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与 锁 (王曙摄影散文之934)

王曙摄影散文之934

门与锁

有家便有门,无门不成家;

有门便有锁,无锁难安家。

门有富丽堂皇的,普普通通的,精工细作的,也有粗制滥造的,有偏远的西部经常见到用篱笆制作的门,呵护着简单的温馨。

门与锁自古以来都是安慰心理的工具,中华民族的传统是“防小人而不防君子”。门与锁经常是一种摆设,是“虚晃一枪”,实质是起不到安全的作用。但在社会治安良好,民风善良淳朴的前提下,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岁月里,门与锁更是一种多余。在农村经常见到不少的人们外出劳作,家中无人时,门鼻是并不用锁来锁住,而是用一根细绳象征性地栓一下,表明主人不在家,绝对无人会来造访。

长期以来门与锁成为居家的一道防线,成为心灵平稳与拥有安全感的一道藩篱。将自我应有的隐私与公开暴露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为自己相对脆弱的心灵筑起一道安全防线,让自己更为放松,自由和开怀。在门内的那种平静与安乐是一辈子的幸福感,人们并不是想要与世界,与社会,与大自然隔绝开来,只想拥有一份暂短的属于自己的空间来梳理蕴藏那些裸露在外的秘密和羞涩。人生,是有了秘密感才能得到心灵圆满。在生活中“一览无余”不能说是完整,隐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美德和文明,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就有了“门里门外”“家里家外”“个人与大众”的区别。何谓“安全感”与“幸福感”就是将不应该公开的和暴露的隐谧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秘密,无需公开,“关起门来讲话”同样是一种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赤裸不是美,含蓄的秘密隐藏才是一种滋润与高德。

人都有一种探秘的好奇和欲望,半掩的门更能挑逗人的窥视欲望,为此人就有了“紧闭门窗”的道理。

人都有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期盼,经常将门作为畅通,豁然敞亮,希望,有盼头的象征。平时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这事有门”可能就是这层意思。

门成为家与外界区隔的符号,某种意义是将就是家的标志,几千年来,人们相当重视门的制作和安装。关起门来是一个家的范畴,大门敞开是与世界结合的标志。因此未经允许私闯是不允许的,不敲门告知而入是不礼貌与不道德的行为,破门而入是侵略,是犯罪的行为。

门就是家,我们常常说“双喜临门”“门庭若市”“门当户对”“家门不幸”“扫地出门”“装点门面”“书香门第”“得意门生”“筚门闺窦”“分门别类”“宾客盈门”“桃李门墙”“蓬门生辉”“开门见山”“门可罗雀”“不二法门”等等等等,由此可见人们将门看到有多重。

多少年来,我拍摄了上万幅的各种各样的门与锁,以此来探究中华民族的文明与风俗,得益匪浅。

在我们的生活与生命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事与物是与我们戚戚相关的,需要我们去思考,发现,研究和懂得。去探索人类的文明和“为什么”,完美与睿智,如此这般我们才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进一步的进化和发展。

在男士小便池上方经常见到有这样一种标语“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以此标语作为此文的结束语,我觉得颇有意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