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絮语】重做上海人(作者:范文发)

重做上海人

作者:范文发

我应该算是本乡本土的上海人了。

我们范姓家族是清朝末年从浦东召稼楼迁至上海虹镇老街的。这大致接近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上海开埠之际,一直到1949年,也是海派文化形成的时期。

我的曾祖父育有三男四女。我祖父排行老二,取名范根桃。那是一个大家庭,购置了不少土地,并在街面上拥有一长排二层三层的楼房,或自住或出租;曾祖母管理着庞大的家庭开销,一大把钥匙每时每刻挂在腰间不离身。开饭需要白天扯旗傍晚点灯,因为雇佣了许多长工的缘故。

大家庭生活难免鸡争狗斗,日子过得还算丰衣足食。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从吴淞、宝山登陆,一路向西打来。那时还是上海外围的虹镇老街,首当其冲,遭到了炮火的重创,民房悉数毁灭,居民大多离散。日军将虹镇老街全都划入日海军势力范围:周边拉起了铁丝网,强迫老百姓修筑工事、挖掘壕沟。现和平公园假山里还埋有日军遗留的大量水银。

一个大家庭就这样在日本人的铁蹄下土崩瓦解、四处飘散了。但我们这个范姓大家庭还是在上海的各个角落里生存了下来。

五十年代,我们合家跟随父亲去过西安、福州,虽然地域差距明显,但由于是生活在一群群外迁的上海人中间,所以才有条件将上海人的习惯顽强地保持下来。记得1957年在西安,当时大鸣大放搞得如火如荼,也无法阻挡周末在食堂举办的舞会。组织者是上海人,参加者大部份也是上海人。男士西装或毛料中山装,女士争奇斗艳的各色旗袍长裙,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烫起卷发、画上眉毛、涂上唇膏,脚登高跟鞋,让大西北黄土炕上的女人们惊讶又嫉妒,有的竟愤愤然道:“这些妖娘们都是资产阶级,统统打成右派分子才解气哩!”

那年,高剑琳、姚月红领衔的越剧团也从上海派到了西安,那一出出熟识的《碧玉簪》、《沉香扇》等,都给远离上海的上海人以惊喜和温馨。

1958年到了福州。新街口百货大楼顶层有露天茶座,大热天的夜晚几乎全给上海人包了。上海人到这里是满足一下久违的纳凉霄夜。可惜的是,赤豆汤不像上海那样沁人心脾的冰冻,而是滚烫滚烫的大煞了上海人的风景。同样,以越剧皇帝称号的尹桂芳的越剧团也长驻福州,解了上海人的心愿。上海的沪剧、滑稽戏也常来演出,丁是娥主演的《雷雨》竟然一票难求。业余时间,上海人也会排演越剧《楼台会》、《十八相送》。那时众多的香港片引得上海人疯狂。曾是上海人或曾在上海出名的电影明星夏梦、石慧、龚秋霞、陈思思等更是经常挂在上海人的嘴边上,在难懂的闽北方言包围之中的街巷里,还能时不时地听到上海人“蔷薇蔷薇处处开”的歌声呢……

上海人对吃十分讲究。喜欢的炸猪排也原汁原味地带到了外地。那是特地从上海寄来了黄牌辣酱油,没有现成的面包粉,就将苏打饼干碾碎再拍打在一片片猪排上,炸出来的效果金黄脆香,沾上酸滋滋辣蓬蓬的辣酱油,那味道正像上海人说的“打耳光都不肯放的”!自己还裹正宗的上海菜肉大馄饨;用鸡蛋黄加熟油自制色拉酱,那黄澄澄的土豆色拉,俨然像上海“红房子”西餐馆里端出来的一般。

记得楼下当地福州人看得眼馋,也想做色拉,敲门问母亲:“拉萨是怎样做的?”

“你说的是什么?”

“就是你们上海人经常用土豆、苹果切成小块,上面拌了鸡蛋和油的那个菜。”

母亲恍然大悟:“哦,是色拉,哪里是拉萨啊?”

他们将“色拉”说成了“拉萨”,一时传为笑谈。

上海人在外地,穿戴打扮照样要顾及到上海人的体面。每家每户备有一只“烙铁”(在炉子上烧烫后熨衣服)可是不能少的。我长春的阿姨告诉我:她也是五十年代初去的长春第一汽车厂。那时居住的厨房是几家共用的,煤气也是一个厨房间里统算的。她的东北邻居每每看到上海人将“烙铁”放在煤气上烧,不知道是为了熨烫衣物,以为是烧块铁在白白浪费煤气,心里就窝火。你烧铁,我就拣块砖头放在煤气上烧:气死你上海人!

对于生活,上海人总想翻出些新式花样来。他们尊崇“有条件,要品位生活;没条件,创造条件,还是要生活品位”的宗旨。这就是有见识的上海人作派。不管风吹浪打,哪顾得说三道四,上海人就是要过上海人的生活。可惜,有些东西是骨子里的,你夺不走,也学不来。

于是,上海人的衣食住行屡屡在外地人眼里既显得“另类”、又不失时尚风范。

阔别上海卅载后重新回到了上海。传统的上只角、下只角的差别,历经了数十年,距离拉近了多少呢?

刚跨入新世纪。那时上班在长寿路上的智慧广场,所以就借宿在石泉路的成功大厦里。上海历来是我心中的一个美丽的梦。不曾想周围的一切让我大跌了眼镜。那是大热天。清早五点钟,楼下就有叫倒马桶、刷洗马桶的声响;半夜里,三五成群的人在露天乘凉,或坐板凳或躺草席,摇着扇子大声地说话。

每天上班都要经过这条石泉路。路边的民居开门就是人行道,每家的马桶痰盂都敞着大口斜靠在门边;吐痰擤鼻涕随处可见;蓬头垢面的女人抱只小狗倚着门楣对行人傻望着;脖子上挂着铁链般金子的大男人却一身花睡衣在街上大摇大摆;更有甚者,一条躺椅横贯人行道,上面躺着赤膊的老爷子呼呼大睡,俨然不顾来往行人的不便。

上下班拥挤的公交车上,时常遇到为了一点鸡毛蒜皮而大动肝火的人。这一切,完全颠覆了我儿时对上海的美好印象。

有一次我外出回来见一老奶奶坐在自家门口熨烫衬衫。我朝她身后望进去,饭桌前面一张床,饭桌后面一张床,只留出一个人走路的空间。后门口一部木梯接近90度的角度,直挺挺地伸向阁楼。

我上前搭讪:“老阿奶,介热的天还烫衣裳啊?”

老阿奶回答我:“大儿子在大公司工作,衣裳穿出去总是要挺括体面些的哦。”

家里再寒碜,出外还是要体现上海人的光鲜来。我好奇地问:“这楼上楼下住几口人啊?”

“九口。”

“怎么有这么多人啊?”

老阿奶板着指头算给我听:“大儿子一家三口;小儿子插队落户带回来了老婆孩子三口;大女儿的孩子新疆来上海读书也住在这里;再加上我和老头子,不就是九口了?”

我望着这鸽子笼似的房子,不相信能够住下这么些人:“这房子总共有多少面积啊?”

“不算阁楼24点2平米,算阁楼27点34平米。(阁楼大部顶高在2米2以下,不算面积。)”

诧异于老阿奶能够精明地算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字的同时,我也十分纠结:算阁楼勉强达到每人3平米,不算阁楼每人还不到3平米呢。

这段对话让我有了一种自责,直面了另一群上海人的生活,这里本来就是传统的下只角,要比我刚从外地来的上海人还困难许多。

这就是上海区分出来的上只角与下只角里的生活困境。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

是啊,在过去了的几十年的困难时期,上海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承担了工业化的重任,城市改造无从谈起。由此造成苏州河的臭黄浦江的黑,对上海人的身体与心灵的损伤,无疑是老上海人的一种默默奉献。直至新世纪初,上海尚有60万只马桶,这不是上海人的羞辱,这是上海人的窘迫,从风格上讲,也是上海人的胸怀。因为,这座城市把大量的资金送给了别的城市。

日后,不论清晨的倒马桶、半夜的乘风凉,还是街上的花睡衣、赤膊老爷子,甚至公交车上的叫骂,我都能够一一承受。

但内心仍然有一种声音在提醒我:心目中的上海不应该是这样的;

心目中的上海人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心目中的上海男人更不应该是这样的。

父亲——

时光退回到六十年前

我的父亲可算是货真价实的上海男人,在他身上有着浓郁的“老克勒”味道。黑发锃亮,头势清爽,钻石牌发腊更是长年使用,偶而洒点香水,飘散着淡淡的清新。西装分春夏秋冬四季,颜色款式均有讲究,就连口袋巾的花色也讲究与领带的同中有异,那是为了让西装在协调搭配中又不失掉个性;那一双皮鞋也是分季节的,夏天是决不允许穿黑色或深色皮鞋的,一律浅色或白色皮鞋。配上凡立丁裤子、短袖香烟纱衫,在南京路“当当当”的有轨电车上,一手抓吊环,一手拿着折扇抵住香烟纱衫下摆的口袋,一是显示自身形象的潇洒,二是还可以防小偷,可谓一举两得。

上海“老克勒”并不是单单拿着奢华当品味。而是要让好衣服好皮鞋来规整你的行为,当你使用上了顶级物品,你就会珍惜它,坐姿走势都会讲究起来。有腔调的上海男人,他的品味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怎样使用物品的生活风格;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的“绅士”,只有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属于是哪个档次里的人。今天,有太多的人会将品味赞同于奢华,让苍白的一掷千金般消费来遮掩教养的匮乏。

父亲的外公在1906年参预建造身后的外白渡桥;廿年后,他的外甥(即我的父亲)也参预建造他身后的那幢上海大厦。

出门体面是上海男人的习惯,勤奋和责任更是上海男人的优点。

我的祖父去世时,父亲尚是祖母肚子里四个月的遺腹子,故从小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上海人的英文多数是在社会上学的。父亲的几位识字不多的爷叔姑妈,与外国人打招呼满口都是洋泾浜英文。但父亲学英文却坚持走正轨的路。他在工作之余,坚持读夜校、参加培训班,练就了一口娴熟的英语。在上海自来水公司期间,工作中与英国管理人员相互之间用英语交流与沟通,从没出过大的差错。后来到香港去管理工厂,从上海带去满满一箱子书籍,都是厚厚的英文技术资料。吃饭、坐车都捧着看。在技术与管理上,他最怕被外国人说三道四的看不起。经他负责的项目,不但在技术与管理上运作良好,而且都有创新和改进。受到同仁的尊重。

我站在船上拍摄基隆港:父亲曾老实地向组织交心,说去香港途中遇台风,在基隆港呆了一周。结果,历次运动成了他的一大罪状。

五六十年代。父亲担任厂长,每天提早上班一个小时,6点半钟就到了厂区。将工厂里里外外巡视一遍:没关的路灯一盏盏的关掉;滴水的笼头都给关紧;发现门房间值夜的偷懒睡觉,都会一一叫醒予以批评。真正是爱厂如家。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家庭也是关爱有加。我的曾祖母去世时,父亲刚刚自立。但他自认是长孙,预支了三个月的薪水,将自己祖母的后事料理得象模象样,一口棺材就是楠木做的。

1949年春节刚过,报纸上每天在刊登解放军要过长江、攻打上海的消息。父亲在香港心急如焚,一家老小八口人的性命安危,全部落在父亲的肩头。他不听众人的劝说,也不顾上司的挽留,义无反顾地回到孤岛上海。他进门的第一句话:这下子好了,生生死死一家子就都在一起了。

父亲从香港回沪,与文通兄的合影。

父亲在孩子面前是个好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打扑克不叉麻将,且从不打骂孩子。小姐姐那时读中学,体育课前滚翻后滚翻老不及格。父亲晚上回家就用好几床被褥铺在地板上,教小姐姐在被褥上练习,整整练了三宿才过关。

我们经常说父亲不该从香港回来,回来以后遭遇到了一波接一波的运动,让人难熬。

回到上海的父亲,为了想把家庭抚养得好一点,就与其他朋友一起合资办起了工厂。父亲懂技术会经营,自然生意红火。然而,三反五反开始了,莫名其妙的压力让父亲无法全身心地经营工厂,故将办了只有两年的工厂拱手交给了政府,自己响应号召参加大西北建设。

此后,父亲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却不能换来生活的太平。

“四清”运动屡屡将父亲搞得血压升高数度晕厥。“文革”一开始,就给父亲套上一顶“资本家”的帽子;父亲曾老实地向组织交心,说去香港途中遇台风,在基隆港呆了一周。结果,历次运动成了他的一大罪状。后来上纲上线说他有敌特嫌疑。厂长、校长以及总工程师职务全部不让他干,撵到厂区看大门;看大门只能为卡车进出推拉两扇沉重的铁门,决不允许他接触收发室里的报纸书信。“文革”结束,父亲也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他不计个人得失,只是遗憾一身本事被完全荒废了!

但父亲也十分庆幸:“亏得自己人缘好,几次上台遭批斗个别人要动粗,都是被大多数工人制止的;否则几顿恶打就可能丧命。”继而他严肃起来:“我这个人是要尊严的。如果遭受污辱,也不用他们结束我的生命,我自己就会解决了自己的。”这话听了虽然痛心,但我们都了解父亲为人的尊严。

在日本人统治时期。有一次过四川路桥。父亲不知道那天为何下午一点半要戒严。他走到桥头出示证件,不料日本兵一看证件根本不是戒严时能够通行的,于是用铜板厚的封面朝父亲脸上一阵猛抽,又罚他站在太阳下晒了半个钟头。这种怨气实难忍受,这种屈辱永生不忘。后来父亲寻到了一个机会,酣畅淋漓地渲泄了这股怨气。那是日本人请企业界人士新春联欢。父亲借着酒意,掀翻了桌椅,撕碎了餐巾,又用上海话痛骂了日本人,在场的翻译根本不敢说实话。日本人大为不满,又不知道为了何事?几位好同事见日本人要发作,赶忙将父亲推上汽车送回了家。胆小的父亲自豪地说:“这是我人生中胆子最大的一次。”

可见,上海男人为了尊严也有壮烈反抗的一面。

谁又只会埋怨上海男人是“小男人”而不是“大丈夫”呢?

父亲脱去西装换上中山装参加“革命”,但组织一直对他有着戒备。(这张拍摄于1956年的照片,天安门没有挂画像,城门下还可以摆自行车。)

严尔纯先生——

上海的文化人脉基本分了三个层面:老克勒文化、弄堂文化、棚户区文化。每个层面都有它对应的经济文化诸方面因素。但高文明必须是一个城市的标杆,要创造条件让低文明向高文明看齐。如此,才能提升上海这座城市的整体档次与品味。虽然极左政策让上海人每每夹着尾巴做人,但海派文化的精髓却没有就此泯灭。

我为严尔纯程乃珊伉俪结婚四十周年摄的纪念照。

十几年前,我认识了严尔纯和他的太太著名作家程乃珊。他们俩都出身于好人家,一个是资本家家庭,一个是金融家家庭;又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一个当过物理老师,一个当过英语老师;都说着一口糯软正宗的上海闲话。所以,当徐俊将白先勇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改编成同名沪语话剧时,因演员说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话不地道,特地请了严兄对演员进行上海话辅导,演员们一口纯正的上海话终为此剧增色添彩了。

严兄是家族中的宠儿。因为是三房合一子的缘故,深得祖父的喜爱。在他孩童时期,祖父就早早地将财产转到了他的名下,致使他廿来岁就遭到“文革”的批斗,在批斗中是全上海最为年轻的资本家。

严兄也是我心目中的老克勒。穿着得体、彬彬有礼,吃大菜品咖啡都十分在行。他待人温和、办事也仔细。比如我们外出活动,拍照时一般都是随心所欲,快门开启“啪拉啪拉”一张又一张。事后却少有印成照片交给他人的。而严兄则不然,只要是经过他的手拍的照片,不管一个人还是集体照,他都会分门别类地印好照片写好信封,碰到或转送,总会交到你的手中。我就接受过五、六回。他认为,只要替人家拍了,就要当一桩事体了结好。而这样的一位绅士型上海男人,在家里却是一位居家型保姆,买、汰、烧样样在行。而且对于脏活累活,照样一丝不苟。一般家庭的抽水马桶底部,是任何清洁工具抵达不到的地方,所以往往会有一层黄灰色的积垢。严兄则可以用自己的手伸进马桶底部,将别人嫌脏不愿清除的积垢一扫而空。(这也要归功于“文革”中,他被迫安排打扫好多年的厕所。)

严尔纯先生接物待人彬彬有礼。

严兄可谓是程乃珊生活事业的守护神。尤其是近些年,程乃珊眼疾加重,她出席书展签名也好、外出讲学也罢,看见程乃珊一定是会见到严兄,他们真正是形影不离。我同他们数次去杭州、去苏州、去千岛湖,程乃珊大大咧咧、笑声不断,是众人的开心果;而严兄则中规中矩地站在她的周围。白桦老师每每会问:程乃珊一起去吗?因为他知道,每次活动缺了程乃珊就不热闹了。程乃珊在众人面前欢声笑语,却不知我们的严兄在后面默默无闻地作着奉献。程乃珊时不时地回首:“老严,包里的一副老光眼镜拿给我。”

严兄回答:“好格,等一歇。”

“老严,拿包纸巾拨拉我。”

严兄回答:“好格,等一歇。”

难怪程乃珊在外人面前会说:“阿拉老严最会照顾我了。下辈子寻找对象,还是要老严做老公。”

其实这倒是她说的实话。在自己家里,程乃珊称呼严兄为“爸爸”。这一声“爸爸”,汇聚了多多少少的亲昵和感恩啊!每天下午3点钟,程乃珊、严兄、程母(那时还在世)三人不约而同地放下手头的事情,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聚在小客厅的方桌前喝着下午茶,无非就是喝喝咖啡吃几块点心,或聊聊家常说说心里话,或严兄、程母向程乃珊说说老上海旧闻趣事,提供些创作素材。如此的下午茶,温馨而美好。只要大家在,下午茶是雷打不动的。

程乃珊遗体告别仪式前后,严尔纯先生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

可惜的是,如此优雅开朗的程乃珊却会走得如此的匆忙。

我记得在程乃珊的遗体告别会上,我们的严兄是一身黑色的西装,锃亮的皮鞋;见到每位来宾都上前或握手或拥抱地打招呼,淡淡的忧伤里始终露着一丝微笑。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也是一种文明一种教养,在大庭广众面前不能失态。女儿洁洁在致词中说道:母亲已经走了。在母亲生病的十六个月里,是父亲日日陪伴侍候着母亲。让我们给父亲点掌声好吗?爸爸,您辛苦了!

严兄转过身,面向大家深深地鞠了躬,这才看到他没能抑制住的泪水滚落在眼角边。在乃珊老师的葬礼上,尔纯兄说:乃珊一走,我将面临的是日日夜夜的悲伤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内心的那份绝望寂寞从此与生命同在,只要活一天,它就在一日;但是,为了完成乃珊的未完成的工作、为了不负朋友们的宽慰与关爱,也是为了让乃珊放心安心;我将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是啊,在人生路上,我们不知哪一眼,便是相遇;不知哪一刻,就是离别;从相遇到离别,人生许多许多事情都无法预见;人生路上始终交替着悲欢离合。再恩爱的伴侣,再欢快的人生,最终都将面对的是一个人的世界。

对此,你的解脱、我的放下,严兄看来都已经准备好了都准备好了。

这张照片我也是用心拍摄的:尔纯兄为爱妻擦墓碑

(程乃珊生于1946年,逝于2013年,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蓝屋》、《银行家》、《穷街》等。)

徐俊导演——

如果说我父亲是前一辈的上海男人,那么严兄就是同一辈的上海兄长,而徐俊则是小一辈的上海兄弟。

不论接物待人还是举止谈吐,徐俊都显得规范和斯文。我对徐俊的印象是从一次聚餐开始的,我正低头剥蟹吸肉,叮叮噹噹吃得正酣。突然发觉身边的徐俊怎么寂然无声?回首一看:他也在吃着,但显然吃得小心和仔细,没有声响,没有动静。于是,让我知道了他训练有素的举止和良好的素养。

说起徐俊,他可是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的高足。卅年前是上海滩家喻户晓的明星,上海沪剧院的当家小生。后来去了香港。由于种种的不如意,只身回到了上海。那时30出头的他离开了体制的呵护,办事谋生自然有些窘迫。今后的日子不仅仅满足于能不能在上海立足,更重要的是做人要做得踏踏实实、象象样样,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是上海男人的追求。

徐俊在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工作照。

徐俊决定继续深造。好在他这三年香港美国的两地奔波,英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若像他这样获得过这个奖那个奖的名人,高考可以得到些许加分;只是他属于香港身份,已得不到任何的优惠。经过努力,他还是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四年的本科加上三年的研究生,一共七年时间,导师的教诲,同窗间的切磋,加之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与众多的专业实践,让徐俊获得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毕业后,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导演了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玉卿嫂》(包括舞台版和电影版)等一批有影响的剧目,荣获了梅花大奖。尤其是根据白先勇同名小说改变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更是提升了徐俊的专业素养与知名度。

徐俊主演《野马》,沪剧泰斗丁是娥为他配戏。

2015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徐俊导演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被宣布与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签约,该剧成为中国首部向百老汇输出版权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展现了中国音乐剧的文化自信。根据协议,《犹太人在上海》将从2019年起在纽约驻演2年。徐俊为此花费了自己所有的心血。他总结该剧的成功,走过了五重台阶:第一个台阶,就是这个选材创意之始。得到当年的院长荣广润教授的帮助;第二个台阶,就是这出剧目5年来,得到黄浦区以及3任以色列驻沪总领事的大力支持;第三个台阶,明确这是一部由中国演员和以色列演员合作的国际巨制;第四个台阶,是2015年恰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文化广场成功首演,随后,立刻被敲定为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使得该剧在最短时间内正式面向国际舞台;第五个台阶,该剧开始在京沪两地巡演,随后又在以色列、美国纽约等地登台亮相,宣告其已经立足于世界舞台。这个成功,是徐俊转型后的一次完美收获,更是为中国音乐剧迈向世界的一项重大贡献。

然而,功成名就的徐俊依旧谦虚低调,依旧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徐俊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著名作家白桦八十岁生日邀请徐俊做主持。一般人认为,主持不就是耍耍嘴皮子、说几句开心话吗?何必当真。徐俊却觉得对白老师的作品了解不多,想另外请人主持。但白桦觉得徐俊为人正派,有教养,坚持不让换人。徐俊便埋头阅读了大量的白桦作品,才觉得自己有了点底气。他的主持风格稳重、儒雅,语言简练、准确,获得了一致好评。

有了名气的徐俊,不但低调、谦和,而且正直有爱心。一次我托他寻找两位名人来做讲座。他放下自己的事情陪同一起来。台下的听众认出了他是曾经的沪剧王子,便不肯让他下台,非要唱一曲不可。其实徐俊也有十几年没有开口演唱了,在大家的盛情相邀下唱了一段“春二三月草青青”,获得了满堂彩。临离开,我私下塞点报酬意思一下,不料他说什么都不要。在当下能为你做点啥都得要讨价还价的氛围里,徐俊的的人格让我十分敬佩。一次他组织广场演出,突遇雷暴。徐俊不顾自己淋湿,冲出去将一帮儿童演员一个一个接进大堂,再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护送上巴士;然后又将女演员安置好,一再地询问有谁淋到了雨。徐俊喜欢孩子,他办起了一家具有培养戏剧特色的幼儿园。幼儿园正好与自己的小女儿同步成长。为此,他花费了许多的心血。

徐俊真是个上海好男人、好儿子。

与当晚主持人徐俊在白桦80大寿上的合影。

说了上面这三位,再来说说我自己的认识。回到上海,要重新做起上海人来了。当年50岁的我,怎样学做一个合格的上海男人?仍然需要有榜样的标杆。远的有我已经过世的父亲;近的有严尔纯兄长、还有徐俊兄弟。上海男人骨子里的那种海派文化,是一种有见地、有分寸的都市文化。它是培养一种全方位的感悟能力,撒播在上海人的艺术、生活、事业的磨炼之中;做合格的上海男人,就是要修行、提升这种全方位的感悟能力。

整整卅年我不曾在上海生活。记得第一次回家探亲,祖母就说我:声音有点野脱了(讲话上海腔调少了)。以后几年,家人见我总有变化:不是喝酒像东北人般豪爽了、就是情感显得粗砺了。但我知道,在骨子里上海的味道还是没有变。

要说上海味道的基因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海派文化的“世界文化中国化,中华文化世界化”的精髓了。在上海人眼里,海派文化包括了十里洋场文化、洋房文化、里弄文化、市井文化、滚地龙文化甚至流氓文化……,而这些文化又孕育出了不同群体的上海人。从林林总总的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先进元素,则引领着上海的发展方向与提升上海人的整体素质。少了任何一部分,海派文化都不是完整的,也无法组合成完整的上海人群像。

全球一体化,要求经济一体化,文化也在一体化。让世界文化在与中华文化相接触的时候,在上海能够实现本土化,融合的结果,就是海派文化及其塑造出来的上海人。这就是海派文化的终极价值。

愿上海的上只角能够不断提升原有海派文化的品味;愿上海的下只角也都能成为上只角或超越上只角;愿所有的上海人都能体体面面地生活在海派文化的良好氛围中;愿上海精髓、上海人形象与世界同步。

我庆幸,自己能够属于上海人中的一分子。

婶婶(前排中)已是范姓家族里最年长的长辈了。

(0)

相关推荐

  • 继承父亲郑午昌的衣钵,郑孝同画如其人

    上海市郊嘉定老城"现厂"文化创意园区深处,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明徹山房". 园里,绿沉红浅.鸟应和风,锦鲤潜波涣濯.而竹篱树屏.白墙漏窗,也隔开了不远处博乐路 ...

  • 非遗纪录片《海派百工》

    <海派百工 璀璨非遗>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 本片讲述了非遗传承人"一生择一事"的专注,体现他们作品.技艺背后为" ...

  • 新年和“克勒”们的约会,你来吗?

    已经7岁的"克勒门", 在大家的殷切期盼中, 终于迎来2019年的第一场沙龙啦! 熟悉我们沙龙的读者朋友们一定知道, 因为场地所限, 我们每次只能邀请部分幸运读者来到现场. 许多人 ...

  • 你闻过鼻尖上的上海吗?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捧一杯热饮在手里也成了一种享受,这种时候小克勒的选择往往就是一杯咖啡. 上海人们总爱手捧咖啡,聊聊闲天,从容而讲究地过着日子,好像已经是许多人心中的标准模样. 但你知道吗?这个印象的 ...

  • 魔都掠影

    魔都,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自有他的魔力所在! 上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海纳百川,也因此而诞生了海派文化. 上海的文化,被称之为"海派文化". 所谓的海派文化,是指既有传统的江南文 ...

  • 【魔都絮语】“一站路”到底有多远?看完惊呆了……上海人请回答!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放假和朋友相约出去白相~ "侬还有多久到?" "我还有一 ...

  • 【魔都絮语】怎样步行才能让老年人的身心受益(作者:缪迅)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怎样步行 才能让 老年人的身心受益 缪迅 邻居老潘退休后一改过去不喜欢走路的习惯,迈开了腿,加入了"暴走族& ...

  • 【魔都絮语】上海独有的风景万千

    如果要形容你眼中的上海 你会想到哪些词? 是漫漫百年延续至今的繁华? 是兼容中西格调,自成一派的优雅从容? 还是每一天为梦想而前行的奋斗 在这片6340.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千千万万的人来来往往 而作 ...

  • 【魔都絮语】读懂“老上海”的36个符号

    【魔都絮语】读懂“老上海”的36个符号

  • 【魔都絮语】忆说在上海消失的123样东西,当心看哭侬!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在高楼大厦崛起.火车地铁铺陈遍地的时候,有些东西却永远的消失了 ...

  • 【魔都絮语】上海到底是谁的上海?

    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上海. 每天也有很多人离开上海. 这里面有上海的原住民,有来沪多年已经安家立业的新上海人,也有怀揣梦想未定归处的年轻人. 当我们说起"上海人"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说 ...

  • 【魔都絮语】这些理由告诉你,上海女人凭什么不作?!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常听人说 上海女人很难搞! 上海女人太作了! 所以她们到底在作什么? 她们凭什么作到全 ...

  • 【魔都絮语】丝袜,是大上海女人的身份和尊严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其实,最早的丝袜是男士专用品. 在16世纪的欧洲宫廷以及上流社会,男人对丝袜的热爱已经 ...

  • 距上海只有三十公里,被称为魔都发展的缩影,很多上海人都没去过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其实是距离隔开了平常的视野,让你有缘探寻新事物,才产生了美.新场,守着魔都,千百年前却是一处海滩,当蓝色的大海退去后,一座因盐而生.因盐而兴起的江南古镇出现了! "沉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