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镇江遭遇的特大暴雨……

1885年7月24日的《申报》,记载了一则“京口大雨”的消息,这是晚清时镇江镇江遭遇一场夏季特大暴雨的特别记载:

 

京口自上月以来,晴少雨多,至二十六日(即7月8日)夜间,东风乱吼,大雨倾盆,翌日雨更大,一昼夜间,乡村被决之圩,城市被坍之屋,实觉更难数举。西门外镇屏山,营垒砖土筑成,颇形巩固,只因雨多泥湿,坍倒一方;美领事公廨,……致被撞坏后门。

 

镇屏山位于大西路和人民街附近,迎江路东,海拔仅22米,目前仅剩一小山丘。

1861年英国在镇江建立领事馆,设租界。镇屏山北侧山下成为英租界范围,在现今西津音乐厅(原航运小学)地址设立怡和洋行,从事五金、路矿器材、木材和日用消费品等进出口贸易。镇屏山下的潮音洞一度成为怡和洋行的物资驳载和堆栈仓库。

所以,镇屏山旁有过镇屏山下及镇屏街这两个地名,这处地方很有名气,建造得也很坚固,竟然被大暴雨冲塌一块,可见这暴雨下得有多强烈。

除了镇屏山坍方,连日的暴雨,还造成泥石撞坏了美领事办公所的后门,想来这场大雨,也算是特大暴雨了。

在晚清民国的报纸杂志中,记载了镇江遭遇的几场特大暴雨,这些恶劣的极端天气,让当时镇江的老百姓吃了大苦。

01

1893年9月,镇江四牌楼附近一处叫高桥北的地方,秋老虎刚过,一户冯姓人家,妈妈刚带着几个子女刚睡下。突然一阵疾风骤雨袭来,特大暴雨倾斜如注,竟然把她们家房子冲倒塌了。

《益闻录》上这么记载:镇江城内高桥北地冯姓家母及子女五人,勤俭操持,得以温饱。七月二十七(9月7日)夜,鼍鼓三敲,合家安睡,所谓黑甜乡里,了无知觉也。不意是时风雨横施,墙倒屋催,榱桷柱栋,悉行塌下。母子女五人,直如戴覆盆,莫知存亡。邻右人等于梦寐中闻巨声砉然,互相嗟讶,起而往视,瓦砾一场,堆积如阜,登时喊动各邻,助为翻掘,则五尸存焉,无一毫生气。诚意想不到者。

 

一场大暴雨,造成一家五口丧命,真是令人伤心惨目。

隔了不久的10月4日,《益闻录》跟踪报道,刊载了一则续闻:前报高桥北墙倒压毙五人一事,兹悉冯姓一子,原在城外大闸口习学钱业,此次无端压死,店主怜其贫,代募各铺户,解囊相助,得洋二十余元。此事沸扬,道署黄观察及府尊谭太守,邑尊王大令备闻其实,恻然悯之,慨捐鹤俸,俾即收殓云。

 

原来这户人家是租的住房,发生这一幕惨剧,社会四方动了恻隐之心,镇江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大爱之城,八面援手,让这件事得到了较好的善后处理。

镇江夏季暴雨多,史志记载的大暴雨、特大暴雨近一百多年来有两百多次,且威力大,常有人员伤亡。

1910年镇江就因一场特大暴雨引发了水灾,城里损失惨重。而比较1931年那场百年罕见的洪灾,那种自然灾害的力量真是让人闻之震惊。

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于1932年编制的《扬子江淮河流域水灾地图》

02

《镇江市志》记载:1931年7月,连日暴雨,8月,发生特大洪水。

暴雨是怎样的状况,当年《申报》先后多次报道,让我们能对当时的大暴雨有大致的了解。

这一年4月起,天气就开始雨水滴答个没完的样子。到了7月,骤降暴雨。

7月7日报载:江潮徒涨成灾。“今年淮水早涨,运河下游水量,早与岸齐,连日天气暴涨,如同盛暑,前昨两日,大雨如注,而阴历十九,潮汛极大。”

7月24日,“昨晚至今,大雨如注。”

7月26日,“连日大雨。”

连下了几天的大暴雨,雨水量空前,导致到了8月10日,“运河水涨,码头水深一丈九尺三寸”,8月16日,“临江街巷一片汪洋,小码头、火车站、金山河口及大观楼一带,早成泽国。”

镇江城里面情况是什么样子?

“镇江城内外,如薛家巷、宝塔巷、水陆寺巷等,均已深及胫,而小街、山巷之深,黄山泥浆冲塞马路,阴沟不通,小孟湖一带居民,因新西门马路地沟不通,山水无处排泄,水已升堂入室。”

“江潮上溢,街市已成河。”

“各街巷无不积水没胫,一片汪洋。

“……水势之大,为百年所未见。”

1931年,京杭大运河航拍图,村庄大多被淹。

03

暴雨连日,山洪爆发,江水徒涨,江潮倒灌,水灾给人民突降灾难:

市民生命受到了威胁,“京畿岭后山塌方,压死2人伤2人。”

文物受损坏,“焦山观音崖下,浮出掩饰,象山石壁打毁驳岸。”

当时中山桥的工程被迫停了,大闸口填河工程也因为水淹而停。

交通受阻,所有淮河小轮一律停航,只有镇扬汽车勉强开行,但途中有数段已被水淹了,路边水田,已成一片汪洋,如果不是旁边有树木夹道,车子都可能开到水沟里。

7月下旬,镇扬汽车停了,京沪铁路镇江车站宝盖山山洞两口泥塌塞洞口,龙潭车站到栖霞间铁轨被水淹没冲断,然后一律停开,京杭及句镇公路损失也不少。

“长途电话不通,全省荒象已成。”

沿江农村更是一片凄凉,城郊的桃源、鹤林至焦东、永固各乡灾情严重,水深几乎一丈,浅的也有两尺以上,冲毁的房屋40多处。

当时镇江县有七个区,被淹农田多的有10万亩以上,少的也有1万多亩,房屋被淹3000余间,灾民多则4万多人,少则7000多人。第五区(大港、大路一带)竟死了30人。

临近的句容县各圩坝相继溃堤,下蜀等地水深三四尺,受灾面积20多万亩。

丹阳香草河东堤溃决,淹没80余村,受灾面积达30万亩。

面对镇江及全省灾情,江南江北圩堤决口,房屋毁坏,灾民百万,仅里下河一带就淹死两千五百多人,9月,时任省水利局局长的茅以升勇于承担责任,向省府递交了辞呈,并自请惩处。

灾情最严重的时候,圌山一带灾民和逃难过来的江北灾民,因无处觅食,只得在圌山附近挖掘观音土充饥。

当时的民国政府怎么应对这样严重的灾情的呢?

当时的民国政府拖拖拉拉到12月,才在省政府说对于水灾善后尚未有具体办法,殊失人民殷殷之望……

这场巨大的灾情,直接导致镇江众多钱庄放在苏北的款,大部分无法收回,“银码头”从此一蹶不振。

1931年,京杭大运河的大堤上,挤满了逃难的灾民。

从昨天到今天,郑州千年一遇的大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但中国早已不是80多年前的积弱的中国,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连夜调派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1800名指战员、250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11套远程供水系统、1.85万余件(套)抗洪抢险救援装备,

紧急驰援河南防汛抢险救灾!!!

增援力量已陆续抵达!风雨同舟,我们一起扛!

最后,希望河南人民早日摆脱洪灾,恢复正常生活。

河南加油!

镇江的学校

老镇江

镇江名人故事

镇江味道

镇江诗歌的故事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