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品先缘识字差(五)

借用(化用、明用):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放言》)

周公与王莽二典,并非白居易所真正要谈论的,而是借此两典,引发“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的思考。

再如: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恰似西川杜子美,海棠虽好不吟诗。”(苏轼《赠李琪》)

坡公黄州五年不吟诗于李琪,无人知其缘故。坡公借杜甫不吟“海棠”作答,确是借用。

新用(化用,明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诗经·郑风·子衿》意指女于男之仰慕情,曹操变化之,生出求贤之意,其意翻新。

按:其一:借用容易跟新用混淆,因为二者都是相对某一典故的变化使用,我们可以根据变化的角度、程度予以区别。借用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跟所借典故逻辑情感关系不紧密,无非借之起兴,如“万水千山总是情,请我吃饭行不行”,“请我吃饭”与“万水千山”的逻辑情感关系确实不明晰不紧密,因此对所借典故的变化其实并不大,只是转化的角度大了。而新用属于对一个典故的翻新,有较为清晰的层次上的脉络关系,有似于江西诗派的“夺胎换骨”说(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如:上文提到的《子衿》与《短歌行》,就是关于仰慕之情的对象的变化,这个变化,对原来的典故,有一定层次的变化翻新。

其二:袭用到暗用,是一个变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过程。例如:

“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隋炀帝《野望》)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少游《满庭芳·山抹微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秦观之于杨广,属袭用,马致远之于杨广,属暗用。

其三:直用(引用、明用,正用)对典故的使用,乃是萧规曹随,这种使用比率,仅为一首诗之局部。倘若一首诗句句都是使用前人成句,绝无自己的原创诗句,这种现象应叫什么呢?答案是——集句。

集句者,分别截取前人不同出处的诗句(不限时代、作者),继而集为一首新的诗作。简而言之,集别人之句,为自己之诗。元·陈绎曾《诗谱》云“晋傅咸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略曰:'聿修厥德,令终有俶。勉尔遁思,我言维服。盗言孔甘,其何能淑。谗人罔极,有靦面目。’此乃集句诗之始。或谓集句起於王安石,非也。”(《诗经·文王》:聿修厥德;《诗经·既醉》:令终有俶;《诗经·白驹》:勉尔遁思;《诗经·板》:我言维服;《诗经·巧言》:盗言孔甘;《诗经·桑柔》:其何能淑;《诗经·青蝇》:谗人罔极;《诗经·何人斯》:有靦面目)。依《诗谱》而言,集句起于西晋傅咸《七经诗》而盛于宋代王安石,《松颜诗话》遵此说。集句在宋之后,多运用于词曲之中,大多以之为每折戏的结束语,如《牡丹亭》全戏五十五出,集句诗就达五十四首,例:

“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羯鼓声高众乐停。”(李商隐《龙池》)

“更恨香魂不相遇。”(郑琼罗《叙幽冤》)

“春肠遥断牡丹亭。”(白居易《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春肠遥断牡丹庭)

“千愁万恨过花时。”(僧无则《百舌鸟二首》)

“人去人来酒一卮。”(元稹《病醉》:人去人来剩一卮。)

“唱尽新词欢不见。”(刘禹锡《踏歌词》)

“数声啼鸟上花枝。”(韦庄《晏起》)

今日相声艺术表演中,有所谓定场诗,有时常借集句诗来表现,与明清折子戏有一脉相承,如:

“一天风絮独登楼。”(沈祖棻 《浣溪沙·芳草年年记胜游》)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0)

相关推荐

  • 何为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 ...

  • 杂体诗/集句诗

    集句诗 对联中有集句联,诗也有集句诗.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即将他人诗句集在一起组成一首新诗.集的方法或杂集众人,或专集一人的,如文天祥集杜二百首,也是集句诗中的一种新的形式,即专集某一作家的诗,开其先 ...

  • 误品先缘识字差(六)

    反用(明用) "菩提本无树,灵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六祖坛经>) 六祖慧能这首偈语,是针对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灵镜台,时时勤拂拭,勿 ...

  • 误品先缘识字差(七)

    再如: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李壁<王荆公诗注>言"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 ...

  • 误品先缘识字差(九)

    其四:水中著盐,饮水乃知--从"用典"看孟浩然诗的"清淡"(兼谈关于暗典之孟浩然.) 评定孟浩然诗风之清淡,由来已久:杜甫<解闷十二首>言:&quo ...

  • 误品先缘识字差(十)

    其四:水中著盐,饮水乃知--从用典看孟浩然诗的清淡(兼谈关于暗典之孟浩然)第二部分 下面本文重点以众所周知的<春晓>和<过故人庄>为例分析说明孟浩然的暗用典故. <春晓& ...

  • 误品先缘识字差(十一)

    (五).用典之忌 其一:忌冷典.僻典. 用典的目的是精炼而省力,且留白供读者思考,甚至让读者加入到作者的情感之中.如果用冷僻典故,效果则背道而驰.诗可含蓄,不可阻隔,写诗写到"无人会得凭阑意 ...

  • 误品先缘识字差(十二)

    三."误品先缘识字差"之再一个层次的识字问题--弦外之音:双关 (一)双关与诗味 本书这里所言"双关",不仅仅是常规修辞手法层面的双关,而是拔高之后指向诗歌的属 ...

  • 误品先缘识字差(四)

    误品先缘识字差(四) 3.典故的赏析 对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备至的美国诗人庞德发现:"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千百年来,我们赖以诗歌而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典故 ...

  • 误品先缘识字差(三)

    (二)诗之典故的认识问题: 1.典故与替代字 宋朝沈义父<乐府指迷>很有名,其言如下: "炼句下话,最是要紧,如说桃,不可只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 ...

  • 误品先缘识字差(二)

    首先,诗之为诗,在于其独有的形式与意味.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曾从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角度谈其诗歌理论的中心思想之一:即"诗味".就语言形式而言,杨万里认为诗要有诗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