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瘰疬治疗经验谈,参考诸书,多方访求,终得一效法
第 16834 期
作者 / 马冠群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据古代文献记载,瘰疬病因错综复杂,《灵枢·寒热篇》曰“外感毒气”而致,《金匮要略》曰“因虚劳而得之”,《外台秘要》强调肝肾虚热而致,朱丹溪认为伤于饮食及气郁所致。《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则将外感毒邪、忧思郁怒、伤于饮食一并提出。清后又有多人提出瘰疬由痰所致,而痰则起于气郁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肝气郁结 :忧思恚怒,肝气郁结,气机失于疏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灼为痰火,结于颈项脉络,遂成瘰疬。如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卷四》曰:“瘰疬者,肝病也。肝主筋,肝经血燥有火,则筋急而生瘰。”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论瘰治法》:“其症皆愤怒气逆,忧思过甚。”
2.2 脾失健运: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则湿聚成痰,浊痰注入肌肉,凝聚于颈项而成。如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谓:“痰疬者,饮食冷热不调,饥饱喜怒不常,多致脾气不能传运,遂成痰结。”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也会致使脾失健运,如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卷之十三》曰:“盖瘰疬之症,多起于痰,而痰块之生,多起于郁,未有不郁而能生痰,未有无痰而能成瘰者也。”
2.3 肺失治节:若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则聚而成饮化痰,窜注皮里膜外,倘夙疾痨瘵,肺阴久耗,可内生虚火灼津炼液,凡此皆可结聚为瘰疬。明代李木延《医学入门·外集·卷五》:“瘰疬,痨症之标也。”清代梁希曾《疬科全书》曰:“疬之成症,原与痨瘵相表里也,同一阴火也,痰也。其痰其火,行之肺脏,初期咳嗽吐血,随成痨瘵,行之经络,则为瘰疬。”
2.4 肝肾不足:先天不足,禀赋薄弱,生后未及时补养,精血素亏,肝肾不足,每致颈项结核累累。肝肾虚弱往往会导致阴虚火旺,容易炼液为痰成疬。如《疬科全书》:“自襁褓而至成童,旋起旋消,或凝结久而不化,或时大时小,此多由先天虚损所致,或在其母腹内,因饮食不谨而来。”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疬”。
2.5 外感六淫:外感风、寒、暑热,四时杀厉之气,乘虚从皮毛或口鼻侵入机体,沿经络扩散与宿邪相搏,窜注颈上、腋下,可结成顽核;倘郁滞不散,久则内溃成疬。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瘰疬形名各异,受病虽不外痰、湿、风、热、气毒结聚而成,然未有不兼恚怒、忿郁、幽滞、谋虑不遂而成者也。”
2.5 外感六淫:外感风、寒、暑热,四时杀厉之气,乘虚从皮毛或口鼻侵入机体,沿经络扩散与宿邪相搏,窜注颈上、腋下,可结成顽核;倘郁滞不散,久则内溃成疬。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瘰疬形名各异,受病虽不外痰、湿、风、热、气毒结聚而成,然未有不兼恚怒、忿郁、幽滞、谋虑不遂而成者也。”(以上内容摘自:《瘰疬辨治溯源》作者:江晶晶,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第1285-12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