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 短文三则 (魏晋)

 
短文三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
 
 
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释文:
1、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2、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经过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是有害的。
3、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0)

相关推荐

  • 每日笔记(8月19日)梦周公及其它

    每日笔记(8月19日)梦周公及其它

  •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及翻译

    王戎不取道旁李佚名[宋代]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译文及注释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 ...

  • 楷书 短文三则 (魏晋)

      (短文三则)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

  • 书法定制国画收藏,行书现货三幅《水调歌头,念奴娇,沁园春》

    西安市雁塔区新超书画传播中心,书法定制国画收藏,行书现货新作品三幅<水调歌头,念奴娇,沁园春> 创作人,丁浪老师.欢迎选择定制收藏.

  • 清 王铎 行书《三宿岩作》

    王铎 王铎(王觉斯.王孟津,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谥文安,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明末三家"之 ...

  • 北宋林逋行书《三君帖》,似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林逋喜欢作诗,也善写行书.在这件信札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结体昂挺,笔画线条细瘦,所以许多人形容他的字"有骨少肉".而这件书法的字距.行距宽绰,字与字间多细笔游丝,起笔.收笔处多露 ...

  • 清 王铎行书《三宿岩作》

    清 王铎 行书<三宿岩作> 王铎草书自作诗<三宿岩>,绫本巨轴,诗见<拟山园选集>,文句略有不同.清代初期的书法主要延续明代的帖学传统,但风貌大相径庭,一些由明入清 ...

  • 米芾行书《三札卷》

    <长至帖> 米芾<长至帖>(又名<公议帖>) <长至帖>又名<公议帖>,约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8行,49字. 释文: 芾顿首再拜 ...

  • 清代诗人沈德潜行书《三希堂歌》

    沈德潜(1673-1769),字碻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 ...

  • 春暖花开‖短文三篇

    花 近来总感觉身体大不如从前了,眼也花了,耳也聋了,看人也重影,四只眼晴,两个鼻子,两张嘴,再美的美人胚子在我眼里也不成个人样!        外面下着雨,我点燃了一支烟卷,站在阳台上,在淡蓝色的烟雾 ...

  • 彭红‖如水青春(短文三篇)

                                     如水青春 小时候,望着远山,常常在想,山的那一面是什么?那些更远的山,远远看去就像仙境一般,于是,在我幼小的认知中,觉得山的那一面有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