人祸倾家荡产,周围的锡克人无论是否与这家人相识,都会伸手相助,绝不会眼看着他们沦为乞丐。锡克人认为主动把钱送给“自己人”不算施舍,而是朋友间的互相帮助。
我住的街道对面,就是一家锡克教的寺院,素白的花岗岩外形,非常洁净,寺院建得高大壮观,很想看一看,但碍于“异教徒”的身份,一直不敢进去,怕惹出什么麻烦。今天尝试着询问守门的锡克人,没有想到,竟然一路绿灯顺利进出,而且还允许我拍了些照片。不过,入乡随俗脱了鞋子,并戴了一次他们的大头巾。
(原文写于2009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