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二十品字帖(三)

龙门二十品《司马解伯达造像记》,北魏太和间刻,正书。

在古阳洞北壁。正书,14行,其中6,7,8行,一行3字,余皆一行5字。可见64字。

此记具有笔力方俊、气势雄强之风,又不拘成法地发挥自我创造意识和智慧,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点画方截、峻厉、雄强,时寓圆柔之笔以破板滞。起笔有直、斜、横落及轻重之别,点画长短、方圆兼用。撇捺开张,极纵其势。此拓片现收藏于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

《孙保造像记》全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

约刻于太和,景明年间。在古阳洞顶部。正书,5行,一行6至12字不等。

造像龛位于窟顶偏北侧,与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造弥勒像龛(邻近约60厘米)和广川王祖母为幼孙造弥勒像龛呈三角形布于窟顶。像龛高110厘米、宽80厘米、深14厘米。圆券形龛楣,龛内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坐双狮座,二菩萨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伫立两侧。背光及龛楣无饰,似未完工。推测此龛开凿开景明年间。造像记高40厘米、宽26厘米。

记述了高太妃为元保'失乡播越',经年疾患,未免夭折而痛苦,专此造弥勒像一躯,祈愿亡故的爱孙能'永脱百苦'。

龙门二十品《郑长猷造像》全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正书,可见八十四字。

书法劲厉朴拙,结体方整,隶意较重。

景明二(501)九月刻。古阳洞南壁。

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共六龛,均为圆券形浅龛。分上、中、下三排,每排两龛,其大小不等。圆楣拱内刻卷草葡萄纹,主尊为交脚弥勒(已经残破)。左右二胁侍菩萨侍立。景明二年九月三日(公元501年)完成。造像记位于佛龛右侧,高50厘米、宽35厘米,记景明二年郑长为亡父、母皇甫、亡儿士龙以及其妾陈玉女为亡母徐,各造弥勒像。碑文书法有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的重要意义。

(0)

相关推荐

  • ​龙门二十品之《道匠造像记》​,丰秀卓逸,鬼斧神工

    <道匠造像>拓本 <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 简称<道匠造像> 刻于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 (旧称大佛洞) 无年月 13行,一行7字 可见九十一字 <道匠造像& ...

  • 古阳洞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清末光 ...

  • 温玉成 | “龙门十寺”及其唐代造像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隋唐时代,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称制,改洛阳为神都.唐代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空前繁荣,上自帝王将相.后妃公主,下至僧尼大众.庶民百姓,纷纷造像乞求功德.造像工匠,除政府控制的以外,还出现了 ...

  • 摩崖三佛龛 万佛洞

    摩崖三佛龛是龙门石窟最著名的景点之一,雕凿有三坐佛,四立佛,共七尊造像,石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所以称为摩崖三佛龛.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各结迦坐佛. 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 ...

  • 《王羲之草书丛帖》书法学习字帖(三)

    《王羲之草书丛帖》书法学习字帖(三)

  • 永不落幕的精品楷书,赵孟頫五柳传真迹,结字高古醇厚,好字帖三

    写楷书的握笔集笔法侧锋简述:由于五指的合理分布,力量由四面聚集笔管,一枝笔就坚实稳定地执在手中.书写楷书,执笔宜浅,当以指端贴管,因为指端处感觉灵敏.执笔浅则掌自然虚,掌虚则运动适意,无窒碍之势.南唐 ...

  • 龙门二十品字帖(一)

    <一弗为张元祖造像记>又称<一弗造像题记>.<一弗为亡夫张元祖造像题记>. 全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 正书,10行,一行3字. 造像龛位 ...

  • 龙门二十品字帖(二)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 由孟达撰文,朱义章楷书,刻石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 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 ...

  • 龙门二十品字帖(四)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北魏刻石. 孟广达文,萧显庆书.景明三年(502)五月刻.在河南 ...

  • 龙门二十品字帖(五)

    <杨大眼造像记>,全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简称<杨大眼>,刻于北魏时期,位于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中,是"龙门二十品"之一,并与&l ...

  • 龙门二十品字帖(六)

    龙门二十品<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题记楷书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额,楷书三行九字,额中间竖题"释迦像 ...

  • 主席诗词草字帖三品鉴

    交易担保 微店+ 清风紫尖 纯紫狼毫 高档鸡距笔 小程序

  • 硬笔行楷偏旁部首技法钢笔字帖(三)

    硬笔行楷偏旁部首技法钢笔字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