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当先知晓大学有多少—作家阎连科当年高考集体落榜的启示

【家教智慧 第829期】

【全县考生集体落榜,只因志愿都报了北京大学】

阎连科,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等,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阎连科在《我的高考》一文中说,1977年,他参加了高考,作文写了满满五页,“监考老师大为震惊…在考场上举着我的作文,大声说,‘像这个同学,能写这么长的作文,字又认真,句子顺畅,那是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但后来,阎连科说,“命运决然地公正”,那一年,他没有考上大学,不仅是他,“全县无一人考上大学,集体落榜”。这是为什么呢?阎连科说,不会填志愿啊?

他在文中回忆到:

报考志愿那天,上百个考生,无一人知道,中国都有什么大学,省里都有什么大学,洛阳都有什么学校。问负责填报志愿的老师,志愿应该写到哪个学校,老师说,“你们随便填嘛。”

问:“随便也得写个学校名啊。”

老师说:“北京大学和河南大学都行。”

问:“北京大学在北京,河南大学在哪儿?”

老师说:“可能在郑州。”(实际在开封。)

大家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北京是首都,是政治和革命的中心,是全中国人民向往的一方圣地。于是,有人率先把他的志愿,填了“北京大学”四个字。随后,所有的同学,都把志愿写成了北京大学。我也一样。

结局是无一录取,命运决然地公正。

也就是,不是阎连科和他的同学考得不好,而是自己 不知道大学有多少,听别人说了个北京大学、河南大学,以为全天下就这两所大学,志愿当然也就只能在这两所大学里了。

听了阎连科的讲述,不少人可能就想笑,这是典型的孤陋寡闻啊,是“坐在井里”看大学啊!在那个消息不畅通的时代里,在封闭的乡下,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

【报医科大学还是选师范大学,考生和家长多纠结】

可是,当下,虽然有了报纸、电视、网络,有些人虽然天天抱着手机刷不停,但不少人对对大学、志愿的认知,仍然是“坐在井里”。

曾经有个同事的儿子参加高考,成绩很好,但到底志愿如何报,他却纠结得很,是报医科大学,还是报师范大学,他一直犹豫不决。

于是就召集亲朋好友“开会”讨论,有的说,当教师好,工作稳定还有双休节假;有的说,当医生好,医生待遇高,还有奖金和红包……公说公有理,婆论婆有由,几次“会议”下来,也没有一个定论。最后让孩子选择,孩子急了:“你们除了当教师和医生,还有没有第三种职业?”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我是教师,同事当然也是教师,同事的亲戚中也只有二个职业:教师和医生。

在这里,我并没有嘲笑同事和他亲戚的意思,只是想说,人们思考讨论问题的时候,总喜欢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三句话不离不本行”的俗话便是例证。当人们为孩子谋划未来的时候,给他们的建议理所当然建议也就在他熟悉的圈里,而且,会以自己感觉到的优势、好处极力地把他人也拉进这个圈子里。所以,做教师的同事和他做医生的亲戚在讨论孩子高考志愿选择时,徘徊在教师和医生之间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要想填报好志愿,当跃出“井底',知晓天下大学有几多】

家长“坐在井底”看大学,孩子们是不是就“井外眼界阔”呢?并不尽然。我们的考生,这些年来,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校和补习班里只讲学习、考试,只讲学好就能考上大学,考好就可以上好大学,但大学有哪些?特别是专业有哪些?却并不在“教”的范围里。而且,事实求是地讲,有很多教师也像作家阎连科家乡当年教育局的那个工作人员,仅知道唯数不多的几所大学,如此情况下,孩子对大学当然也就没有多少“感觉”,在志愿选择上,就不得不求助于所谓的“志愿填报专家”,而那些专家“专”到何处?无非是知道的大学多一些罢了?其指导,无非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去找“对应”的大学罢了,至于这个大学、专业考生是不是感兴趣,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有利于考生未来一生的发展,那与专家是不相干的。

实际上,在信息如此畅通、便捷的今天,想了解“大学”的多少并不难。所有正规大学——教育部批准的大学,通过网络都是可以查询到的。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这些大学分布在全国的大江南北,专业涉及上千种,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我强烈建议考生“跃出井口”,把这些学校浏览一遍。

每位考生手中,都会有两本书,一本是《XX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和《XX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全国所有的正规大学都一个不落地全在这里,而且2019年各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在这里一一列得很详细。在高考成绩下发前的这段日子里,每位考生当先开阔一下眼界,知晓大学有多少,然后预估一下自己的分数,预选一下自己想去的学校,如是,等成绩下来,就会不手忙脚乱,也不会像个木偶一样,任凭别人来处置自己的人生未来,报志愿时,犯作家阎连科他们那样的错误,不管自己考多少分,就认准一个北京大学不放!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