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自转和公转。在16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时候有个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虽然他的说法在如今看来也不全对,但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已经是大众熟知的科学常识。现代科学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停的绕着太阳在公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交替,其实这种自然现象都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地球总是在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一半是白天,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则是黑夜。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一天,方向是自西向东。

现实生活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白天的时候,美国在夜晚。当哈尔滨太阳升起时,新疆喀什还满天繁星。这就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时间差异和昼夜的交替。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而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如下图:

春分日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到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端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又回到了赤道,此时为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到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了最南端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白天最短。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南极极昼。

以下是2011年—2030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期表:

年份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011年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12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2日

12月21日

2013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14年

3月21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15年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16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2日

12月21日

2017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18年

3月21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19年

3月21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20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2日

12月21日

2021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1日

2022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23年

3月21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24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2日

12月21日

2025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1日

2026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27年

3月21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028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2日

12月21日

2029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1日

2030年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这样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简单理解就是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是夏季,那个半球极圈就会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的公转也是五带划分的依据。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如下图: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

南寒带——南极圈到南极点;

北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北寒带——北极圈到北极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