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说我听:人生修养的6个境界
我们为你准备了语音版本
孟子认为人生修养有六个境界,这是孟子思想中最为重要、最具特色之处。
他在《孟子·尽心下》提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1、可欲之谓善
可以让我欲求的,就是善。将“善”排在首位,是因为人性向善,喜欢善的言论和行为,本来就是人很自然的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有诸己之谓信
信”为“真”,只有在自己身上实践了“善”,才是真正的人。因为人性向善,所以当看到别人行善时,我的心里自然觉得很喜欢,这是对善的肯定;当我真的实践了善行,成为一个善人,才可算是真正的人。
3、充实之谓美
充实”是指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我都能行善。此处的“美”即人格的完美表现。
4、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人格表现完美,并且发出了光辉,即人格的光芒能照亮每一个阴暗的角落,所到之处没有任何黑暗和阴影,这样的人可称为真正的“大人”。
5、大而化之之谓圣
大”仅有光辉,“化”则代表有“化民成俗”的力量。人生修养抵达圣人的境界,不仅人格完美而展现光辉,还会表现出力量。可以让贪婪的人变得廉洁,儒弱的人立定行善的志向。从而感化百姓,使之振作,形成良好的风俗。
6、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神”代表神妙的境界,不是神仙。“神”的境界比“圣”还高,而且“不可知之”,说明人的生命是个奥秘,人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认为自己只能做一个普通读书人、普通上班族,或者最多只能做一个君子。
佛教里用“不可思议境界”形容最高的境界,孟子则说“圣而不可知之”,表明不能用任何言语和概念描写那种神妙的境界。人生抵达此境界将与万物合而为一,与天地相融无间。可见,儒家绝不是只关注现实生活。教书、做官、造福百姓,只是儒家横的侧面;“善、信、美、大、圣、神”的人生六境,展现了儒家纵的侧面。
作为“天地之心,五行之秀,万物之灵”的人,每个人都是宇宙神妙的产物,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只要真诚地将此心存养存扩,生命就会抵达与整个人类合而为一的神妙境界。
这正是孟子思想中最令人赞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