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招“成年人”的奈飞,如何激发员工创造力?
你同意下面这些做法吗?
“末位淘汰制是我们最为排斥的规定。”
“只是做得称职的员工也得拿钱走人,我们要为这些岗位招聘明星员工。”
“按市场最高价支付工资,不要搞绩效奖金。”
“我从不关注员工的工作时长,考核员工也不是看他是否在努力工作。”
“永远保持坦诚。身为领导者,不能让你的下属对你的决策感到不解和诧异。”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同意这些做法。但这些原则却是网飞公司大力提倡的。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理解网飞公司这些选择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应对智能商业时代的组织挑战有很大的启发,这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创立于1998年的网飞,如今市值超2000亿美金,和迪士尼公司并驾齐驱。这样惊人的成功源于公司独特的文化。
网飞在融合硅谷的科技创新和好莱坞的创意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组织理念和文化。虽然网飞的文化早就很出名,但争议也很大。
《不拘一格》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这本网飞创始人和管理学教授合著的书,非常系统地讲清楚了网飞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我认为,由于未来组织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网飞看似异类的理念很可能就是未来组织的主流。网飞就是未来组织的样本。因而,理解网飞文化的底层逻辑对于打造未来组织有重要借鉴的意义。
网飞文化的核心是“人才重于流程,创新高于效率,自由多于管控”。
必须理解,这样的文化建立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上:创造力需要自由,但自由又不能被滥用。所以网飞只招“成年人”,即那些理解自由意味着更大责任的人。
网飞文化落地有三个抓手:提高人才密度,引入坦诚文化,取消各种管控。书中的九章严谨地阐述了这三者是怎么互相促进,并通过三个阶段,螺旋式提升的。
“一旦你提高了人才密度,就可以放心地提出坦诚的问题;然后,你才可以逐步取消管控员工的种种规则”。放在这样一个完整而自洽的体系内,才能理解开篇那几个网飞看似反常的原则。
正因为网飞所有方法都是非常自洽,环环相扣的,读者必须深入理解这些想法背后的理念和价值观。不能只是学习其中某几个你看起来觉得很棒的做法,不然很有可能南辕北辙。
例如,“如今,完整的差旅和开支政策只有短短的六个字:网飞利益至上。”这样只提供简单原则的方式,看起来容易,但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实际上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时间的交流,更好的表率,以及类似“情景设定”这样的管理创新。
再比如,“实行分散决策的模式已经成为我们企业文化的基础。”但是,前提是公司有高人才密度和高透明度。不然很可能适得其反。
这本书写得非常精要,很多段落都值得反复咀嚼,深思。
例如,“构建一个高效且具有创造力的工作环境,离不开出色的员工。他们都具有超凡的创新能力,能够完成繁重的任务,并能很好地相互协作。”
“尽管自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员工的滥用,但代价比员工受到种种束缚要低得多。如果总是依靠层层审批来加以控制,不仅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还会失去低规则环境所带来的速度和灵活性。”
“你把那些通常只有高管才知道的信息之间分享给底层员工,他们就可以自己做判断,完成更多的工作。由于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寻求信息和获得批准,他们的工作效率会更高。没有上级的指示,他们自己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对于我们的员工来说,透明度代表我们相信员工能够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又会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并不是像我先前所想的那样背道而驰,相反,自由是通向责任的一条途径。”
“当老板放弃‘决策审批者’这一身份时,公司业务发展会更加迅速,员工创新能力也会增强。”
网飞的做法和“自组织”的理念是相通的。
我认为,随着机器智能对于人的常规脑力劳动的逐步取代,人的价值将越来越建立在创造力的基础上,未来就是创造力的时代。而创造力是很难在各种繁文缛节,严格管控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怎么办?我们显然需要面向未来的组织创新。这几年,我虽然陆续提出了赋能、协同、共创等新的理念,但一直没有碰到一个比较成熟的新组织的案例。网飞的实践证明,基于自由和责任的新型组织更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想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必须能够创造出属于未来的新型组织。十年后,我们将听到属于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