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一代承前启后的艺术巨擘——赵孟頫书画雅赏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鸦波,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公元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年),终年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系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秦王赵德芳之世裔孙,即宋太祖之世孙。

赵孟頫的绘画题材相当广泛,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方面都建树甚多。他的弟子也很多,如唐棣、朱德润、陈琳、商琦、王渊、姚彦卿,王蒙,乃至元末黄公望、倪瓒等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扬了赵孟頫的书画思想与技法。赵孟頫的传世书法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但他的传世绘画较少,有《鹊华秋色》(1295年)、《重江叠嶂图》(1303年)、《秋郊饮马》(1312年)等等。

赵孟頫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教导他发奋读书,而后元朝灭亡,赵孟頫这个天潢贵冑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生巨变之后,仍然自力于学,以期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经世之才得其所用一展抱负,这也是其出仕元朝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孟頫的一生历经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剌五朝,其中元世祖忽必烈对赵孟頫有知遇之恩,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对赵孟頫有提携之情。赵孟頫以文人身份出仕元朝,将汉族优秀文化在异族统治下仍能发扬光大,无愧皇族后裔的尊贵身份和诗礼传家的家族声誉。正可谓“荣际五朝,名满四海”

而他一生最为人诟病的无疑是他身为皇族后裔而入仕新朝。赵孟頫其实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屡次盛意拳拳地派人南下搜访遗逸征召贤才的客观环境下才决定出仕元廷的。赵孟頫是一直抱有“丘壑寄怀抱”的隐逸情怀的,他一生都在仕与隐的矛盾中纠结过活,内心一直藏有隐逸情怀,尤其在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之际,这种向往自然、回归山林的渴望便更加强烈。曾与管道升一同作下《渔父词》,拟弃官归去,南归吴兴。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艺术中对于赵孟頫的评价就十分客观:“一个过了气的王孙,在实际上与当时一般知识分子有何分别而必须严其岐责?并且在他的内心,实际是以这种富贵为精神上的压迫,因而这便更加深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对自然的皈依、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因而加深了他艺术上的成就。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现实生活与精神向往的完全一致。不因现实生活而埋没掉精神的向往,并加深精神上的向往,这种矛盾生活,常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宿命,也常更由此而凸显艺术家的心灵。”

赵孟頫怀抱着“书法二王,画法晋唐”的美学思想,而其中又可细分为“师法自然”、“书画同源”以及“作画贵有古意”三类主旨思想,他的美学思想,扭转了北宋的浓艳画风,使元代绘画走向了简率“云山为师”,克服“墨戏”的陋习,强调绘画要以真山水为基础“书画本来同”,将书法引入了绘画,体现文人雅士的才能“不假月一青笔,何以写远愁”,把真情实感融入了绘画,使绘画更有深度和含义。他于书法、绘画、诗歌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