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脑数学题被吐槽,是家长家教辅导观念的错位
【第291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92)
烧脑数学题被吐槽,是家长家教辅导观念的错位
连日来,一道烧脑的小学数题吸引了不少家长的眼球,人们都跃跃欲试,试图来证明自己的“智力”,结果却令不少人跌了跟头。倒不是是因为这道小学数学题有多难,而是因为其处处陷阱,步步机关,不仅靠数学知识,还考察你的眼力,稍不留神,就会掉落进去,很多家长就是因为“眼力不济,看得不细” 从而出了错。于是,不少人吐槽:这样的题目太过刁钻古怪,“给小学生出题弄这么多心机和套路有必要吗?”“这是不是在故意刁难孩子吗?”还有家长认为:“教育应该多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干上设计这么多小心机和小套路等着孩子往坑里跳有意义吗?”
相关链接:家长烧脑的小学数学神题,正是撬动孩子大脑智慧的金钥匙
事实求是地讲,这道题目是绝然没有问题的,对小学生学习来说,是一道极好极好的题目。关于这道题目的科学性、趣味性、对孩子数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核心素养提升的意义我已在《家长烧脑的小学数学神题,正是撬动孩子大脑智慧的金钥匙》作了详尽的阐释,今天我这里只想再说得是,透过此事,我觉得我们家长,在孩子学习问题上,第一要更新理念,第二要更改变方法。
学习是为了什么?正如家长们所言“教育应该多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该家长接着又问:“在题干上设计这么多小心机和小套路等着孩子往坑里跳有意义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有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该题目的解决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道题目并不难,就是考察孩子简单的加减乘除及其逆运算,但是,孩子如果仅会运算还不够,还要细观察,能思考,动动脑才能把题目做对。在我看来,不是这道题题目“心机太重,套路太多“,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而且现实生活中的“心机、套路”比这更多、更隐蔽。
就拿走路来说吧,孩子从家到学校有3千米,有三个路口,两个路口有红绿灯,每分钟走100米,需要多少分钟呢?如果孩子只用距离除以速度得到时间,用这个时间去上学,那一定是要迟到的。因为,凡路口都是要慢行甚至要停的,红绿灯更不必说,走到红绿灯的时候是红灯呢还是绿灯呢?路口的红绿灯交换时间是多少呢?你走到跟前时是红灯走了多少秒了呢?如此种种,情况复杂的很,用得时间当然也就不一样。
现实中这种的“心机、套路”比比皆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们让孩子学习不能仅学习课本上的纯知识,不能让孩子只会纸上的“1+1=2”“距离÷速度=时间”,要让孩子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纸上得来终是浅,绝知此事必躬行。”我们家长一定要根除数学就是数字计算、语文就是识字造句这种单一、机械的“纯知识”学习理念,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各科的学习有机综合起来,才能让孩子的思维在各种知识的碰撞中升华在成智慧,让孩子核心素养在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中不断提升。
不少家长对此类题目吐槽的另一个原因是:挑战了家长的智力。当下,不少有知识、学历高的家长自以为“辅导上小学的孩子是完全胜任的。”近年来发生过不少这样的案例,一出现类似题目,就有人说大学本科生都做不出来,硕士都做不出来?这样的题目竟然让小学生去做?是老师在故意刁难小学生?
实事证明,这样的题目其难度并不大,很多大学本科、硕士家长之所以做错甚至无从下手,并不是题目难,而是他们把题目想得太难,是用硕士思维去解决小学生的题目,是用“金钢钻”去钻“橡皮泥”,其结果当然无法“钻得动”,更难“钻出眼来”。
最为关键的是,有些家长并不理念“辅导”的真正含义,没有掌握正确的辅导方法。在不少家长眼里,认为对孩子的辅导,就是当孩子不会的时候,家长能够迅速地给出“答案”,给孩子讲清答案的来龙去脉。这实在是对辅导的一种误解。
“辅导”顾名思义,辅就是辅助,导就是引导。所谓辅导就是辅助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让孩子自己发现答案。因此,科学的辅导不是“给”而是“引”。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允许家长不会的,正因为不会,才可以做孩子的助手,和孩子凑成“诸葛”团队,一起去探究。你会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孩子先发现了“答案”。即便孩子暂时未发现,家长发现了,家长也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要先把自己发现的结果隐藏起来,只将自己发现的“蛛丝马迹”泄漏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按图索骥,如此,孩子的思维、能力才会培养起来!因此,对孩子科学的辅导,不是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教会他们思考、探索的方法!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