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11【2016-7-19】
#每日学论语#1.11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考察他的行为。如果多年继承父亲正确的处事原则,可以算是孝了。”
【微言微感】
“孝”,和“敬”连在一起叫做“孝敬”,尊敬和敬畏,强调对老人的态度;和“顺”连在一起叫“孝顺”,叫老人顺心、舒心,强调的是推己及人。
孝道,对象不同,需求不一,所以对我们的要求也不一样。
对母亲而言,她的需求是一家人在团聚一起,和睦平安,开心快乐。
对父亲而言,他的需求是子女事业有成,家族兴旺长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男人一贯重视传宗接代,后继有人。他的产业有人继承,他的事业有人发扬光大,他的祖传绝技有人继承衣钵,如此,才可以高枕无忧。
“父在观其志”,当家的还是老掌柜,年轻人有想法,有志向,有激情就可以让人看到希望;“父没,观其行”,老子退出历史舞台,儿子挺身而出,顶天立地,要把这个天撑起来。
为什么要“三年无改父之道”呢?
儒家最是反对巧言令色,阳奉阴违,最是重视知行合一,一以贯之。
存在就是道理。父辈如果能够有一番作为,自有可取之处。是靠辛苦打拼?还是靠勤俭持家?一切成功都没有无缘无故。永远不要轻视已经存在的成功,还不知道是什么就开始反对“老一套”。改革派,首先应该是虚心学习者,取到真经,吸取精华,找到障碍,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如果是“败家子”,根本不理会创业者的艰辛,“儿卖爷田不心疼”,一朝权在手,无法无天,肆意妄为。那就大大麻烦了。
《大秦帝国》的赢荡和胡亥,都是“败家子”类型的。赢荡好勇斗狠,一朝父殁掌权,便改弦易张,四处出兵,甚至攻打周王朝,抢夺象征王权的大鼎,以君王之尊,居然去和勇士斗狠比力气,在举鼎过程中,不幸殒命。
秦二世胡亥更是胡作非为,荒唐透顶。始皇帝在时,胡亥乖巧至极,可以说是“巧言令色”。始皇帝突然殁,胡亥摆脱控制,立马就原形毕露,为所欲为。他违背父命,宠幸赵高,以至于大权旁落。赵高指鹿为马,排除异己,很快就把数代先人苦心经营的大秦帝国毁灭了。
隋文帝杨坚一代英主,做什么事情都稳稳当当。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却不是这样的,民间传说“杨光的帽子——孬壳”,臭名昭著,无所不用其极。史家说他好大喜功,贪得无厌,频频发动战争,超越实力大兴土木,以至于民不聊生,民愤沸腾。
如果赢荡、胡亥、杨广,不一意孤行,多看看老爸的成功经验,萧规曹随,积累人脉,等到自己熟悉了老子的成功操作,也了解了问题症结,再稳妥推进改革,岂不更好?
为什么儿子那么容易跟老爹造反?
父子冤家。父亲的权威,如果只有压制强迫,没有尊重和自由,就会扭曲孩子心理——要说拼死对抗,要么唯唯诺诺哦,要么阳奉阴违。
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一个人慷慨陈词的观点,自己根本不相信的,奴颜卑膝委屈求全,一朝得势,没有不变本加厉的。
自由才能自主,自主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理,自理才能自立。一个人,如果从小被尊重,我选择我负责,那么他就会让自己的想法、说法、做法一致起来。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强大,就懂得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至于“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也不至于那么抵抗父亲已有的成功,也就不会随随便便更改父亲的成功做法。
从发展角度看,教育一定要走心,给自由,给尊重,给自信。接受是改变的开始,选择才愿意负责。要实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必须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三年不改其道。原来守孝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在缅怀中学习家风,传承家风,让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三年不改父之道。对老爸的经验就有了深刻理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家风就有了接受、习惯、捍卫的内化过程。
萧规曹随,不折腾,把父辈的事业继往开来,让老人酒泉含笑,这其实是孝道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