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公渠,指的是涉县康熙年间(1662—1722)知县柴胜任恢复的“漳南渠”。资料显示,柴知县于“(清)漳河南岸循故迹为渠一道,民获其利”而名“柴公渠”。“循故迹”?清康熙年(1662—1722)之前,金明昌年间(1190—1196),涉县城西开有“城西渠”。这可能是涉县清漳河流域引水工程建设的最早文字记载。明代涉县清漳河流域官民开两道渠,一是万历年间(1570—1620)县令任澄清主持而成的“任公渠”,从七原(今中原一带)山下到县城,因其在涉县的母亲河清漳河之北岸,这不能算是“漳南渠”,要说是明代的“漳北渠”还马马虎虎。另一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开的原(曲)故(县)渠。按涉县人的方位观念,原曲故县(新)在清漳河之南岸,算是漳南的渠(“漳南渠”)!相对于112年之后的柴公渠,原故渠怕是当时清漳河南岸唯一的渠道“故迹”。关于山西人柴胜任到涉县仼职的具体时间,先从其故里河津找线索,知柴知县与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是老乡。《传奇河津》如此记载:柴胜任,清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任陕西洛川知县,移直隶涉县,晋安州知州,未任卒。这段文字,只显示出,柴知县属“有为干部”,在涉县“为渠一道,民获其利”后,晋升为知州了,可惜,未任而卒。此文字并没有告诉我们,柴知县具体什么时间来涉什么时离任,山雨推测,多半可能未得离任即卒,算殉公职于涉了!近日,碑刻文史爱好人士李志强先生提供线索:咱们的“好干部”柴县太爷曾于康熙十七年(1679)孟夏为重修胡峪后山杨庄五台山上的滴谷圣水寺发表(碑文)言论,山雨节录如下:尝见古寺(=事?)之创建于前人也,尤须后人之善继以功,然善之出于众人者,成功易,善之仅出于个人者,成功难;善之依乎古迹者,成功易,善之恢廓乎古迹,成功更难。是知善非独赖一人以为之,必赖众人以为之也………这里的“善继以功”、“依乎古迹”,怎么这么眼熟呢?原来,柴知县就是依“循故迹,为渠一道”而使“民获其利”的!依据“言为心声”,“言必行,行必果”(“民获其利”)的为政处世原则,柴知县,想必一定是在原曲故县一带恢复了百年“漳南渠”(即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1550年初创的原故渠)的同时,在有“圣水”、马刨泉的胡峪后山留下了自己“创业难”、“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之类的感想与心得,不过是被“儒学庠生李耀光撰”入《圣水寺重修碑记》了?!亦未可知也!!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