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4.42【2017-7-25】
#每日学论语#14.42
【原文】
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
子路问怎么做个君子。孔子说:“不断修养自己,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不断修养自己,并使周围的人安乐。”子路说:“这样做就行了吗?”孔子说:“不断修养自己,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安乐,是尧舜还担心自己没完全做到呢?”
【微言微感】
好一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子路!一再追问:“如斯而已乎?”——“这样就可以了吗?”
难道是对老师的回答不满意吗?
难道自己还有跟高深的见解吗?
或者骄傲自大,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位君子了?
子路没有做孔子学生以前,自我感觉良好。武艺不错,行侠仗义,没事背着一把长剑,自我感觉良好,人称“野人子路”。
他本不是诚心诚意来找孔子求学的,有一些闲着没事,没事找事的意思:手舞三尺长剑,头戴雉鸡羽毛,晃着膀子,斜着眼子,丝毫没有对老师的敬重。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
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皮革,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
孔子说:“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在另一端装上金属的箭头,并将它磨得十分锋利,它射的不就更加深了吗?”
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经过几次磨合,子路越来越佩服孔子,于是心悦诚服投入孔门。
没有人强迫子路来学习,所以子路学习勤学好问,积极行动,对老师的教诲马上行动,唯恐做不到又来了新的指令。
子路很敬业。他做武城宰的时候,孔子实地考察,赞不绝口。夸子路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工作做得很到位,做到了“修己以敬”。
子路很豪爽。他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所以,子路是个热心肠,喜欢帮助人,比如给子羔找工作。
子路很孝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自从我得到仲由,就再也听不到恶言恶语了——仲由字子路)”。为什么呢?一方面,子路勇猛忠诚,有子路给老师保驾,别人不敢伤害孔子,怕子路给他拼命;另一方面,子路耿直,老师做错事也能直言相劝。
让父母家人,亲朋好友,都能得到你的庇护,把安乐带给周围的人,子路应该是做得很不错的。
至于第三等,“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说,尧舜也未必能全部做到。因为一般人未必能做到,所以更有意义。
仓颉造字,神农氏尝百草,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这些都是影响了我们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可以说是“修己以安百姓”。
袁隆平呕心沥血研究水稻杂交技术,让农民增产增收,解决了几千年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造福华夏,可谓“修己以安百姓”了。
马云、马化腾、刘向东等人,把网络运用和生活紧密结合,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吃穿玩乐一条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总结一下,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亲人的事,天下的事。
自己的事是根本。这所有的一切,源头都是“修己”,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做一个有用的人、善良的人、阳光灿烂的人、有温度有魅力的人。自己做好了,一切都好了。爱自己不是自私,只要你的自由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你的幸福不影响别人的幸福,法无禁止及自由。对别人无妨碍,你怎么爱自己都不为过,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这个世界是有一个个人组成的,如果大家都过好了, 还遵循规则,不妨碍别人,自然世界大同,一切都是美好的。
然后是亲人的事。我们与其一厢情愿救助非洲难民,不如先对自己身边亲人好一些。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个人之爱与国家大政方针是不一样的,不能远交近攻,而要由近及远,对陌生人再好,人走茶凉,不如对身边人好一些,远亲不如近邻嘛。
五论关系正常按如下排序: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有人说这是自私,他们常常讲义气,说什么“妻子如衣物,兄弟如手足。”“娘只有一个,媳妇不行可以再娶!”
这其实是混账话!
夫妻都搞不好的,其他关系其乐融融,简直是不可能的。夫妻和睦,同心同德,才能一起孝敬父母,友善兄弟。
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和谐的关系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
当然,等到一个人胸怀天下,心系黎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其志向也远大,其胸怀也开阔,其世界也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