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百年之久,真的没有举行科举吗?
对于比较了解元朝历史的人,都会认为这个时期因为少数民族当权,科举考试直接被废除了,在百年的历史之中,完全再没有展现出其应有的作用。但是通读《元史》一书之后,绝对会发现这样的认识,其实不是非常正确。
首先这个制度是在隋朝之时,朝廷为了能找寻到众多有才能的人,帮助自己统治天下,而出现的非常好的考试制度。随后的多个朝代,更是在不断的将其修改完善。这个制度也就这样发挥出了它最大的作用,也可以说对我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既然如此,即使是少数民族,不管从前朝的历史教训之中,还是本地汉族官员的嘴中,都是完全可以了解到这制度的优秀之处。因为并没有什么理由,让统治者放弃这个对自己益处巨大的好东西。
抛开这些分析不谈,单单看一下具体的史书记载。有很明确的描写,蒙古人是会开设这个制度,以此选择优秀的人当官。但是常常有人会说,记载的的的确确有,但是只是古蒙古,并不是我们所认知的那个元朝。
然而《元史》一书中,也描写到了,在元代的时候,是会用这个制度进行人才考试,只是将其条件等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是清晰的设立出蒙汉两族的不同。所以这个制度从根本之上,还是科举,但是外在表现出来的却并非如此。因此才会有众多的史学家,会认为在当时这个朝代,百年的时间让这个制度彻底荒废了,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是非常的全面罢了。
在当时,因为蒙古大多数的人,完全都是不了解汉族文化的,不管是语言亦或者是风俗,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就算是考试,为了自己的统治,也绝对不能单单考武艺马术这样的表面功夫。
因此朝廷是十分需要有着先进思想潮流,可以带领自己的法制、文明、科技等等多方面共同进步的先进人才。而这样的人就不能单单只依靠民族不同而去划定,所以普遍来看,当时对汉族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对自己民族的人就比较低。尽管如此,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官职,也只能依靠这个制度,完全没有捷径可走。
所以这个制度虽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依旧在这百年的时间之内,发挥着自己的巨大作用,为君王们发掘一个又一个的伟大人才。
但是为什么后世总是会有这样的说法:元朝根本没有科举。其实想一想,无非就是一下几个理由罢了。
第一,因为这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之上,第一个真正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所以两个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完全处于开始的朦胧阶段,在很多汉人的心里,这些蛮夷之人,完全不懂得我们博大的文化,更是没有深厚的底蕴。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轻视心理,再加上很多人都没有被统治者看好,所以流传下来众多的记载诗篇等等,透漏出一种对制度的不满。这样的情况之下,才让后世的我们感觉到这个制度完全没有存在。
第二,当时的统治者,都完完全全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人,对于武力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对文化却是无所知。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那个时候,朝廷对知识分子是非常轻视的,学习没有出路。久而久之,对于科举制的消失,更是人人传颂,直到今天被我们了解。
第三,我们都知道,元最出名的就是元曲。但是在此之前都是诗词的天下,很多文人都认为只要那样朗朗上口的才是真正学识文化的体现。所以因为这样看法的存在,后世的多个朝代,也都普遍认为这是废除这个制度之后带来的弊病。
当然了,在元开国的一段时间之中,这个制度确确实实没有被启用。但是随着两族人的不断融合,统治者们发现了要想自己的统治可以更加长久一点,那么科举绝对是自己不能放弃的东西。所以陆陆续续开设了很多的科目,用来选拔优秀的人才,帮助自己管理。
但是也正是因为有着种种多样的原因,才造成了后世甚至是如今的我们,有一种错误的看法,就是这个朝代存在的百年时间之中,让先辈智慧的产物——科举制完全消失。但是仔细想一想,一个王朝想要更好的发展,那么就绝对离不开拥有多样技能的读书人,所以错误的看法终究是要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