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霞浦
聞鍾記郵(1872)戳中趣话之霞浦
收到朋友们寄给我的封片的时候,总会留意一下封片上的邮戳,看一看邮戳的地址,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周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上,邮戳的名字很独特,霞浦,一个令人向往的地名。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霞浦,属福建省闽东地区,位居台湾海峡西北岸,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是沿海经济开放县,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是国内著名滩涂摄影基地,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誊。
日出、日落时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为之霞,分为朝霞和晚霞,多用于人的名称。形声字,从雨,叚声。“雨”表示和雨有关的事物,“叚”表示“霞”的读音,和“霞”的意思没有关系。引申为彩云。浦,是濒临水边的意思,也是一个姓氏,浦姓出自姜姓,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人做了晋国大夫。因为被封于浦,于是以浦作为姓氏,称为浦氏。
据《霞浦县志》,“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霞浦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3000多年前黄瓜山一带就有先民居住,晋太康三年(282)建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撤并于原丰县。唐武德六年(623)复县,改名长溪,不久迁治连江,改称连江县。长安二年(702),与连江分治,复置长溪县。唐开成年间分设感德场(后升为宁德县),宋淳祐五年(1245)分置福安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为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复为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为福宁府,以原福宁州地置霞浦附郭县。[4] 乾隆四年(1739),分置福鼎县。至清末,素为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民国2年(1913)废府留县,民国24年,以第四区分设柘洋特种区(后改为柘荣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霞浦县建制不变,今隶属宁德市。
在查阅有关霞浦的简要介绍时,有一个叫“赤岸”的地名,在古代曾为重要的海港,想起早几年读杜甫的诗《戏题画山水图歌》中有“……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的诗句,是否对804年(唐贞元二十年)日本国高僧空海(774—835年)随日该国第17次遣唐使入唐求法的印证。使船遇风,历尽艰险,在海上漂流34天,最终漂流至霞浦赤岸,受到当地官民救援与款待,后往福州溯闽江北上,入长安求学。在唐期间,空海潜心于佛学、文学、医学等诸方面研究,博采盛唐先进文化之精华,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真言宗,并积极传播唐文化。假如是真的,这就太有趣了,也解释了当年的疑惑,日本确是在洞庭的东边,赤岸作为一个海港,自然会见到东海之水天上来的景象了。
一枚邮戳霞浦邮戳,能印证心中的疑惑,感谢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