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读时方恨多:2020阅读小盘点

想读的书多到读不完。我不知道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相比小时候几乎看不到书的状况,这当然是好的,最起码多了更多选择。而现在可以随时看到的书增多,又让人产生另一种焦虑。
我手头本来就有此前购买还没拆封的纸书,好在这些书不具时效性,我就以一种蚕食的速度推进,看这些书的时候有意穿插读其他书,包括纸书和电子书。
这两年为节省家里的存储空间,我对纸书早已消除执念,除了读库的书基本不再买实体书,除非它暂时没出电子书而我又急于读到——这种情况极少。电子书的好处不必多说,节省物理空间,又可快速到手。
比如昨天看到傅聪去世的消息,想读此前忽略的《傅雷家书》,一分钟就可以在阅读器上读到。这几年我还办了Kindle电子书包月服务,大量不具时效性的书都可以免费借阅,很多时候看书或者翻杂志对一个问题产生兴趣,立刻就可以搜索关键词,找出好几本相关书目翻看。
顺便说一句,有人平时不太读书,一时兴起想看几本不知该看什么。这其实是必然结果,人找书隔水隔山,书找书就自然而然。
说回来。电子书的易得性,一方面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带来书总是读不完的困扰。很多东西都是如此,一旦取之不尽就不加珍惜,翻看一本书的时候,稍微有些晦涩难懂,脑子里就会蹦出来一个声音说,别费这劲了,快点儿翻完,下一本可能更精彩呢。
可是快速过渡到下一本,往往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平时有意将电子书和纸书穿插来读,也是从介质上尽量避免“越读越快”,纸书毕竟不那么易得。
没读过的书排成队,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我读过的那些感觉满意的旧书,大部分都没有读过第二遍。与之类比,我看过的好电影,至少都是重温过一到两遍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看过多少回。为什么影片可以如此,图书对我来说就做不到?大概还是因为不那么享受阅读,至少相比电影是这样。
其实仔细想想,囫囵吞枣读一些新书,说起来是完成了阅读打卡,个人阅读史上增加了一本书,豆瓣标注多了一个数字,但实际上并没有增加自身的智识和体验,反而是浪费了时间。
即将翻篇的2020年,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在一切都很被动的局面之下,反而增加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时候倒给旧书重读,提供了更多可能。
疫情期间居家的日子里,我除了找新书,也在书柜里找出不少旧书来看。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买到后第一时间通读一遍,留下好印象之后就乖乖放在那里。其后多年也动过重新翻看的念头,但新书打卡的召唤总是占领上风。
由此还想到,书上文字体验起来不如电影直接和精彩,但读书带来的自由体验,电影也给不出来。电影拍出来在那里放映,情节画面一切都无法更改,受众的想象空间就变得有限,而一本书带来的体验却可以千人千面,各具玄机。
另外一年过下来,让一个人晒晒当年的片单和书单,大部分人的片单大概率包括当年上映的多部电影,而书单的重合率则有可能相当低。书不像电影那么保质期短暂,一本经典好书可以永远拥有读者和新读者。
按照这几年的习惯,又到我总结当年书单的时候。今年读的书确实比往年多一些,50本或者说50套左右,但基本没有什么特别新的书,很多都是旧书,或者是多年前看过的书拿来重读,体会出更多意味。另外在逐字阅读之外,今年我还利用走路锻炼的时间听了好几本书,也算是另外一种阅读,这次也算在书单之内。
从50多种书目中选出十本,算是我2020年的精选书单。下面以阅读时间为序列出,书目下做简单点评。
No.1:《四世同堂》
老舍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小羊圈胡同的人们啊。
不知道是因为老舍先生写得足够真实,还是我对那段时期的事情不够了解,我总感觉这里面的人都是当时真实存在着的。他们的每一个念想,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那么合乎他们的身份,尤其说出话来每一个字都那么贴合。
从中能够看出,老舍先生对那时老百姓的生活有多么了解,而对其中那些可爱的人有多么喜欢,对古城北京与人类和平又是多么的热爱。就连那个给祁家看坟的常二爷,那么一个卑微的人,他都写得那么得体而令人尊重。很多次我都想起那五个字,人民艺术家。
前几个月和家人去护国寺街转悠,我忽然想起老舍写到的小羊圈胡同就在附近,还拿出手机在地图上定了定位。
No.2:《生吞》
郑执 / 浙江文艺出版社
加班加点把《生吞》看完。情节当然是抓人的,语言也干脆利落,叙述既充满市井气又不乏所谓金句。我看小说少,但恰好看过《白夜行》,因此阅读过程中越到后面,越感觉后者的影子若隐若现。
另外还是我过去常想到的问题,一部小说好看到底应该靠什么,是靠悬疑故事本就吸引人的特性,还是靠作者可以平地起惊雷的笔力?
2020年还看了班宇的《冬泳》。说句冒犯的话,东北文艺复兴小说多看几本,套路感就来了。
No.3:《少年凯歌》
陈凯歌 / 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刚出版时买下,当年没有太读懂就放下了。近20年后再读,感叹于陈凯歌的深度、真诚和文笔。有着这样深刻认识和反思的导演,能够拍出《霸王别姬》实属正常,也不要说电影是他父亲所拍那样的话。
书中的很多段落和语句,值得反复咀嚼。感谢那个时代有着那样心境的陈凯歌写下这些文字,也感谢能够出版这本书的机构,和那段出版时期。
No.4:《绿毛水怪》
王小波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书里的《地久天长》此前读过,《绿毛水怪》小说本身是第一次读。王小波确实是天才,在那样的时代一出手就可以写出这样的故事和文字,怪不得能够在私下流传,怪不得吸引了李银河。另外我是今年看完李银河的自传,才想起应该读读著名的《绿毛水怪》。
王小波如果一直在,现在的作品得多伟大了呀。
No.5:《欧洲文明十五讲》
陈乐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资中筠自传看到作者有关信息,找到这本书来读。陈乐民是资中筠的丈夫,2008年去世。
这本书里通俗化的表达,使得学术问题也不那么学术,适当的深度依旧保持。既有脉络性的叙述,也有针对性的点评,尤其与学生们的对答很具价值和启发性,哪怕很多解答欲言又止。还喜欢最后关于欧洲文明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表述。
另外从书后列出的系列书单来看,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宝藏,有机会应该收一套,可惜没有电子书。
今年是陈乐民诞辰90周年,东方出版社专门出了一整套他的作品新编。与陈乐民同龄的资中筠,专门为此写了文章。
No.6:《借我一生》
余秋雨 / 作家出版社
2004年第一时间买到后读过一遍,十多年后重读。
难免有为自己辩解和自我标榜的内容在,但书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描述,分明满怀深情。大部分笔触既有主观美好,又富有逻辑性。
余秋雨如今已是70多岁的老人。他的很多人生选择,让人感叹。由《借我一生》,今年还连续重读了余秋雨《千年一叹》等多本著作。
No.7:《放牧人生 : 湖区故事》
詹姆斯·里班克斯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伦李娟。但由于充满异域色彩,显得比李娟笔下的世界更吸引人。他们不以此为苦,并能长久保持这种生存状态,了不起。个人和政府都了不起。
相对于伦敦那些大城市,作者选择的牧场生活是不是更辛苦、更不体面?也许是的。但詹姆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继续。而且他坚信,“我们能依靠我们的真正做的事情活下去,我相信我们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更有意义的一些东西。”
他在书里写到,二女儿六岁时就曾经给小羊接生,紧紧抓住小羊的蹄子往外拉。小羊出生之后,女儿面对小羊站着,看到小羊在黏液中蠕动颤抖,她的脸上混合着骄傲和敬畏。
詹姆斯说,“我宁愿我的孩子们看到血,知道这是真实的存在,也不愿他们与农牧生活和食物保持一种幼稚的关系——一切都是塑料封装,每个人都假装塑封下的东西从没活过。”
对了,今年还看了治愈系英剧《万物有灵》。同样发生在英国乡间,同样是与动物打交道,很多情节与这本书里的场景异曲同工。
No.8:《东言西语 : 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
郑子宁 / 敦煌文艺出版社
我喜欢琢磨中国的语言,包括普通话也包括方言,也喜欢琢磨文字。关于各种语言,知识性和趣味性在这本书里都有了。书中说到,东北有些地区的方言,比北京郊区的方言更接近普通话。
No.9:《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刘勃 /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出过的三部曲中,最喜欢这一本。不单写司马迁和《史记》,更勾连起的那个奇幻又真实的时代。司马迁,重于泰山。
司马迁记录了那么多人和事,作为历史存在,也作为文学存在,而他的个人终局,竟然没有人记下来。
No.10:《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1975-2005)》
林怡君、吴青圣、陶晓清、马世芳 / 时报文化
当年专门买了台版,这段时间重读,更加感觉到这本书的意义。它尤其适合边听边读。
除了一些特别偏门的方言专辑,大部分专辑都可感,有一些买过,没买的那些年也在音像店反复端详过封面。不管这份名单是否权威,它都记录了我听歌最多的那个年代的声音。
如果大陆乐坛也能出这么一本认真梳理的书,就好了。估计没人愿意做这件事。
番外
书单之外,还要提另外一套重要的书,威尔·杜兰特《文明的故事》。
体量极大,文字量超过千万。今年下半年曾下决心看完,后来越来越沉不住气。前两本看得仔细,后面的内容越来越觉艰深,只好挑着感兴趣的内容粗翻了一遍。此书绝对是好书,而且不带翻译腔,希望以后我有机会也有能力从头细读。
新年将至,阅读愉快。
——end——
(0)

相关推荐

  • 2019年读书岛分享建议书单

    一场突如其来又瞬间消失的大雪宣告,2018年即将过去,2019年即将到来.我们该忙活新的一年读书岛的阅读分享计划了.根据书友的建议,参考当当.京东等网站的畅销书榜以及豆瓣读书的评分,我拟出了一份201 ...

  • 文艺联合书单1月榜单 | 保存较为完好的程乙本《红楼梦》初刊本

    文艺联合书单1月榜单 在这里,遇见中国最好的文艺书 (本书单按书名首字母拼音顺序排序) 1 <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 阿拉·古勒 著 邓金明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命题作文】阿堵物,到用你时方恨少

    我想啊,我的钱老不够花. 而且我一旦有了百多元之后就不愿意再挣了. 唉,我思考了许久,终于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想多花钱必须多挣钱. 于是,我给自己制订计划如下: 1. 在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时尽量 ...

  • 举头三尺是神明, 不信鬼神敬苍生. 莫为危时便怅神, 运来方恨不艰辛. 紫嶶星下聚瑞气, 从来不曾失...

    股实会 作者 A, 上证如此走,真跌,市场惨血一片. 为何:1,金融保险劵商已深度破位. 2,航天军工亦深度破位. 概论,沉论痼疾,积重难返.(清仓) B, 上证如此走,假摔,强度诱空再午后拉起. 对 ...

  • 诗到用时方恨少,读诗真的很重要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有什么用呢? 这里我要回答:是的,背古诗没有什么用,它不会给你带来财富,不会给你带来盛名,但是它会让你的生命更加丰满. 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的存在是古人活过的证 ...

  • 读懂2019,通往2020 | 华为阅读联合新周刊发布年度书单

    2019年只剩为数不多的几天,忙碌和焦虑是否还依然充斥着你的内心? 加班太多,工作太累?挺住就是一切. 工作千万条,KPI第一条. 好不容易马上迎来元旦假期,有专家冷不丁提醒一句:"1月1号 ...

  • 诗词名句:诗到用时方恨少,20句经典常用诗赶紧收藏,读诗真的很重要

    以前有句老话: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 现在是不读诗词,不知道自己懂得少.诗到用时方恨少,读诗真的很重要. 今天,只想告诉诗友一件事,人到底为啥要多读诗! 01 当你开心的时候 ...

  • 《时方妙用》附录慎柔五书

    凡久病服寒凉.气伐过多.以至三阳气衰.痰凝气滞.以调元之剂治之.阳气一动.则少阳先升.少阳欲先出.前有太阳.后有阳明.遏截不能伸.少阳之气至太阳.太阳与之并则寒.与阳明并则热.适成寒热疟状.非真疟也. ...

  •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究竟要从书里读到些什么呢?

    曾在一个以"读书"为主题的智库论坛上,主办方请来了不少读者--应该说,他们都是"真正的读者".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以"读者"的 ...

  • 一文搞清“时方”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 中医学常常崇古贱今, 加上旧时社会阶级的观点, 认为"时"字含有时兴.趋时.走时运的意思; 因此对市医或时医不屑一顾.并因此鄙视后代方剂, 以为卑不足道,才出现了时方之 ...

  • 刘渡舟时方医案集锦荆防败毒散案

    例1:王某,女,68岁.1994年12月3日初诊 患慢性肾炎两年,常因感冒.劳累而发水肿,腰痛反复发作,多方治疗,迁延不愈.近半月来水肿加剧,以下肢为甚,小便不利.腰部酸冷.纳呆.腹胀,时有咽痒.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