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不怕”,后半生“不悔”
--
人生就像一辆手推车,满载着货物,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前半生在爬坡,一步一步负重上山。不停步,才可以到达。后半生像下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顶得住,才可以走的稳健。一、前半生,不怕正如鲁迅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就像一条路,我们的前半生,都是在寻找出路,我们不断的试探,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年轻拥有大把的时光,所以显得非常珍贵,就是因为有梦想、有闯劲儿,敢于尝试错误,也敢于重新开始。祖冲之的前半生,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是他前半生的贡献。李时珍的前半生,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从此,李时珍丢下书本,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终于将《本草纲目》完成著作。曾国藩的前半生,从中秀才,中举,中进士,到入翰林,十年七迁,从七品小京官,升到二品大员,担任过内阁学士,兵部,刑部等部侍郎。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曾国藩奉旨回老家湘乡搞团练,他训练出了素质过硬的湘军,以对抗太平军。然而就在曾国藩屡建奇功、声名鼎盛之时,他却选择了遣散湘军、功成身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每个将领的最高荣耀,然而,曾国藩选择了寂静藏锋,功成身退,这便是他的智慧之道。
二、后半生,不悔把人生一分为二,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自己心里应该是清清楚楚的。正如屈原所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还是不后悔。人的后半生,便进入了不惑之年,对自己的一生有了清醒的认识,此时的自己最不迷茫。无论做什么,都是从自己的实际条件考虑的,这样做事,从来没有后悔的。人的悲欢离合,与得失密切相连,得到高兴,得不到便伤心。其实幸福的标准并非在得失之间悔恨,人的后半生要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坦然。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不小心一只脚被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门外。火车启动了。他没有犹豫,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一些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甘地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甘地的这一举动,让身边的乘客对他尊敬有加。后来,他也成为了印度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人。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如果丢掉一只鞋子以后,便会产生一种后悔情绪,认为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不应该出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如看得开一点,像甘地一样从不如意中找到一种达观心态。《论语》上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无愧于心便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著名文化学者于丹也说:“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人这一生,就像一条船,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都要勇敢面对,不计较于眼前的得失,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轻轻松松走好每段路。
来源·崇道文化编辑:雅荷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