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不应期”

【第180期】教孩子学会学习(81)

如何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不应期”

1

孩子入园不适应,家长打骂法不通  亲戚的孩子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第一天,孩子在幼儿园里呆了半上午,边哭着闹着要回家,老师们使尽了浑身解数,孩子就是不听,没办法,老师只好把孩子给送回了家。老师走后,孩子的妈妈拉过孩子照屁股上打了两巴掌,孩子哭了。

第二天,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妈妈连哄带吓把孩子又放到了幼儿园里,没过一会儿,孩子又开始闹着要回家,老师们哄啊,劝啊,孩子根本不听,只是哭,拗不过,老师只好又把孩子送回了家。老师一走,妈妈拉过孩子抡起巴掌照孩子的屁股上又打了起来,若非别人紧劝,妈妈不知要打多少下。

第三天上午,一说上幼儿园,孩子就哭起来,无论妈妈再怎么说,孩子死活不出门,家人都看孩子哭得可怜,劝说,孩子不去就算了,可能孩子太小了,去了不适应,等孩子大大再让他去吧!于是,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便暂告结束了!

2

幼儿哭着要回家,顺应要求不是法 亲戚孩子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全家人的中心,家里所有的大人都围着他转,大人的眼神一直盯在他(她)身上,有什么要求,立码就会满足;而到了幼儿园,不但环境是陌生的,教师是陌生的,孩子也多了起来,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无论是玩玩具还是做其他,孩子们都不会让着他(她),而老师要关注全班诸多的孩子,眼光不可能总放在他(她)一个人身上,于是,孩子在做事上没有了在家那种“凡事任我行”的感觉,心理上觉得受到了冷落,如此,便产生了回家的想法!

本来,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们对这样的孩子一开始多加些关注,降低孩子的“被落”的感觉,让孩子逐渐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孩子便可能顺得地渡过这种初上幼儿园的“不应期”。但是由于现在不少的幼儿园老师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很多都是临时的代课教师,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初上幼儿园的“不应期”,更加之,孩子又小,幼儿园和教师怕承担责任,于是就按俗话说的,“孩子哭了抱给他娘”,把孩子送回家了最保险。

3

孩子回家就挨打 归因心理把园怕  农村孩子的家长更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只看着人家的孩子在幼儿园待得好好的,怎么自己的孩子就不行,于是,就认为孩子不听话,淘气,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下了手。

孩子从幼儿园回了家就被打了屁股,他幼小的心理并不明白家长下手的意图,刚从幼儿园回来就挨了打,在脑子里就把上幼儿园和打屁股联系了起来,一二再,再二三,便在孩子的脑中建立起了这样的因果联系,“幼儿园回来就打屁股”,他(她)便把“打屁股”的原因归咎于上幼儿园,于是乎,无论你是哄,是骗还是吓,孩子死活都不肯再上幼儿园了。

4

幼儿教育有规律,教师要懂其心理   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作为幼儿园和老师图省事,“孩子哭了就抱给他娘”,要弄清孩子的心理,小孩子是最好“哄的”,也是最好规矩的,要摸清孩子的心理,帮助孩子迈出这“离家”第一步;作为家长,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告诉孩子幼儿园里“规则”,并制定好对孩子在园里表现的好差“奖惩方案”,让孩子有“心理”上的准备。如果真得遇到孩子被送回家的情况,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前离园而对孩子“下手”,否则,“不谙大道理”的幼小的孩子因惧怕更加不愿上幼儿园,而作为家长,你还真得不能把孩子怎么样,因此,最后屈服的还是家长,这样,孩子的幼儿园就只好泡汤了!

5

幼儿教育有学问,教师家长当培训  幼儿教育是一门学问,当然,要想减少或杜绝孩子“拒园”情况,就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相关知识的培训,让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掌握幼儿教育的方法,家园之间加强联合,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不应期”,迈好“离家”的人生第一步!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