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摩山谷》语录 | 第一部 · 虚空之轮
天空没有云彩
地上风雪茫茫
花荚已经空空
心中别有珍藏
之一 远音
01.她已知人走到哪里都是一样。即便走到天涯海角仍与自心同在。人需要走出来的是这颗心认知的局限,只为观赏风景的旅途对她来说已失去意义。她很清楚,任何旅途都不过是行走于个体的经验当中。
02.她想终有一天他们会体会到这些文字之中的深意与美感,体会到觉知的丰富与幽微,如同春天河流自动融化冰雪。
03.每个人都经历过年少与青春。肉身无邪、饱满、紧实,如初绽的蓓蕾烂漫的鲜花,但这一切不会维持不变。肉身无时无刻不显示无常,外部、内里、骨架、肌肉、气血、经络······各种可见与不可见,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
04.人不能得知时间的秘密,它只会一点一点展露,以显示命运的全盘控制及最后的无情等候。某天,身体里的闹钟突然自动爆鸣,提醒查看自己的人生。
05.她曾对净湖讨论过这种老去的觉知。睡觉之前、醒来之后所产生的恐惧。时间过于快速,而生活日复一日。有肉身就会感受生老病死之苦。人无法猜度死亡,不知生命何时会突然中止。觉得还没有做好完全准备,还没有活得完整。
他问,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怎么才是完整。
她想了想,说,也许是认真而全力的生活过,爱过,也被爱。该做的事情都已完成。
你觉得自己还没有吗。
是的。还没有。
06.她想,对目前人类现状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过剩的欲望带来的虚耗与伤害。
07.这个年轻男人,皮肤黝黑,短发,有一双清澈而温和的单眼皮眼睛。比起热衷表达、言行夸张的人,他身上这种清洁而适宜的克制感让人觉得舒适。也不显得有侵略感或者莽撞,相反具备一种难言的温柔。
08.以前我就想过,每个人,每种事物,原子光点汇聚成整体,它们也许可以同时存在于多种维度,此时此地只是当下被投射的映像。除此之外的运行离开我们受限的视野。
09.人生如梦无法分辨。就像现在,我在这里,你在这里,但我们也许还同时存在于过去和未来。
她说,那些过去和未来的我们,都在此刻与我们同在吗。
是的。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整体性的存在。
10.古时建立的寺院保存完好,三进院落,斑驳损落的木质架构和彩绘,被风雨褪淡颜色的砖画、木雕、顶脊。只有进出的众生已转换无数世的色身与面目。
11.夜深人静时,有时害怕得睡不着。害怕人生苦短而肉身人仍不过是放纵漫游。心在警告她,所有人的时间并不多,而人还要在无意义的冲突和纠葛中损耗多久。她没有看到自身成长。功成名就而内心仿徨迷茫的人很多。她不是唯一受苦的一个。
12.分开之后她独自去威尼斯。这是人生最低潮的时期,感情挫败,对世间的成功感觉虚幻,不知道意义何在。心里只有找到真意的急迫,也许相爱应该归属其中,但现状残酷暴戾,彼此都不善良。在撕裂的困境中,逐一熄灭情爱的妄念。同时她有预感,苦痛已到顶点,情感的漫长暗夜即将结束。
13.当时她有所悟,有所觉,当下身心空落,意识万籁俱寂。在那一刻,她看到人生充满荒诞。荒诞的美,荒诞的艰难,而人在这样的荒诞之中活得过于用力。当欲望熄灭,她感受到的只是怜悯。对他人,对自己。这怜悯是温柔的悲伤。
14.但我思念你,一如当初。愿重逢。
15.在人们无法真正了解事物的特质之前,大概也无法真正地去喜欢它吧。
16.如果人这样无助而愤怒地过尽一生,不快乐,不原谅,能够去的地方应该不会太好。
17.在心里要给母亲和弟弟留出位置。要承认他们的存在。
我做不到。记着这些事情让我有罪恶感。
它们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这些记忆与你与时俱进。你到哪里,它们跟到哪里。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要接受。他们需要你接受和承认他们所感受过的伤痛,这样才会平息。
如果我无法接受呢。
这伤痛会一直漂浮,寻找归宿。
那你是否已接受一切记忆。
是。我全部接受。
18.她看出这个曾经让她觉得无所不能的事业成功的男人,内心极为孤独也并不成熟。他在既定模式里自我沉沦,并不试图成长。那时他们已开始分居,基本上如同两个住在同一所房子里的室友。但又何尝不是本应如此。此生是个旅馆,他们是过路的旅客,相逢作伴只是共行一程。不过是回到人与人之间本初而实相的层面。
19.大多数时候。我们假装不认识死亡,也不觉得这件事与自身有关。这是很奇怪的自我欺骗。
20.我们习惯性对他人觉得愤怒,其实应该检查内心隐秘的愤怒感。比如觉得自己完美无缺,觉得他人障碍自己的利益与快乐,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误。
21.他说,你喜欢这里吗。
喜欢。街头喇叭和市井噪音,热闹喧晔,尘烟弥漫。黄色出租车、人力三轮车、马车、有轨电车、轿车、地铁……各式交通工具挤在起,清真寺、教堂和印度教神庙共存。密密麻麻的餐厅、商铺、各式小販,人们只需要一小块地方,就可以与外界相安无事地活下去。并且神态安静。
他们如何做到的。
大概是一种静心传统以及被保存的信仰和文明,这是坚强的骨架。即便表象无序和混乱,内在保持平衡。现代中的古老,前进中的退却,动中的静,混乱之中的优雅。如果没有平衡感不懂得如何静心,社会与人都会感受到焦躁而动荡,心里也是一盘散沙。
22.语言带来沟通便利之余,制造许多伤害。背后也许是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极细微情绪,比如嫉妒、蔑视、敌意、怨恨……入们用语言制造许多麻烦。不说话的时候,这些燃烧的火苗自动平息,不会轻率而放任地发起攻击、猜测、评断、指责。我们对做了很久并且一直无意识地在做的事情,不应该心生怀疑吗。
23.在慈善机构呢。
体验和感受生老病老之苦。这不是我在帮助别人,是他们在帮助我。让我意识到能够健康而知足地活着,就是喜悦。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这样认为。在那里,被布施的人才是真正的布施者。
24.她说。我有两个孩子。曾经有过一个看似合格的家庭。以前我以为,结结实实的家庭,以及人所占有的物质和情感的保障,能够带来安全、稳定、快乐、长久。后来发现并非如此。
这些还不足以是人世间的快乐吗。
快乐应该如何定义······也许最重要的词是“真实”。当生活与心中的真实脱节,它们之间就是分裂、不统一的关系。
25.所以你来到这里试图维修好自己。
也许是。我和本性的源头失去连接,不知道应该如何前行。我希望得到答案。
你得到了吗。
还没有。
之二 如真
26.她后来对仁美说,如果真有地狱,那不是死亡之后才去的地方。医院、街头、行刑室、监狱、即便一个充满暴力与憎恨的家庭,在某些时刻,人所遭遇到的痛苦不正是地狱的景象吗。病痛折磨,哀痛呻吟,心碎欲裂,愤怒爆发,肉身之衰败与艰辛······也包括一座被重度污染的城市。
27.逐渐清理生活以后,她意识到,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何度过时间是个难题。人们用工作、家务、育儿、交际应酬、化妆打扮、吃喝玩乐、娱乐消遣······花样繁多的方式杀掉时间,以便逃避面对自己。
面对自我无疑是人类更困难的处境。
28.人逃避精神上的无解,最快捷的方式是采用物质手段。
29.若云曾说起对她的感觉,如真,你是那种人,就算被人推倒在地上践踏无数遍,站起来依然还是自己。但生活中大部分人是犹豫、虚弱、自相矛盾的,也包括我。你令我觉得可相信。
30.知道人生一些时刻当前,除非想两败俱伤,否则必须抹去自尊。自尊抵不过现实。自尊不过是一种障碍。
31.孩子需要被照顾,更需要成熟而平衡的带领。失败、匮乏的大人们对他们来说没有益处。比如若云和她的丈夫。如果成人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与被爱,只是抱着妄念得过且过,孩童们又如何经由父母的遭遇,得到正见以应对物质世界的压轧。
32.她看出,人们更愿意主观地神华一位上师,赋予对方自我想象的神通功力和美德。重要的是一个精神偶像的存在,看见他,亲近他,夸耀他,想象他。真正的修行恐怕不应只是如此。
33.她已知人生变换之苦,世事脆弱不定,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观察和勘证,靠近切实修行。她需要上师与弟子的关系。需要真正的精神训练,以便让自己通过学习、实践,在漂浮不定的世界保持平衡与稳定。不盲目投入,也不随波逐流,更不依靠偶像与崇拜者之间的心理投射。
34.喝茶有什么好处。
她回答,可以清心安神。如果心里焦躁或者难过,喝杯茶,闻一闻茶汤的澄澈香气,有些如兰香,有些是花蜜香,滋养与安定人的心神。在喝下时仿佛也在忘记自己。
我还不知道忘记自掉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
可以试试。平时我们的烦恼大多来自于过多地关注自我。
35.还不太清楚如何彻底洗去这个印记。就像曾经在墙上敲一枚钉子,把它拔走,即使把墙糊弄平整,心里却很清楚那个坑洞在哪里。
36.他说,应该是注重能够带给彼此启发、喜悦、提升。即便再怎样独立,人不可能脱离关系。我们只有在关系中才能对照到自己的存在。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有对方就有自己。人不能独自生存,需要给予与接收的平衡。
有时我想,在关系中,如果能够深刻地满足彼此,它是可以恒久的。前提是彼此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与支持,这样他们自然会视对方为唯一。而无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频繁地调换新鲜对象或积累发生关系的数量。
37.对俗人来说,如果无法独立,情感上饥渴匮乏,欲望泛滥,同时又奢望忠贞和洁净,它只能是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谎言。如果用婚姻制度,伦理道德之类胁迫和捆绑对方,又会与自己,与对方争斗不息。两个人势均力敌,互相滋养,才能够达成唯一的关系。这种唯一其实也是整体性的关系。有整体性,人的着眼点不会只在于个人的快乐和满足。
如果在这种级别,人其实可以做到跟任何人都能相爱。这种爱无需拣择和分别,不会出现我只爱你,而不爱你身边任何一个他人的状况。
38. 性如果发心肮脏、有占有欲、伤人伤己,最终不免伤痕累累。这是原始的生命欲望,值得被分享、尊重、承认。它是礼物。它是有限的,当人老去之后他们会逐渐失去性。
39.我觉得人需要亲密而和谐的伴侣,能欣赏和理解对方,互相照顾,以此整合为一体度过一生,其他是不重要的。是不是有婚姻的形式,或是否有孩子,可有可无。
40.如果对人来说,对衍生品与形式感的重视强过对生命本质的重视,这是不是一种悲剧。两个人过着互相陪伴、清净知足的生活需要福报,因为他们不再需要任何额外的道具。
41.我想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意外或偶然,倒像是圈套和陷阱,兜转一圈,最终把人驱赶到命定的路途,这不是今生的果实,有可能是无数世的夜里结出来的果实,所有发生都是必然,只是人在下坠的时候速度之快,手边抓不住任何拯救。
42.通过别人的故事,我知道在这个世上并非我独自受苦,我不是独自一个。相比炫耀肤浅而一厢情愿的幸福,这些原始而痛楚的记忆,混杂着妄想,自私,无助和暴戾的情绪,它们强烈,鲜活,带给我巨大的加持。让我知道人的痛苦是因为无知于欲望而生起。
这些负面信息会摧毁你对生活的动力吗。
不会。他们让我了解到真实而深入的生活,不在于物质的光怪陆离,不在于人的奇思幻想。生活在于我们的心境。
43.我不需要试图取悦身边的任何人,取悦这个世界。我也不想这样做。换言之,身边的人、身边的世界如何看待我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我需要知道如何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和一切的关系,包括和自我的关系。
44.大部分人也许都不喜欢面对真实的自己,但我经常会在亲密关系里强迫对方面对真我。我直接而坦率,刺伤他人心中虚假的自我。我懂得与自己相处,不太善于与别人相处。人与人之间需要忍耐、圆滑、客套、虚伪,我却想撕下一切的谄媚与逃避。我的处世之道像个农夫,笨拙而锐利,质朴而暴力。
45.她说,如果你在冥冥中与我连接,请赐予我前行的力量。让我懂得怎么生长,怎么开花。请赐予能够引领我的人。
46.很多人的修行是功利的,带有偏见,抱有目的。一些人或许读过很多书,吸取很多知识和观念,但怀疑和欲望仍让他们留在障碍之中。对于灵魂具备种子的人来说,这是他本来具有的能力,但仍要慢慢清理过往的污染和伤痛,以便让清净的种子自在伸展。
47.人的妄念太多,多余的事做很多,无用的话说很多,但最后我们仍是被蒙蔽的。那蒙蔽我们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甘于沉沦其中。我们接受教育,学习常识,纳入自认为理性而可靠的轨道,接受各种文化概念、价值信条、人生规则,而这些不过是慢慢织成囚笼。
如果像这株花枝,单纯地存在着,一心一意开放自己,如实地活着,这是很美的。
48.我觉得他们也很可惜。如果人在有生之年不曾想过修行,也没有得到过机缘去听闻法教,一生只是吃喝玩乐,追求享乐,在亲友与财产之中从生到死,就会浪费自己的暇满人身。人身本是我们的工具,应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一直在取悦它、满足它。
49.道理以文字记载与流动,但道理不能让人成道。人只能以实践去印证和体知道理。
50.世人习惯以苦为乐,不寻求真理,只相信眼前、手里的事物,并得以满足和占有的程度来决定悲喜。如果人从来没有产生过对深远事物的向往,不曾体会过求知和修行的渴望,这是一种可惜。只能等待心里的种子慢慢发芽,开花,结果。没有什么他人的建议或训导可以带来改头换面。
【未完待续】
文字:庆山
图片:拟见 网络
我们每个人
每件事物
每一刹那
都在呈现
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有一种微妙的因果
使万物殊途
有其归宿
END
关注随喜
见说归去应有路丨拟作闲人过此生
阅读 旅行 写作
分享 观照 慈悲
黄山学院在校学生
自媒体人
修心者
欢喜悦乐|离诸忧恼
心意柔软|诸根清凉
合作联系
微博: 拟见
微信: Padmameet
邮箱: 11159746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