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榷(第五辑)
文榷(第五辑)
在《文榷》第五辑中,我特别推出一篇文章,这就是张梦鑫同学的《X等于爱》。原因是这篇文章不仅有着精妙的艺术构思,而且蕴含着深厚、复杂的文化思维,如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努力与付出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这些深刻、厚重的命题,作者给出了自己严肃的思考和艺术的呈现。这种呈现要比直白的议论与抒情更容易让人接受,在于文章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里面既有作者的位置,也有读者的位置,作者与读者在这个艺术世界里实现了平等的对话。这样,更重要的作用是凸显了读者,在阅读中,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完成了个人独特的审美体验。
X等于爱
文/张梦鑫
X的结果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吗?X的结果究竟是什么?
去年那个不太寒冷的整个冬季,对我来说,险些成为埋葬我原本富有温情内心的万丈坚冰,本应数学成绩还不错的我,却迷失在了一道道险恶的对X求解的丛林中。除了数字,我头脑中空无一物,我就像身处莫须有的黑洞之中,其他一切变量已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时间、空间、游戏、乐趣、微笑甚至爱。
不,不。妈妈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难道爱也会没有存在的意义吗?可若是存在,我为什么感受不到爱的温暖和力量。不能让妈妈发现,她会不屑的看着我,嘲笑我,绝不能让她发现。于是,我还在苦苦思索X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不管天又暗了,天又黑了。
无声的冬夜,窗外飞雪飘落,如灼花,似仙子,似乎在迎接新春的到来。如果不是这个时候,它们肯定美极了。可如今,在我眼中,它们都显得黯淡无光。我静静地凝视着已被红叉占据了半壁江山的数学试卷与那泛着冷笑的成绩,愈加心烦意乱。我不甘心,我不服输,我要全力以赴,我动了动坐直很久身体,看到原本冒着热气的水没有了气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由自主的大声吼出,之后我自己也瞬间吓了一惊。
“鑫鑫,发生什么事了?”妈妈一如既往不紧不慢的声音传来。
一句话打破了这本该良久的沉默,这时,妈妈悄悄推门进来了。还在迷离中的我草草地用纸盖住了试卷,心里慌张、担心、害羞,总之一团糟。妈妈敏锐的眼神告诉我她肯定察觉到了。
“我瞅瞅你卷子又没啥,我又不批评你。”妈妈笑呵呵地打趣道。
犹豫了两秒钟,当看到妈妈温暖的笑容和疲惫的面庞时,我控制住了自己心中骄傲的魔,乖乖交出了这千疮百孔、惨不忍睹的试卷。准备接受老妈“先礼后兵”式如那成绩一般冰冷的抱怨和奚落,这是她惯常的反应。但我又能如何,她是我的母亲大人。见到这卷子的一刹那,老妈眉头紧锁了一下便不到一秒钟就舒展开来。随即便嘲笑起我来
“你这回不冲我得瑟你考的多好了吧,终于让我抓到你考砸了!”如约而至,妈妈笑着嘲笑起我来。
我也随声附和地羞涩地笑了笑。老妈走到我跟前,随手抄起一支笔,附身便在错题上写起了正确答案与正确的解法,一道道题目与数学公式如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合在一起,谱出一曲华美的乐章,没有多么撼天动地,但足够叩击心灵。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已经深夜,老妈的眼神却又为我坚定了起来,但不足以掩饰工作的劳累。
这时,我仔细观察着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她眼角的皱纹竟多了起来,发梢间也有了几缕青丝若隐若现,岁月的刻痕已斑斑点点地显露出来。窗外的雪花依旧飘着,巳时已过,老妈终于为我讲完最后一个题。看着母亲眼角的皱纹和发梢间的白发,我终于明白此时此刻答案已并不重要,或者说我已不再关心,因为千千万万题目的千千万万种解法,结果都是X等于爱。我也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我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和力量,我为自己之前对妈妈的想法儿惭愧。
窗内,沙沙走动的笔尖,滴答转动的时钟,窗外,无声飘动的雪花都流露出了老妈对我那浓得化不开的爱。我很幸运,在冬的最后关头没有被心头的坚冰埋葬。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凭生。这亦或是找到真理后的喜悦,又亦或是发自肺腑的感叹。不论将来走到哪里,总会有一个解是X等于爱。
离开妈妈的爱,我永远都不是竭尽全力的那个孩子。
【注】作者系河北衡水中学854班学生。
【江一点评】
感谢梦鑫同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篇具有综合审美价值的善文,让我们从一个全新或者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生活与心灵。文章的主题是“亲情”,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话题,因普通我们便觉得写得深刻是一种困难,写得新颖是一种奢望。然而,这篇《X等于爱》则用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并非如此的困难和奢望。其本质在于,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教义。比如每一个生活在生活中的人,包括孩子,都不缺乏生活,缺乏的只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再现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的获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但总比没有生活要好办的多。比如,生活中亲子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多数时候也是存在误解的,虽然事情在文章中,但更为根本的是它更在生活中,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比如,文章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因为它是思想和情感,同时文章也是具体的存在,因为它由一个个的文字组成,因此,对文章进行修改可以是一件抽象和具体相互纠缠的事情,这应该很有趣。比如,文章的语言很值得学习,简简单单几句话,形象和思想立刻显现。最后,文章隐含一个十分重大的主题,即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如文章中提到的爱就是人文,文中的题目就是科学,从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何其深刻与厚重。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