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纺织物——漆纱
漆纱是一种经纬纠织并满饰中国传统大漆的织物,外观呈均匀而稀疏的方孔状。最早的漆纱实物出自战国时期,丰富而精美的漆纱实物出自汉代及汉代之后。空前的工艺水平和应用量表明,漆纱技术在汉代进入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期。漆纱在汉代被称作“纚”,是一种成型的编织品,西汉时主要被用来作裹发的巾帻,后世被广泛用于制作纱冠,一直是冠饰的专用材料。如今漆纱技艺已经失传。
《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五年》:“一时仓卒不及详议,遂用漆纱浅黄之服,使 寿皇 已行之礼,举而復坠,臣窃痛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服器·幞头》:“幞头,朝服也, 北周 武帝 始用漆纱製之,至 唐 又有纱帽之制,逮今用之。”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以漆胶纱曰漆纱。隋皮弁用漆纱为之。”
漆纱冠的编织方法--自上向下悬挂编织法。出土漆纱使用的漆液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纯生漆,另一种极有可能是添加了干性植物油的漆;漆液髹涂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编织完成后进行髹涂,第二种是先髹涂丝线然后进行编织;髹漆的方法系采用漆刷进行反复刷涂。测试数据表明,髹漆整理使得丝线的拉伸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所提高。纯漆丝线的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5.69%和9.92%,桐油漆丝线则分别提高了6.08%和12.96%。髹漆整理对丝线的耐磨性提高很大,两种髹漆丝线的平均耐磨次数较未涂漆丝线的平均耐磨次数提高接近5倍,最小提高幅度2.75倍,最大提高幅度接近8倍。(注1)
漆纚(xǐ)纱冠俗称乌纱帽。
南宋漆纱幞头:一九七五年,江苏金坛茅麓出土。圆顶硬脚,脚用竹条为骨,表里二层纱,表纱涂黑漆以使坚硬,头高约20厘米、脚长38厘米,脑后开口系带。幞头亦名折上巾,起自后周。唐中叶以前为软裹,后来士大夫以其不便应急,遂衬以木骨子,并有硬脚之制。宋代"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去其藤里",故曰"漆纱幞头"。
北京故宫乾隆花园符望阁槅扇漆纱以罗为底,施以漆艺并涂金,后双面贴纸窗花,融合了制罗工艺、漆艺和纸彩绘制等三种传统工艺。它由桑蚕丝织物打底,施大漆,漆中含氧化铁、硫酸钙,外层采用贴金工艺,金层外涂植物油脂。其中氧化铁起染料作用。
丹漆纱,也就是用朱砂为颜料,混合而成的的工艺,也称朱髹。将朱砂研磨极细的粉,与大漆混合调制成色浆再髹饰织物表面进行染色处理,干燥后朱砂颗粒便均匀的附着在织物表面,是织物呈现出鲜艳的朱红色。是一种兼具功能性和装饰性的物品。
《文献通考》 卷一百十二·王礼考七:五代时犹是,惟人君得裹两脚者,然皆莫可考也。桐木山子相承用,至本朝遂易以藤织者,而以纱冒之,近时方易以漆纱。尝见南溪沙漠一士夫家,尚收得上世所藏幞头,犹是藤织坏子。唐制又有两脚上下者,亦莫可晓。”
王礼考十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高宗之丧,孝宗为三年服。及孝宗之丧,有司请於易月之外,用漆纱浅黄之制,盖循绍兴以前之旧。
《元史》 志第二十八 舆服一:幞头,漆纱为之,展其角。 天子冕服: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綖,青表朱里。綖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萦以珍珠。綖之前后,旒各十二,以珍珠为之。
志第三十八:漆纱冠冕局,至元十五年置,大使、副使各一员。
《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八十:
... 以开府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使之营造,送江都。稠智思精巧,博览图籍,参会古今,多所损益;衮冕画日、月、星、辰,皮弁用漆纱为之。
《麈史》 卷上:... 巾子,加楮皮数层为之里。亦有草巾子者,以其价廉,士人鲜服。后取其轻便,遂彻其楮,作粘纱巾。近年如藤巾、草巾俱废,止以漆纱为之,谓之纱巾,而粘纱亦不复作矣。其巾之样始作前屈,原校杨作绌,钞本作绌。谓之敛巾,久之,作微敛而已。
《图画见闻志》 卷一... 袱头巾子,以赐百官。开元间始易以罗,又别赐供奉官及内臣圆头宫朴巾子(校,汲本作“圜头宫样巾子”),至唐末方用漆纱裹之。乃今袱头也。
《明史》 卷六十七 志第四十三
... 叔、子、孙、弟、侄用乌纱帽,软脚垂带,圆领衣,乌角带。品官祖母及母、与子孙同居亲弟侄妇女礼服,合以本官所居官职品级,通用漆纱珠翠庆云冠,本品衫,霞帔、褙子,缘襈袄裙,惟山松特髻子止许受封诰敕者用之。
盼望漆纱重见天日之时。。。。。。
注(1) 基于海曲汉墓出土实物的汉代漆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