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 | 元始天尊崇唐观
唐调露元年(679年),高宗与武则天游嵩山到逍遥谷访名道潘师正,赐建“隆唐观”,后因避讳李隆基,更名为崇唐观。清代遗留下的狭窄院落里唯存元始天尊石造像一尊,唐碑二块,清碑一块。元始天尊的珍贵之处在于题记:“大周隆唐观敬造元始天尊像并左右二真人,长寿二年十月十五日毕功谨记”。唐碑分别为唐垂拱二年(686年)中岳隐居太和先生琅耶刻立的“唐王徵君之碣”碑,和唐圣历二年(699年)王适撰文、司马承祯书《唐墨山中岳体元先生大中大夫潘师正碣文并序》碑;清碑为“重修老君殿金装神像碑”,现在碑已移到登封城隍庙中保存。
“大周隆唐观敬造元始天尊像并左右二真人,长寿二年十月十五日毕功谨记”
山西纯阳宫常阳天尊造像,题记曰:大唐开元七年岁次己未十一月乙卯朔十日甲子,观主赵思礼上为开元神武皇帝皇后,下为七祖三师见存家眷及一切群生,敬造常阳天尊像一铺。道士侯熯书。
该造像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元始天尊神像。山西纯阳宫常阳天尊像造像为开元七年作品,而嵩山崇唐观的元始天尊则比之更早。而前者贵为禁止出镜文物,崇唐观虽然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处境格外凄凉。
看守的老妪常年于此,身处无比喧嚣的嵩山景区,却格外宁静,远离尘世,显得格外落寞。她看到我来看老君像,喃喃自语,热情的给我掀开老君身上厚厚的法衣,让我寻到那大唐遥远的铭文。而对于行色匆匆的我们,除了留些香火钱和干面条,别的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