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 苏州文庙及石刻

江河湖海四方客2017-06-05 14:39:49

2017-01-2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第一批)】

从飞英塔下来后,就离开了湖州前往苏州。上次来苏州时正赶上文庙维修施工,这次再来,首先要补上的就是文庙。文庙内宋代石刻是堂堂国一,第五批时文庙本身和其他石刻归并,定名为苏州文庙及石刻。

苏州文庙的创立始于北宋范仲淹。“吴之有学,肇于宋范文正之遗泽,胡安定之教“。”宋景佑元年,范公仲淹典乡郡,因州人朱公绰等请,以闻于朝。二年,诏苏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公初购得钱氏南园之巽隅欲卜宅,及得,请割以创焉。”(清同治《苏州府志》)

最初格局为:“广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傍有斋室”。后世又屡有增益。如今的苏州文庙是碑刻博物馆,免费开放。各地文庙格局相似,苏州文庙的主要建筑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等都还完好。

其中,大成殿建成后屡有重修,现存大成殿为明成化十年重建。“(成化)十年,知府邱霁以大成殿自宋元以来,凡三改作,皆隘不称。请于巡抚都御史毕亨,大规度之,建殿五间,重檐,三轩,两庑四十二间”。

这些都在其次,最要紧的还是四大宋碑。这四大宋碑分别是《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简称为“天、地、人、城”

《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和《地理图》的作者是南宋帝师黄裳,绘制于南宋绍熙元年。淳祐七年由王致远从四川得来,带回苏州刊刻。在《地理图》图说后面有一段王致远的跋:“右四图兼山黄公为嘉邸翊善日所进也。致远旧得此本于蜀。司臬右浙,因摹刻以永其传。淳祐七年仲冬东嘉王致远书。”从王跋可知,当时所刻共有四图,但现在仅存其三。

此作者黄裳并不是写《九阴真经》的那个黄裳。彼黄裳是两宋相交时人。北宋政和年间,徽宗广泛收集道教经典,并雕版刻成了一部集大成者的道藏。雕版工程完成于福州闽县万寿观,所以这部道藏称为《政和万寿道藏》。主持者即为时任福州知州的黄裳。黄裳在校勘过程中,遍读精研道典,无意间竟成就了一身通天彻地的绝世内功。留下的一部《九阴真经》成了中华武术史上的不朽经典,后辈武人由此获益,造就了几位武学大宗师,敷演出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

此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少颖异,能属文。黄裳迁嘉王(后来的宋宁宗)府翊善后,因“王意益向学,于是作八图以献:曰太极,曰三才本性,曰皇帝王伯学术,曰九流学术,曰天文,曰地理,曰帝王绍运,以百官终焉,各述大旨陈之。”(《宋史 黄裳传》)。这天文、地理、帝王绍运三图,原来是黄裳老师为了辅导学生而特意制作的一套教材中的八分之三。因是教材,所以才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天文图

太极未判,天地人三才函于其中,谓之混沌云者,言天地人浑然而未分也。太极既判,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清浊混者为人。清者为气也,重浊者形也,形气合者人也。故凡气之发见于天者,皆太极中自然之理。运而为日月,分而为五星,列而为二十八舍,会而为斗极,莫不皆有常理,与人道相应,可以理而知也。今略举其梗概,列之于下。天体圆,地体方。圆者动,方者静。天包地,地依天。

地理图

《地理图》为宋代中国政治地理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刻地图之一。地图上既有南宋府州等行政规划,又形象地绘制有山脉河流。看看相对熟悉的北京附近,地图上标注的有儒州(今延庆)、顺州(今顺义)、檀州(今密云)以及居庸山。群山长城以北,注明“平地松林,广数千里”,西北一带,注明有“契丹遗族奔避于此”。

黄裳作此图,并非仅仅是为了给嘉王科普一下地理知识,为的是“使人观之,可以感,可以愤,然亦可以作兴也。”下面的图说文字饱含着山河未能一统的感愤之情。节录片段:

"......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晋()()()()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百余年。国朝自艺祖皇帝栉风沐雨,平定海内。取蜀、取江南、取吴越、取广东、取河北,独河东数州之地与幽蓟相接,坚壁不下。王师再驾,讫无成功。群臣欲上一统尊号。()()曰:河东未下,幽蓟未复,何一统之有?终谦逊不敢当也。盖至(太)宗之世,王师三驾,河东始平。而幽蓟之地卒为契丹所(),不能复也。则祖宗之所以创造王业,混一区宇者,其难如此。乃今自关以东、河以南,绵亘万里,尽为贼区。追思祖宗开创之劳,可不为之流涕太息哉!此可以愤也......”

帝王绍运图

帝王绍运图介绍了自夏商至南宋历代帝王,得正统者在图画中间,两侧也列出了所谓的傿伪、蛮夷。自夏而商而周,两侧分别列出春秋十二国和秦六国。自周而秦而汉,两汉之间连新莽也列于其中。三国之中以魏居其中,自魏而晋。南北朝左右并列当中,似无偏向。刘宋受晋禅,但晋宋之间并没有画出表示传承的线条。隋受周禅,伐陈一统,传承上却是自陈而隋,有些不解。

十六国和五代诸国在两侧列出,不作正统传绪。南宋帝系最后列到了宁宗和今上(理宗)皇帝,时间已在黄裳之后。显然刻石时王致远并不是原图照刻。

后面的图说文字简直就是一篇上佳的国史概要。奇文共赏,录之如下:

帝王绍运图。自五帝以降迄于国朝,凡一百九十五君,历三千五百余年。世道之理乱,王统之离合,于斯可睹矣。昔()国司马光之言曰:周室东迁以来,王政不行,诸侯并僭,分崩离析,不可胜纪,凡五百有五十年,而合于秦。秦虐用其民,十有一年而天下乱。又八年而合于汉。汉为天子,二百有六年而失其柄。王莽盗之,十有七年而复为汉,更始不能自保。光武诛僭伪,凡十有四年,然后能一之。又一百五十有三年,董卓擅朝。州郡瓦解,更相吞噬。至于魏氏,海内三分。凡九十有一年而合于晋。晋得天下,才二十年。惠帝昏愚,宗室造难,群胡乘衅浊乱中原。散为六七,聚为二三。凡二百八十有八年而合于隋。隋得天下才二十有八年,炀帝无道,九州幅裂。八年而天下合于唐。唐得天下一百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养其疽囊,以为子孙不治之疾。于是渔阳窃发而四海横流矣。肃、代以降,方镇跋扈,号令不从,朝贡不至。名为君臣,实为仇敌。陵夷衰微,至于五代。三纲颓绝,五常殄灭,怀玺未暖,处宫未安,朝成夕败,有如逆旅,祸乱相寻,战争不息。流血成川泽,聚骸成丘陵。生民之类其不尽者无几矣。

于是太祖皇帝受命于上帝,起而拯之。躬擐甲胄,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是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以为子孙建太平之基。大勋未集,太宗皇帝嗣而成之,凡二百二十有五年。然后大禹之迹复混而为一,黎民遗种始有所息肩矣。由是观之,上下一千七百余年,天下一统者五百余年而已。呜呼,以图之所载与光之所言合而观之,则知自古及今,治不能十一,而乱常八九。为君者亦可以知所戒矣。

《平江图》和上述黄裳三碑一样也是刻石于南宋。内容是苏州城平面图,这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城市平面图。关于此碑的具体年代,刘敦桢在其《苏州古建筑调查记》一文中转述了王蹇所做的考证:刻碑人吕梃、张允成和张允迪屡见于宋理宗、宁宗两朝碑刻。南宋绍定二年,郡守李寿朋重建坊市。碑中公署寺观凡建于绍定二年春夏以前者,图中悉有,秋冬以后新建者即无。《平江图》碑必刻于绍定二年。

大殿内环墙陈列孔子弟子图、孔子圣迹图、孟子圣迹图和石经《论语》、《中庸》、《大学》、《诗经》。杭州府学中有至圣先师及四配、两序大贤遗像碑石。邹文瀚购得摹拓石刻,并于光绪五年独力捐资购选精良石板,请匠镌刻,勒于苏州府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