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 | 春分一过春去矣

聞鍾記郵(2377)春分一过春去矣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古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时节,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南极附近开始极夜。

       欧阳修对春分曾有精彩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

       在这昼夜各半的时候,一款春分的邮资机纪念邮戳如期而至,这次见到了淮南、广州、海口、张家口、洛阳、齐齐哈尔、银川、济南、天津、西安几个城市的邮资机戳。颜色自然还是蓝色与粉色,其中济南的竖双框再见到的邮资机戳中独树一帜。

       赏戳过春分,只是不可思议的的是,那么多好看的图案被舍弃,弄两个字放进邮戳中,总感觉是在浪费题材。全国使用同一种戳,很容易让人视觉疲劳,失去收集的耐心,不知别人的感觉如何?看同日北京邮政启用的邮资机纪念邮戳的图案,也不是那么的复杂,但看着舒心。

       不过还要感谢中国邮政的良苦用心,只是在推出一项新的业务之前能否先调研一番?不要辜负了大好时光,浪费了好的题材,费力不讨好。中国五千年了历史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为邮票、邮戳的选题留下相当大的选择空间,二十四节气也是如此,邮票已经出过春夏两季,邮戳更成为邮戳中的常见题材,很多的地方邮政已经出过几轮了。

       春天是美好的,春分一过,春天就已经过去一半了。总觉得春天的脚步匆匆,冬装还没有褪下,春天就要过去,马上就要更换夏装,夏季一过,秋天还没感觉,就要穿冬装了,在四季分明的北方,春秋已经被忽略,只剩下夏冬了。

杨文忠的专属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邮资机宣传戳?

    邮资机戳应称为:邮资机邮戳,据介绍,新西兰是最早使用邮资机的国家,时间是:1904年. 但邮资机与日戳组合则是1920年由美国首先使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邮资机戳的国家. 邮资机邮戳由两部分组成,一 ...

  • 上海“第51届世界邮政日”纪念邮戳邮资机宣传戳

    上海“第51届世界邮政日”纪念邮戳邮资机宣传戳

  • 聞鍾記郵 | 冬至阳生春又来

    聞鍾記郵(1919)冬至阳生春又来 老话说冬至十天阳历年,也就是说冬至一到,离阳历的新年也就不远了.冬至这天开始"进九".进九就是正式进入数九了,前四九正是冬季最冷的时候,一九二九 ...

  • 聞鍾記郵 | 霜降春林花委地

    聞鍾記郵(1863)霜降春林花委地 时光真的很快,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标志着秋天已经过去,冬天就要到来了.又如期收到了陆老师寄给我的加盖了霜降纪念邮戳的明信片,秋草香,秋草黄,霜降已过秋天 ...

  • 聞鍾記郵 | 春之声

    春 之 声 聞鍾記郵(2346)春之声        今天就是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春天已经进入仲春时节.北京的春之声邮戳很是应景,从临字上看又是一件主题邮局,这家邮局在北京门头沟.       ...

  • 聞鍾記郵 | 长恨春归无觅处

    聞鍾記郵(2382)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不觉间,已过清明时节,再有一个谷雨,春天就要过去.就在春分的时候,一套<春夏秋冬>的邮票,讲述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 ...

  • 聞鍾記郵 | 春柳

    春节快乐,给您拜年! 聞鍾記郵(2695)春柳 春天到了,久居小城的我,除了松.柏.万年青之外最先见到的绿色,是不是草,而是柳树的梢,也许是司空见惯,这种生长在路边.河边的落叶树,总会在人们不经意间报 ...

  • 聞鍾記郵 | 雪凝霜降不肯春

    聞鍾記郵(3315)雪凝霜降不肯春 农历己亥九月二十六,迎来了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节气一过,冬天就要来临.此时的天气渐冷,黄河流域出现初霜,昼夜温差变化非常大,植物渐渐失去生机,萧瑟秋风起 ...

  • 聞鍾記郵 | 罗浮山下四时春

    聞鍾記郵(3449)罗浮山下四时春 说到罗浮山,周敦颐曾有诗:红尘白日无间人,况有鱼绯击此身,关上罗浮间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作为岭南的第一山,很早就被陆贾记录在<南越行记>中,这也是这座 ...

  • 聞鍾記郵 | 春到南翔看双塔

    聞鍾記郵(3779)春到南翔看双塔 不知不觉间又是一个四季的轮回,想起一首很有禅意的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28个字描绘出四季景色和不同季节的代表事物.2月 ...

  • 聞鍾記郵 | 春有百花

    聞鍾記郵(3795)春有百花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惊蛰之后,万物复苏的百花盛开,为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3月10日,范总从宝鸡寄给我一枚邮资片,是从宝鸡的百合花邮局寄出,这家邮局位于宝鸡市卫滨区江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