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心理账户

规范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必要的制度、要求和一定的奖惩措施,同样的标准落实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有不同的体验,进而出现不同的行为结果,除了学生的个性、需求等存在差异外,主要是因为学生在看待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心理运算规则进行运算。这种运算是与心理账户分不开的。心理账户最初主要是用于对消费行为的分析,是指人们在心理上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在作经济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依据心理账户分析可知,生活中的“得与失”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人们对某一价值的主观判断是相对于某个自然参照点而言的,个人感觉到的得或失并不是绝对的财富或经济。也就是说,参照点的变化会引起人们主观估价的变化,人们更关注的是围绕参照点引起的心理改变而不是绝对水平。因而,班主任有必要了解心理账户的基本运算规则,进而把握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态变化,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一、非替代性运算规则

卡尼曼有个著名的“听音乐会实验”,意思是说有人晚上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美元,要出发时发现把最近买的价值200美元的电话卡弄丢了,结果大部分人仍旧会去听音乐会。但如果是另一种情况,有人把昨天花了200美元买的一张票弄丢了,想去听音乐会必须再花200美元买票,结果大部分人不会再去了。从损失的金钱数量上看并没有区别,但由于人们从心理上把电话卡和音乐会票归到了不同的消费支出账户中,而不同类别的消费支出账户具有非替代性,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去选择听音乐会。而丢了的音乐会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票都被归入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学生在对失败的分析中,也会根据失败的原因、条件的不同,将失败的结果归结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当因为同一原因造成多次失败后,学生会认为这样做还会失败,他们就很难再有尝试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根据“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原则,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失败事件进行分析时,应该力求从不同的方面来寻找原因,引导学生尽可能将失败归结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尽管从表面上看,学生失败的类型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的分析,这些失败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累加,学生在面对可能遇到的失败时不会降低对自我成功的期望值,因而,学生在后续的同类活动中将保持积极参加的勇气。

二、同等得失运算规则

萨勒早在1974年就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猎人因为猎场被毁愿意接受的补偿为1044美元,而只愿意付出247美元以保护猎场免于毁坏。这就说明,人们对损失比获得具有更强烈更敏感的情绪体验,同样价值的损失比同样价值的获得对人的刺激更大。在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丢失1000元钱所带来的痛苦远比得到1000元的奖金带来的高兴更强烈。

放在教育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固然成功能够提高学生的愉快体验,但如果同期面临着同样程度的失败,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减少失败或避免失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这里需要注意四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合理地确定成功目标,如果标准过高,尽管通过努力也许能取得成功,对于学生来说,最后体验的可能还是失败。二是要教育学生全面地规划,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的方式,减少因为条件不具备造成的失败。三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尽管从理论上说,某件事只要努力了就可能成功,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由于经常遭遇失败,缺少参与的勇气,一旦遇到未考虑的困难就会放弃,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失败,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四是要善于帮助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协助学生,以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成功的机会,降低失败的次数或强度,削弱失败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分次获得运算规则

理论上说,一次获得100元与两次获得50元所得到的心理满足应该是一样的。但心理账户的研究表明,前者的心理满足要小于后者。研究者认为分开获得的心理效用大于整合获得的心理效用。比如在给人送两件以上的礼物时,不要把所有礼物放在一个盒子里,应该分开包装。若你是老板,给人一次性发5000元,不如先发3000元,再发2000元。如果你有几个好的消息要发布,应该把它们分开发布,比如今天老板奖励了你1000块钱,而且今天在一家百货商店抽奖的时候还抽中了1000块钱,那么应该把这两个好消息分两天告诉家人。对于人们来说,一次的成功可能会被认为是偶然,但多次的成功特别是在同一事件上的多次成功却会使人将之归结为个人的能力,从而提高人的自信。

这一规则如果运用到人际交往和自信心的培养中,至少有两点启示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奖励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分次奖励的方式,从而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二是教师应该善于分散宣布学生的成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全班学生的努力,不同的学生在同期内可能获得不同的成功,由于目前管理上的模式和特点,大多数教师习惯将学生在一个周内所有的成功都整合在一起,通过班会课来宣布,似乎这样做更能强化学生的愉快体验。其实,从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来看,分开告诉学生对他们的正面影响更大。因此,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课前的时间或其他与学生相处的机会分散告诉学生,以充分发挥多次成功事件对学生成长的最大影响,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提升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和对班级的自豪感。

四、同等失败运算规则

根据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当两笔收入都是负的,个体更偏好整合价值。比如开会收取会务费时,务必一次收齐并留有余地,若有额外开支一次次增收,虽然数量不多,会员仍会牢骚满腹。如果你是一位销售人员,你在告诉顾客一件主产品的价格时最好把配件的价格也包括在内,当人们在掏钱购买了你的产品之后,再掏钱购买你的配件(尽管钱不多),两次掏钱带来的价值在心理上小于一次掏钱带来的,也就是说两次掏钱带来的负面效应大于一次掏钱带来的,人们感觉更不舒服。

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过程中,尽管我们尽量避免学生的失败,以减少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想保证所有预想的教育活动都能成功是不现实的,在教育学生时回避失败也是不明智的做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遇到失败时,要根据某一个阶段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方式,如果某一阶段学生遇到的失败事情比较多时,根据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最好能整合在一起告诉学生,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合理的解释或解决的办法。这样做,可以减少由于失败次数多或失败持续的时间长对学生心态的影响,不至于影响到学生参与后续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只要在失败后还有敢于参与活动的勇气和愿意参与同类活动的积极性,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我们就有可能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

五、差距影响运算规则

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常常要面对各种得失,同样的得失事件对不同学生的影响不同,除了得失造成的绝对值外,还与学生在面临得与失(赢与亏)情况下的心理体验不同有关。例如人们感觉到5元到10元的差额似乎比250元到255元的差额更大,因此,附近商场有15元的水果,人们会为了省5元钱而跑一段路去买10元钱的同样的水果;附近商场一件上衣255元,而同样的上衣在另外较远的一个商场卖250元,人们却不会跑去购买。

如果把这种心理运算规则应用到培养学生自信心中,无疑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知道,自信的形成离不开必要的成功,需要不断的成功与体验的强化。尽管成功的事件可能是相同的,或者说能够用心理账户的一个定值来衡量,但如果学生确立成功的基点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会存在着差异。对于学生来说,成功事件的影响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感受。由此,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当学生自信心不是太强时,一方面我们不妨教育和引导学生降低自我期望的基点,使学生体验到更大“距离”的成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提高失败的基点,相对降低失败的实际“数值”与学生期望之间的“距离”,减少或避免失败可能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六、得大失小运算规则

当好消息比坏消息的价值大时,人们偏好整合,觉得整合起来有盈余就愿意做。这条规则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坏消息,应该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别人。这样的话,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也就小得多。

在教育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同期存在的,我们不可能保证所有的成败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同等的。这一规则告诉我们,一方面当我们同时遇到了大的成功事件和小的失败事件时,可以整合在一起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失败事件造成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只有失败而未遇到成功事件时,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或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短期内寻找到一个更为成功的消息,然后整合在一起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成功事件冲淡失败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七、小得大失运算规则

对心理账户的研究表明,失败与成功的得失差距会影响到人的心理感受,其一,小得大失且悬殊很大的情况下,比如在经济上盈利为40元,损失为6000元时,人们更愿意分开运算。40元的获得与6000元的损失相比几乎没有减少损失的作用,但分开却可以使人有得到40元收益的感觉。其二,小得大失且悬殊不大应整合。如盈利为40元、损失为50元时,人们更偏好整合价值,在心理上把损失从50元降低到10元,这样的损失就显得小了,整合的作用体现出来。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遇到类似的事件时,我们应充分分析不同成败事件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程度,如果成功和失败事件的情况或者程度符合这一规则的特点,教师最好能根据这一规则对人的心理影响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或者分开告诉学生,或者将其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引导和教育。目的就是在对整个成功与失败的分析过程中作出更为有利学生发展的合理解释和引导,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失败事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八、得而复失运算规则

萨勒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A先生期望圣诞奖金是300美元,他打开奖金袋一看果然是300美元,但是一个星期后他得到一个通知说,奖金发错了,多发了50元,他必须退还50美元。B先生期望圣诞奖金是300美元,但是他打开奖金袋一看是250美元。在这个实验中,两个人都获得奖金250美元,与期望值差50美元,但是A先生少的50美元是和期望值分开告之的,他在心理上不可避免地看作是损失了50美元,而B先生是整合在一起告之的,他的感觉是收入比预期少了50美元,而不是损失了50美元。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人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人们心理的愉快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教育离不开奖励和惩罚,如果把对学生的奖励依照一定的价值来衡量,其对人心理的影响应该符合这一特定的心理账户运算规则。因此,在具体的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期望确立合理的奖励标准,避免由于奖励标准与学生的心理期望的差距影响到奖励的价值;在奖励的过程中应该准确、恰当,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坚决避免奖励失误,否则会使实际结果与学生的预期结果差距很大,影响学生的心态和对教师的认可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将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学生在巨大成功之后的短期内遭遇失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巨大的成功之后存在着一种情感、心理的断裂带,成功后的失败更容易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还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教育启示蕴含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班主任能够不断地学习、思考,就会探索出心理账户在教育中的最佳应用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为适宜的空间。

(0)

相关推荐

  • 真正的“C位”不在教室里,而在孩子心里

    [家教智慧 第910期] 小孩子长得快,过了两个月暑假,孩子都长高了不少,新学期开学,各班的座次都要重排了. 开学第一周,每个班主任老师电话不断,十有八九都是为孩子的座位而来,都想着为孩子谋个&quo ...

  • 一位美国教师的班级管理准则

    维持一个良好的班级秩序对于那些缺乏经验的年轻老师来说,是一项最为困难的任务.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年轻人对权威人士的态度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得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困难.某些变化导致学生比以往更加自信:还 ...

  • 如何引导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部分学生在校表现突出,学习.生活.劳动.组织纪律等方面都能起带头作用,甚至有一部分人能够主动帮助老师维持纪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老师的得 ...

  • 【心理学科】25种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25种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 ...

  • 二十五种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 ...

  • 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四个不等式

    一.宽容不等于纵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学生的弱点,如果你对这些弱点仔细观察和思考,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他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无关紧要,不应当对他们生气. ...

  • 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教学工作外,还要面对繁重琐碎的班级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成立合作小组是我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很奏效的方法,现介绍如 ...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杨强劲 班主任作为学校管理的"神经末梢",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人.班主任的性格.心态.管理思维会对学生群体产生最直接而又具有无可替代作用的影响.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 ...

  • 郑永祥: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学生的沟通艺术----推荐人:胡阳新

    发<中小学教育>21年3月刊 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学生的沟通艺术----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青龙桥小学   郑永祥    邮编:444324 摘要:沟通是交流的基础.在小 ...

  • 班级管理中的换位与创新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往往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倾向.而在这种"自我中心"的倾向中,学生会逐渐摸透你的脾气,深知你管理班级的若干方法,这时你采取什么样的方 ...

  • “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的传统方法,又称为"四诊".医生运用这四种手段来收集疾病的症状,通过归纳分析,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其内在联系, ...

  •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就是班主任手脚勤快一点,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从自己手边过一遍.笔者认为,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放手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在担任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