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后传】披甲守城 写书劝善的大明徐皇后
明成祖朱棣与仁孝徐皇后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她有勇有谋、能文能武,攻城时披铠甲迎战,盛世时著书立说。
她薨逝后,皇帝追思不已,终身不再立后。
明太祖亲自提亲
徐氏(1362—1407)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她自幼文静,喜欢读书,人称“女儒生”,以贤淑才女闻名。
仁孝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图为徐达。
明太祖朱元璋听闻后,召见徐达,亲自为自己的四子朱棣提亲。
1376年,十五岁的徐氏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青质九翟衣,在皇家隆重的大典之后,正式成为燕王朱棣的嫡妃,被册封为燕王妃。当时朱棣十七岁,精通儒家经典和武艺,也是一表人才。
才貌出众的徐氏,待人处事体贴恭谨,在一大群媳妇里,她深得明太祖与马皇后的喜爱,与马皇后情同母女。
后来,徐氏随朱棣到封地北平就藩,为孝慈高皇后(马皇后谥号)守丧,三年间,她律己严苛,只吃素食淡饭,严守礼法。
笃信佛教 菩萨梦授天机
徐氏笃信佛教。据她所言,太祖驾崩时,当时她还是燕王妃,1399年正月一日,自己正焚香读经,忽有紫气金光弥满四周,恍若梦境。随后,光中显现出观世音菩萨,引她去了殊胜的圣地,菩萨告诉她:“国中将要发生大难”,并授她《如来常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说可消众灾、拔济生灵。观音菩萨还对徐氏预言:不久她将“为天下母”。
出离幻境,燕王妃凭记忆,写下了菩萨所授的经文,从此日夜持诵不辍。
观音菩萨所言,日后居然都应验了。
观音菩萨梦中授书。清 佚名《观音菩萨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穿上铠甲 燕王妃挽救危局
朱元璋驾崩,长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采用谋臣齐泰、黄子澄的计略,开始削藩。一年之内,五个举足轻重的藩王被废,文帝直逼燕王。
不想坐以待毙的燕王,1399年七月,宣布起兵“靖难”, 以“清君侧”之名,讨伐建文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等人。
当朱棣提兵御侮于大宁(今辽宁宁城西)时,建文帝派大将李景隆,带兵十多万人,直扑空虚的北平而来。
北平城内,连老幼病残都算上也不足万人。面对城下发起的进攻,徐氏持诵菩萨所授经文,指挥留守北平的长子朱高炽沉着应战。
徐氏与守城将官一起谋划,部署守城事务,号召将士誓死守城。她亲自登城督战,同时发动城中将领士民的妻子,发她们每人一副盔甲。在她激励下,城中妇女披甲上阵,对城下抛石块、掷瓦砾。当时正是黄历十月,徐氏命水泼城墙及城下兵将,李景隆措手不及,望城兴叹。
外表文雅贞静的徐氏,有勇有谋,堪称女中诸葛,她带领守军一直坚守北平,直到燕王朱棣回师救援。
“为天下母” 菩萨预言应验
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朱棣在南京称帝,徐氏正位中宫,果然成为皇后,“为天下母”,菩萨的预言得到了验证。
1403年正月初八,徐皇后亲自为《如来常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作序,发布《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颁行天下。徐皇后认为,承天地眷佑,朱棣得到了神明的庇佑,才平定祸难,逢凶化吉。她赞叹持诵佛经的无穷威力,她的几个儿子后来也开始敬奉佛门。
帮助大臣妻子们做好贤内助
朱棣登基为帝时,徐皇后已40岁了,当朱棣忙于政事忘记吃饭时,徐皇后也不吃饭。两人同寝共食,几乎每天都形影不离。
心存仁善的徐皇后博古通今,她向朱棣进言,“每年南北征战不止,兵民已疲惫不堪,现在应当让他们休养生息。” “当今贤才都是高皇帝所留,陛下不可亲新人而疏远旧人。” “尧帝施行仁治,是从自己的亲人开始的。”对这些建议,朱棣都非常认同,予以接纳。
徐皇后还向朱棣请求,批准她召见内阁大臣的夫人们。在柔仪殿,徐皇后厚赐她们服饰金银等礼物,勉励她们体谅丈夫,因为她们的丈夫政务繁忙,一定要好好服侍辛苦的丈夫,让他们免于后顾之忧,一心一意辅佐皇帝。
徐皇后厚赐内阁大臣夫人们以礼物,勉励她们体谅丈夫。示意图:明 杜堇《仕女图卷》(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她对她们说:“妻子侍奉丈夫,哪里单单只是为他准备饭菜、衣服而已,应该还有更多的帮助。男人一般不容易采纳朋友的劝告,同样的话,经妻子说,他们就容易入耳。我与皇上朝夕相处, 从不以私欲开口,总是讨论如何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希望你们也能以此自勉。”
一次,朱棣想要追赠爵位给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寿,徐皇后不希望自己的外戚独大,拒不同意,她认为弟弟在“靖难之役”中已经过世,没有必要再封赏了。
但朱棣还是暗暗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命其子继承爵位,对此事,徐皇后始终不表感谢。
写《内训》与《劝善书》
徐皇后认为,古代贤妇贞女的美好德行,都是通过教育而形成的。她非常重视女子的教育,1404年,为了教育宫中妇女,她结合历代有关女子教育的著述《女论语》、《女戒》,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品德的教诲﹐及孝慈高皇后的有关言论,编著成《内训》,颁行天下,推行女子教育。
《内训》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倡导女子学习修德劝善,治理家事,相夫教子之德操。
徐皇后还类编了儒、释、道三教的嘉言善行,写成二十卷的《劝善书》,此书开始颁给太子及诸亲王,后被大量印刷,广传于各地的府、县学。
《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内府刻本
女德实践者
从小诵读典籍的徐皇后,时时处处遵循先贤教导,小心谨慎地做女人该做的事。入宫后,她将马皇后的仪容举止奉为典范,言动有则,喜怒不形于色。奉侍朱棣三十余年,她孝亲恤民,恭俭仁厚,使内政肃然有条,同时她谏言朱棣治理国家。
朱棣深深依恋徐皇后,徐皇后生前,朱棣从没有册封过一位妃子。朱棣的九个子女中,七个为徐皇后所生。徐皇后主张立温和好学的高炽为太子,屡次向朱棣进言,不能重用生性骄横的高煦与高燧,并且,要为这两个儿子挑选敢于劝诫的幕僚,进行监督。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帝)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皇后薨逝 朱棣再未立后
1407年七月,徐皇后病重。临终之际,她最后一次劝谏朱棣,要体恤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能骄惯自己的娘家。
她还叮嘱太子朱高炽:“以往北平将校之妻为我负戈守城,很遗憾,如今我已没有机会随皇帝北巡,去对她们一一加以慰劳了。”
史料记载,朱棣与妻子生离死别时,忍不住先涕泪纵横,徐皇后也跟着流泪了,她对皇帝说:“人生死有定数,惟上割恩自爱,无以妾故伤圣心。”
徐皇后薨逝后,极度悲痛的朱棣为她举行大斋,他感叹道:以后入宫,再也听不到皇后的良言了!
朱棣追思皇后不已,辍朝百日,素服将近一年,终身不再立后。
徐皇后的尸身棺椁一直置于南京皇宫内,直到北京昌平的长陵落成,朱棣千里迢迢将徐皇后的灵柩从南京运至北京安葬。葬礼隆重异常,徐皇后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十三陵图》之长陵
十五年后,朱棣病逝于远征漠北的途中,后与徐皇后合葬于长陵。徐皇后被朱棣封谥号为“仁孝皇后”。
仁宗时,尊仁孝皇后谥号为“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参考文献:
《明实录》之《太宗文皇帝实录》
明 王世贞 著《弇山堂别集》
清 张廷玉等著《明史》
清 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
明 徐氏《内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