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力行 | 那口消逝的机井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我出生的1975年,刚好是我们村打机井的那一年。机井处在全村最中心的位置,村里所有的重要机构,都围绕在它的周围。

从我记事时起,机井所在的那片高地,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

跟着父母去拉水,我能看见的只是井的壳子,那是一个由大石块和水泥沙子筑成的圆柱形建筑,高不过五米,面积不超过三十平米,出水口在正西面,是个胳膊粗的铸铁管子,装着碗口大小的水龙头,不用的时候罩着头盔一样的铁套子,套子下面有两个穿孔的耳朵,一根打了眼的铁棍从耳孔里穿过去,一旦挂上锁子,就“滴水不漏”了。

不过说滴水不漏其实不太准确,机井壳子的上半部分是蓄水池,从水泥石块的缝隙里常常有细细的水流渗出,把土路冲出一条条小沟,晴天还好办,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拉个水简直苦不堪言。我和机井的“亲密关系”是从1982年我上小学开始的,那时包产到户已经好几年了。虽然没大鱼大肉可吃,但我也没饿过肚子,每天早中晚三次上下学,机井都是我的必经之地。记得我那时常常一手拿着玉米面、高粱面和小麦面混在一起蒸的花馍馍,一手攥着一点用盐和干辣椒面和的调料,一路蘸着吃到机井旁,然后嘴贴在井壁的缝隙上喝点水,再洗了手,这才快马加鞭跑去学校。学校没有水,打扫卫生的水也要去机井抬,这是我最爱干的活,看井的人如果不在,我们就有理由把水桶放在一处漏水的缝隙处等它慢慢滴满,自己在旁边玩。机井壳子最大的一块石头上,刻着“饮水思源”几个大字,苔藓长上去,绿森森的,我几乎天天看它,但直到小学都毕业了,我也没看懂它。

1988年,我上了初中,爸爸妈妈开了一家裁缝铺,生意非常好,我家也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只不过爸妈农活之外兼顾生意实在是太忙了,脱不开身。这时候,十二三岁的我只能承担起拉水的重任。和抬水不同,拉水是最让人发愁的重体力活,拉水桶是用能装近600斤水的汽油桶改的,正好卡在架子车箱里。好在我家离机井不远,地势稍低些,有人在后面帮忙推着,我死拉硬拽,肩膀被架子车的襻绳勒出了红红的凹痕,才能把水拉回家。可是要把拉来的水再一桶一桶倒进半人多高的大水瓮里,实在不是一米五多点的小姑娘能胜任的,只能等爸妈忙完了再干。

三年之后,这最难的活儿就全然落在了我的肩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上高中的时候,买卖成衣渐渐成了新的时尚,裁缝店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当时村里好多年轻人去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打工,在这股时代大潮中,爸妈也相继去了深圳。那时候爷爷已经去世,我又住校,家里就只剩下年迈的奶奶和才上小学的弟弟妹妹,每个周末回家拉水,就成了爸妈最操心、我最发愁但也最重要的活计。我常常想,等我上了大学,我家的吃水问题该怎么解决?什么时候我们村也能和城里人一样,过上“自来水通到自己家,水龙头一拧水哗哗”的日子?

说起来还真是巧,1994年我上大学的那一年,服务全村十九年的老机井被拆除了,在它旁边盖起了一座高高的自来水塔,我们这个渭北塬上缺水的小村子,终于告别了架子车拉水吃的时代。

现在,机井东面的学校,建起了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先进的塑胶操场;南面的医疗站是我们镇第二卫生院,三间房变成了三栋楼,还有住院部,不太大的毛病,不出村就可以治愈;戏台子也被装饰一新,每年过庙会时,要么唱大戏,要么赶农集,一些平时找不到的东西,像手工鞋垫、布鞋,绣花枕套、门帘等,都可以买得到。机井旁还建起了广场,很受大家欢迎,那里白天是孩子们的体育场,里面有健身器材,还有篮球场、秋千架;晚上则是大妈大婶们的广场舞乐园。

在南方工作了半辈子的老爸,赶上了农民工只要交社保也有退休金的好时代,告老还乡的他把那只退役已久的大水瓮埋在院子里,改造成了一个小小的荷花池,有荷赏荷,无花观鱼。云淡风轻,好不自在。

END
版权归“时光捡漏”所有

作者简介

宋力行,中学教师,省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用心教书,用情写作,有诗歌、散文、纪实文学作品散见于《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兰州晚报》《宝鸡日报》等报刊杂志及《风凰读书》《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平台。

▼精彩回顾▼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0)

相关推荐

  • 故乡之井的变迁(下)

    本文作者:刘继东 故乡之井的变迁(上) 五.东南滩第一口 锅锥井的成功 1965年冬,旗里从上级水利部门运回一大批先进打井工具,俗名叫"大锅锥".这种打井装置非常适合平原.川地等没 ...

  • ​三年的务农生涯

    本文作者:刘继东 1965年5月"四清运动"后期,我父亲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被清除出教师队伍.紧接着我也受到牵连,受到"文革"之洪流浊水的冲击,于1968年春 ...

  • 嫂嫂生了孩子动不动就支使我妈妈做这个做那个,实在是太可恶!

    嫂嫂家里是开公司的,因为她们家有钱所以跟我哥结婚时一直在我家趾高气扬,好像自己很清高似的,甚至对我妈妈也是支使过来支使过去的,丝毫不知道尊重我妈妈. 起初,因为我嫂嫂爸妈给我哥哥嫂子买的房子,所以我家 ...

  • 岛上生活手札——海岛冬时光

    这个冬天到了最冷的时候,各地开启暴雪模式,郑州已经可以堆雪人了,北京依然干冷,民众哭求南雪北调.至于我们热爱的海岛,也大幅降温.我关注了几个海南的公众号,看到元旦前预报海南最低温度15-17度,新闻标 ...

  • 今秋又是雨绵绵

    村民们似乎习以为常了,秦东渭河沿岸,逢秋必雨,淫雨绵绵,少则两三天,多则十数日.在我的记忆里,一九八四年秋雨延时最长,长达两月余,可谓绵绵秋雨时长之最,下得河水暴溢,淹没农田,下得墙倒屋漏,甚至坍塌, ...

  • 爸妈就是左右手 / 韩院宁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23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爸妈就是左 ...

  • 有你在,心就安

    父母与子女之间,近了,相看两相厌! 远了,牵肠挂肚! 打再多的电话,都不如陪伴左右! 去年给老妈买的药,春节忘记带回家了! 这段时间整理出一些给爸妈买的夏天的衣服,原打算找家快递或网约车把药和衣服带回 ...

  • 【乡土文学】觉乃云丹||那些取水的日子

    那些取水的日子 文/觉乃云丹 中午在家里做饭,打开水龙头,淘米.洗菜,哗哗的自来水流淌着,眼前的一幕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了故乡,回忆起故乡那些取水的日子. 故乡是洮河南岸的一个藏寨,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南面山 ...

  • 《没人疼的孩子》 作者:张忑侠 朗诵:宋力行 演奏:杨军治

    临近春节,本该是游子远归,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刻,但此时,我们依旧面对着新冠疫情的巨大考验!为了抒发游子思乡之情,凸显文艺担当,汇聚抗疫力量,由"时光捡漏"读书会策划实施的" ...

  • 【三秦文学】 宋嘉诚:【街头的消逝】(诗歌)

    街头的消逝 文/宋嘉诚 你,在下一个街头 匆匆离我而去 在硝烟茫然的世界 在荒无人烟的宇宙 再见了 从康桥离别 从北极分开 让我忍心极痛! 你匆匆而来 却茫茫走去 你嘴角挂着一丝微笑 却转入到离别黄昏 ...

  • 行书习作宋陈师道九月寄秦觏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辛丑年夏墨缘书于津门

  • 宋柏杉:自拟升白方,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I导读:"当放疗化疗接触人体以后,我个人大概统计一下,没做具体数字.伤阴伤血的占到90%,气虚和阳虚的,除非到晚期了才会出现,因此我们对抗他的疗法呢,就应该滋阴.养血.退热.这个方子的方义呀 ...

  • 宋柏杉老师直击临床讲金匮6经方临床新用

    宋柏杉,1991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自幼随父学医,对<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医学衷中参西录>.<温 ...

  • 四川省名中医宋兴教授5月9日恢复门诊通知

    四川省名中医宋兴教授5月9日恢复门诊通知 宋兴 教授 四川省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四川省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多次受邀赴日本.香 ...

  • 住专直通车 | 宋卫东:足踝影像学检查

    宋卫东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任医师 导读 本视频中,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宋卫东主任就"足踝影像学检查"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足踝影像学检查的意义 ...

  • 《大宋宫词》评分大跌,离不开这几点原因

    由李少红执导的<大宋宫词>于3月20日播出了.这部作品一开始给观众的错觉是,这是<大明宫词>的姊妹篇,因为都是李少红导演,且片名仅一字之差.再加上这部剧的男女主刘涛和周渝民,都 ...

  • 宋威龙、谭松韵、张新成《以家人之名》发布预告,将接档《二十不惑》

    电视剧<二十不惑>,是由关晓彤.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等共同出演,这是一部都市励志剧,讲述了同在一个宿舍的四个女生姜小果.梁爽.大宝和石头,在毕业之际,她们在生活.工作.感情上遇到的一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