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座位都阳光

【第254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55)

每一个座位都阳光

1
孩子被排第二位,家长心里难安慰

“儿子被安排坐在倒数第二排,是犯了错误还是近来学习下降了?你帮忙给我联系一下班主任,不行咱请请人家,给孩子调调位。

近日 有一朋友为孩子的座位找我。我说,“没有你想得那么复杂,孩子个子那么高,没有排到最后一排就不错了,再说,只要孩子学习好,坐在哪里都一样!”

2

教师座位就那些,都坐中间不实际

多年以来,孩子的座位一进是家长关心的焦点。有的家长点名要班级前排中间的座位。为求公平,有班主任在班级推行座位前后左右大轮换,每名学生都会坐到最后一排和第一排,最中间和最边上座位。然而,这样就公平了吗?

一般情况下,中小学生的坐次都是根据学生的身高进行分派,每隔一定的时间再进行交换,对于视力、听力差的学生可给予适当的照顾。但近年来年,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给予了过分的关注,把教室的座位也贴上了优劣的标签。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座次的不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座次就是孩子成绩的像征,因此,许多家长都想尽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谋取一个“好的座位”,这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3

座位本身无优劣,都是人为标签果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座位是学生学习的“立足”之地。同在一个教室里,本没有厚此薄彼,无论在哪个位置,对学生学习影响其实并不大。家长对座次优劣的划分,实际上是一种偏见,而形成这种偏见的原因则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

过去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式”。讲台是教室的中心,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主,师生互动仅限于教师“提问” 学生“问答”。据此有人便演义出了“座次优劣理论”:认为教室中间靠前的座位是“黄金地带”, 听得清楚,看得清晰,一直处于教师视线的正中,学生不注意听讲,教师会及时发现并给予关注,被提问的几率也高;而教室两侧和最后排则被认定成“灰色地带”,距讲台远,看黑板偏,学生被教师注意的几率也大大减小,上课容易走神。在此种“理论”的诱导下,学生和家长都想尽千方百计谋一个好座位,坐在“黄金地带”的孩子总有一种优越感,坐在“灰色地带”的孩子则产生自卑心。

4

教室坐位都一样,上课一样来听讲

其实,同在一个教室里,每个学生坐的位置虽有毫厘之别,但对学习的影响并不象“坐次理论”那样差之千里。声音每秒钟就传播340米,在教室这样一个“方寸之地”,声音的衰减值几乎为为零,教师讲课的声音到达每一个孩子的耳朵应该就是“同时”;教室设计时,就已考虑了采光、长宽、人眼视角等诸方面因素,学生坐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教师的板书,至于说教师的“目光所及”,即使不是职业责任的驱使,也不会有哪一个教师整节课都只是僵直脖子向前看,目光只停留在窄狭的中间地带。因此,“座次”的优劣,完全是人们的一种相当然的极度偏见。笔者从小学到师范,在教室里坐了十几年,由于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中间,两边,几乎坐遍了教室的每一个位置,从来没感觉到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更何况,国家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要走下讲台,学生实行分组合作,讲台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学生的坐次就更没什么优劣可言了。很多学校,课桌都是对着放,学生全都对着坐,四面全是黑板,每个学生几乎都是靠黑板最近的,也都是最远的,而且黑板主要是用于学生的展示与练习,不再是教师的“专用教具”;教师讲课不是在讲台上,而是巡回在学生中,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成了一个变数,没有谁会一直处在教师的目光下,当然,也不会有学生总是游离于教师的目光外,学生坐在什么位置都是教室的“中心”。

5

座位个个都阳光,坐在哪里都一样

教室的座位本无高低贵贱,每一个座位都是阳光的。学校和教师多与家长和孩子进 行沟通,要着力消除学生和家长心中错误的“座位优劣”偏见。按照新课程理念,进一步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班内的坐次趋于最公平,最合理,给教室的每一个座位都贴上阳光的标签,让班内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坐在什么位置,都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无论坐在什么位置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