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偷偷教-164-牡丹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牡丹,味辛寒。主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 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牡丹这个花,我会觉得牡丹花跟芍药花,远看好像看起来差很多,就开得都很大,可是呢牡丹皮在药性上面,比如说张元素给了它一个标签说这个药物的药性是“阴中为阳”。就是主要是阴药,大概也有点阳药的性质。
但这单纯的说法我觉得很可以接受,因为这个药是蛮能够凉血的药,但是凉血的同时又有开破、通血的力道,所以它的确是一个冷药。但是它冷药里面又有一些冲击的药性。但是我觉得以这个生长的状况来讲的话,牡丹这个植物的确让人搞不清楚它要算阴还是算阳。怎么讲呢?就是我们中国人一般的观点总是觉得开花这个活动是阳,好像什么东西都很阳。但是话又说回来,牡丹花又是一种花期非常短的花,所以中国人把牡丹花当做什么?就是荣华富贵没有几天的那种象征物。就是说开的好灿烂,然后第二天就快没了,就谢掉了,就这样的一种花。
所以既然它的花期是这么的短,会让人觉得这个花的确是没什么阳气,因为中国人称为阳气够的东西可以让它的形象留很久,像松树跟柏树,那就是阳气够,那一年四季都常青的。那牡丹的话,牡丹花就是太明显的表现出什么叫做无常了哦。
所以它的这个阳大概是不够,那本质上是很阴的,可是开花开的这么用力,以开花来讲又是很够力的,所以就是这样子一些相反的这个物质性同时在一个植物上面。而它这些相反的物质性,我觉得以它的药性来讲,我们也会发现到,就它是一个很阴,专门入阴去凉血的一个药,当然入阴是不是一定要凉血,这还未必。可是它的药性,又具有散血的效果。就是说从某个角度来讲,你可以把牡丹跟生地放在一起比。比如说,生地也是凉血的,那生地是凉血而通血,让血管里面的血能够流通,所以治伤的时候用生地。那牡丹皮是凉血而散血,就也算是化瘀,但是药性就是这样子散出来的。
它是怎样的淤血会用到牡丹皮,比如说皮肤有斑啦之类的,就是那种散出来的血用牡丹皮。但是在张仲景的用药里面,你又可以从别的药来对比牡丹这味药。比如说跟芍药比,那芍药是把那个血收敛的,就是芍药是敛血为主,让那个血能够在某个地方修养。那牡丹不是,牡丹是把它散掉。那牡丹我觉得在张仲景的化瘀药物里面的结构来讲的话,跟桂枝又刚好是一个对药了,就像桂枝茯苓丸,就是肉桂,就是张仲景时代,我们说烂肉桂。就是桂枝这味药哦,它是比较是会让血变得热一些,然后热而通淤,是这样子的药。
牡丹皮是凉而散这个淤的药。所以在桂枝茯苓丸结构里面跟肉桂就刚好形成一个组合。当然桂枝茯苓丸在张仲景的时代,他写这个方子是用来对待这个孕妇的人,怀孕的妇人有子宫肌瘤。在那种情况下的确用药一定不能太热,因为你用了太热的药孕妇会弄到流产。当然是那个时代的一种需求,那我们今天的人如果有子宫肌瘤,如果不是怀孕的人,那是不是要,一定要用桂枝茯苓丸的那种做法,其实还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了啊,现在的女生下焦都比较寒一些。
如果要用很粗糙的方法来看牡丹皮这味药的话,就会说它是一个通治这个血热跟血淤的药了,就是血有热或者有淤的时候呢,加到一起,效果还不错。或者说牡丹皮是这个在去淤血的时候,本身也还能有一点点养血的效果。所以历代的有些人会认为牡丹皮它同时是在养真血,然后去坏血之类的说法。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还有一点空缺,我觉得牡丹皮在这个《神农本草经》里头有一句话,他说'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这个结成淤块的这个血留在肠胃里头,古时候的人因为说牡丹皮擅长去哪里的淤血啊?去这个胞中的淤血。胞中的话当然就是女人的子宫。
它最擅长的是什么东西呢,我觉得牡丹皮的药性,牡丹皮它在化瘀或者去火的时候,它是往所谓的阴中走的。就是你身体里头的脏腑,或者脏器的性质,越阴的部分,牡丹皮的药性会越明显的作用在那里。所以如果一个人的血分有热跟气分有热的话,我们知道牡丹皮一定是作用在血分。如果我们说全身来讲的话,像这个胞中,子宫之中,或者是瘀血留舍在肠胃,其实也都好像是我们身体的比较偏下面一点,就是在位置上来讲比较偏阴一点的地方,就是前侧身体的下面位置的脏腑的范围,牡丹皮会比较有办法处理它。
另外牡丹皮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处理的这个东西,就是所谓的骨蒸,就是你的骨头在蒸啦。那骨蒸用西医的说法来讲的话是骨头里面有什么磷的成分,因为什么化学反应不对,有点自我燃烧的这种调子哦,所以骨头会在发热。那这个骨蒸呢,历代都喜欢说,这个牡丹皮是走里经哦,所以治疗不出汗的骨蒸;那地骨皮呢,比较走表经,所以治疗出汗的骨蒸哦。因为里证不出汗,表证会出汗。不过实际上临床我们就觉得不太需要分,就多用牡丹皮,然后稍微加点地骨皮就可以。就是骨蒸的毛病就是这人在发作的时候,你在捏他的身体,觉得他的身体里面那个发热,是从骨头烫出来的,就是身体,肉没有很烫,肉里面的骨头在发烫,那是骨蒸的病。
那么骨头这个东西,在人的身体算阴还是阳啊?那当然你会说,人的脊椎骨是在督脉,那当然是至阳的地方,但是这是某一个逻辑框架的讲法,实际上,我觉得中国人对身体的观点有另外一个形态的思考习惯。就是我们中国人到底有个基础的感觉,如果有个东西它的流动性比较高的话,它是比较属于阳的;如果它是死死的硬硬的不会动的,那是比较阴的。所以人的身体里面,很多组织都会更换哪,很多血管一天都长出来了,这都很快的。但是相对来说,人的骨头算得上是流动性比较慢的。所以在这个中国人的某一种分类法里面来讲的话,骨头算是人体比较阴的部分而不是比较阳的部分,因为它流动性很低。就是如果以流动的身体跟固定的身体来说的话,骨头是属阴的。所以就是身体里面这些属阴的部分,大概用到这个牡丹皮的机会都会比较多。
《神农本草经》说治这个“寒热中风,瘈疭痉”,那这些都是比较血热的病。这个“瘈疭痉,惊痫邪气”,比较牵涉到肝有风热,“惊痫邪气”。这些肝的区块的东西,大概牡丹皮是统一的有这个化瘀去热的效果了。那至于说它的消炎的效果,一直以来也是被认为不错的,所以我们主要就是牡丹皮的这个几个特征,我们记得就好了。就是治疗阴中之火,治疗这个能够去掉血分的热,从这些角度来看就可以。
当我们认识到这样子的牡丹皮的时候,其实会让人觉得有一些联想,就是说,为什么后代的人在搞地黄丸的时候,还需要搞一个什么知柏八味丸出来。就是说用知母跟黄柏,来退肾火这件事情,其实本身是有可议跟可疑的地方的。因为知母跟黄柏的退肾火的能力,一开始就没有比牡丹皮好。就是八味丸已经有牡丹皮了,其实它要退肾火来讲,其实效果已经不错了,那么,为什么还要用知母跟黄柏那种好像让人寒到有点太寒的药?这也是有点让人不太能理解,而且知母跟黄柏为什么都要出现?这是因为黄柏太燥,知母太湿,所以要加起来互相中和一下的。
至少在古方的系统里头,我觉得黄柏,知母,牡丹皮全部都一起上场的时候,那时候大概就是全身在大发炎的那种温病的那种状态了。如果是调补身体来讲的话,这也是一个到现在我也不是很能够了解的问题,我到现在都还搞不清楚六味地黄丸要怎么用。我已经不太好意思说六味地黄丸是一个垃圾,我不敢这样子讲,但是我就是不会用。因为用药是要抓主证的,我活到今天,不知道什么叫做六味地黄丸证。
各位同学,你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什么叫做六味地黄丸证?阴虚火旺吗?那不是当归补血汤就好了。肝血不足吗?一贯煎不就好了。就是我不知道六味地黄丸要怎么用耶?那你说保养,因为它有补肾的,有泄肾的;有补肝的,有泄肝的;有补脾胃的,有泄脾胃的,所以可以吃保养。我觉得,虽然我今天身体也不是多好了,没有资格讲这个话,但是我觉得学经方的人,学了补药篇以后,就是开补药已经会很精了,就是某个角度来讲,是会有一些品味可以讲嘛。但是有了这些经方的这个开补药的品味之后啊,你要让我去吃一个不知道一定能够怎么样的六味地黄丸,我看是吃不下去了。就是会觉得不太理解,但这话题也不一定要现在说,我觉得等讲六味地黄丸的时候,有些历史上的脉络可以跟同学稍微介绍一下。
文源:彩云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