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家‖【那年那月之春】◆杨凡玉
作者简介
那年那月之春
六十年代末出生的自己,少年时代生活依旧清贫。清明时节,天还比较冷,我们依旧穿着厚重的棉衣,那些追求“时髦”的大孩子,就穿上母亲做的夹袄,外面套上一件中山服或军便服啥的,下身则套上两条裤子。那时最让我们期盼的就是打秋千。村里每逢清明节来临,生产队长就会安排几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提前在村中央大槐树后边的空地上,找来五根粗壮结实的木头,两个钢圈,两根类似今天拔绳用的粗麻绳,一块两头钻了眼的长方形木板,架起一个近4米高的秋千。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不用出工干活,集中在大槐树边,轮流着打秋千。开始时,往往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们比较多,为了能够使更多的人得到打秋千的机会,一般安排两个的男的或者两个女的一起打,他们两脚交叉摆放,对着面,站在旁边的人会主动帮他们先荡起来,然后他们就分别用力来回荡动,下滑时有些姑娘的大辫子连同红红的扎头绳被风吹起,就像两只蝴蝶飞舞,好看极了,周围的人不时地发出唏嘘声,两人于是越打越有劲,脚踏板荡起的高度越来越高,地上人们的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直至兴尽方才罢休。
我们小孩子,往往都是大人带我们一起打,我们一般会坐在荡板上两手紧紧抓住粗绳,大人将两脚放在我们身体的两边,夹着我们,我们的头几乎正好在大人的裤裆底下。秋千荡起来之后,开始还敢睁眼看地面上的人,最后越来越高,吓的自己不敢睁眼,只听到耳边风呼呼吹,尤其当秋千板下滑时,心简直都快跳出来了,尽管如此,要不是别人将绳子拽住,还是舍不得离开。地面上,许多小孩手里攥着鸡蛋、鹅蛋或者鸭蛋啥的,一直舍不得吃,相互炫耀着,追逐着。老人们则找个离秋千较远的地方,坐着小木凳或者草铺垫,相互议论着,欢笑声响彻大半个村庄。
挖苦菜
那时的春天菜很少,唯一能吃到的就是大白菜,到二三月时,差不多就吃光了。这时,家人就让我们放学后出去挖苦菜或者曲曲芽。我们常常两三个人一起,放下书包,背上母亲用旧衣服改做的布袋,拿上小镰刀,背着刚学过的课文,跑向田间地头,路上我们商量好,最后在村头的河崖上碰头。苦菜比曲曲芽稍早些钻出地面,有些苦菜已开花了,曲曲芽的叶片才伸展的比较大。大家分头找着,苦菜好找些,特别是有些要开花的,曲曲芽因发芽晚些,不太好发现,碰到的就挖出来。找苦菜的时候,也会遇到蚂蚱或者马蛇子,我们也会不时地跟着它们到处乱跑,直至捉到或着跑掉。马蛇子很狡猾,一钻出土,两眼滴溜溜地转着,一旦发现你注意他,它就会一溜烟地跑掉,有时用脚踩住它,却发现脚底下只剩下一小段会摆动的尾巴,而它却不知道啥时就跑了。我长大后才知道有“断尾求生”这个成语;而那时候的我,甚至有小小的担忧:它还能长出尾巴吗?什么时候才能够长出新尾巴呢?儿时的担忧其实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于今故乡的田野里,这曾经带给我孩提时无限快乐的小动物已经完全绝灭,再也难觅踪影;它们的“断尾”,终究难以求得种族的“延续”。
回家后,母亲将苦菜和曲曲芽分好类,洗净,吃饭时,母亲将自己泡制的大豆酱倒在碗里,大家拿着苦菜蘸着豆酱,就着玉米饼子,味道虽然有些苦,但我们吃的津津有味,一股野菜淡淡的清香味弥漫屋子。可如今再也吃不出那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