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是怎样从日不落帝国,散落成一地碎片的
大英帝国是怎样从日不落帝国,散落成一地碎片的
大家都知道二战以后,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解体,但具体的解体过程大家可能知道得不太清楚。大英帝国怎样结束对印度的统治?大家可能多半不知道甘地和尼赫鲁相当爱戴英国,网络谣言说英国蓄意制造印巴分裂导致死人无数也不值一驳,因为英国为了战略利益一直想敦促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联合建国。
1947年,对帝国深厚的怀旧之情也遭受了打击。英国国王失去了“皇帝”头衔。
战前许久,印度这一帝国皇冠上的明珠便开始迈向独立。甘地睿智地意识到,与武装斗争相比,非暴力运动能够令英国统治难以为继,从而更有助于将其逐出印度。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策略收获了极佳的效果。尽管丘吉尔等人试图搅黄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达成的所有协议,但伦敦当局还是被拖上了谈判桌。
战争延缓了印度独立的脚步,但表明了一点:如果英国足够明智,选择体面地离开,那么印度次大陆人民将表现出充分的善意。
“二战”期间,共有200万印度人站在英国一方战斗,或是直接加入英军。在北非抗击意大利人以及在伊拉克击败亲德政权的战斗中,他们的贡献尤为突出。甘地本人对英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伦敦遭受德军空袭令他十分难过。当时身陷囹圄的尼赫鲁(JawaharlalNehru)也随身携带着一张母校哈罗公学的照片。
二战中,英军的印度军团
然而,英国不断拖延和弱化赋予印度更多自主权的计划,令许多印度人感到懊恼。未被关进监狱的领导人在战争时期组织了一场大规模抗议,在抗议中,警察局被焚,英国居民遭到殴打,电报线路被切断,还有一条铁路被炸毁。
一时间,英国对印度的掌控已是命悬一线。不过,英国报纸并未报道真实情况。与之相比,苏巴斯·钱德拉·博斯(SubhasChandraBose)建立的印度国民军也许不那么危险,但更加令人惊叹。
日本为这支反英军队提供了支持与武装。日军安排印度人看守英国战俘,这样的羞辱是为了宣传日本的说辞,即这本质上是一场亚洲人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战争。日本战败后,当亲日印度人返乡时,英方希望将其当作叛国者处决,但甘地的国大党却将其视为英雄。
艾德礼政府一上台,立刻就撤离印度展开了会谈。自从工党成立以来,反帝国主义便一直是该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不过,此时支持印度独立同样是出于别的动机——首先是对印度在大英帝国最危难之际伸出援手表示感激,其次是害怕一再拖延会导致大规模乃至无法控制的抗议。
艾德礼希望印度独立后保持统一,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国家,通过贸易与军事协定同英国保持联系。他尤其相信,在苏联正着眼于南方、中国正被革命洪流席卷的背景下,这样的印度将成为欧美世界在亚洲的一大堡垒。
艾德礼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但并非全部。克里普斯率领工党代表团于战后首度访问了印度,但就终结英国对印统治展开谈判的并非社会主义政客。
开启这项任务的是布尔战争和“一战”老兵、陆军元帅韦弗尔(Archibald Wavell)。在北非沙漠里成功地抗击意大利人和不那么成功地抗击隆美尔(Erwin Rommel)之前,他曾在沙皇俄国军队里服役。在日军取得最具决定性的进展之前,韦弗尔被任命为驻印军队总司令;随后他接手了印度总督一职,并释放了在押的国大党领袖。
然而,这位热爱诗歌、略感悲观的战士未能调和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宗派主义暴徒开始互相攻击,成为即将肆虐于印度次大陆的群体暴力的预兆。
1946年年初,印度皇家海军发动了一次大型哗变,驻守在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等地的船只有四分之一都升起了国大党旗帜。哗变遭到了镇压,数百人遇难,但骚乱已扩散至印度皇家空军及警察等部门。英国的统治终于动摇了。
韦弗尔的最后计划是不达成任何政治协定便撤离印度,将白种人全部撤出,将权力转交给地方政府。但伦敦认为这一计划很可能引发内战,很不光彩。
艾德礼将处理印度事务的任务转交给了蒙巴顿伯爵(LouisMountbatten),他在担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总司令期间收复了缅甸。
这一任命十分精明。蒙巴顿是王室成员,他那身为海军军官的外甥、希腊王子菲利普即将与年轻的公主伊丽莎白成婚。因此,他不会受到英国国内帝国主义者的抨击。
风度翩翩、自命不凡的蒙巴顿也如艾德礼一样,决心迅速与穆斯林及印度教领袖,也就是穆斯林联盟的真纳(MohammedAliJinnah)和国大党的尼赫鲁达成协议。英国人向来不喜欢真纳这位难以打交道的人物,而且此时他的生命已所剩不多。但尼赫鲁却是一名很好的谈判伙伴,他与蒙巴顿的妻子埃德温娜(EdwinaMountbatten)之间的亲密关系尽人皆知。
此时,印度次大陆的分治已不可避免:穆斯林不会接受印度教徒的统治,但在印度的多数地方,占据数量优势的都是印度教徒或锡克教徒。于是,英属印度被划分成了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这是一个新造的词语,融合了旁遮普、阿富汗尼亚、克什米尔、信德和俾路支等五大省份的名字),以及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分界线由英国律师拉德克利夫(CyrilRadcliffe)划定,直到权力移交之时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蒙巴顿没能阻止印巴分裂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蒙巴顿宣布印度将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这比计划的时间早了10个月。
丘吉尔大为震惊,他的前外交大臣、好友艾登不得不令他远离下议院的会议厅。收听完议会声明后,伊诺克·鲍威尔(EnochPowell)深受打击,在游荡了整整一夜之后双手抱头,蹲坐在家门口。毫无疑问,还有数百万英国人同样感到自己熟知的那个世界正在土崩瓦解。
英国如此迅速地撤离,也许是政治形势所迫,但造成的后果却极其严重。据统计,在穆斯林与印度教徒跨越国境的逃亡过程中,共有100万人死去,其中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在旁遮普省,锡克教徒起身反抗穆斯林,穆斯林则将印度教徒驱逐出境。就如同90年代崩溃之后的南斯拉夫一样,人们发现,昔日的中央权威只不过暂时冻结了由来已久的宗教与种族敌意;危机时刻,这些敌意便死灰复燃。
约5.5万名英国平民回到了国内,英属印度军队仓促地分裂成了两支。蒙巴顿希望印巴两国继续结成紧密的军事联盟,甚至指定卡拉奇为英国向苏联发动核袭击的基地。但是,印巴两国无法达成军事协议。最终,孟加拉国宣布独立,巴基斯坦也分裂并深陷于频繁的政变与独裁统治之中。如今,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用核武器针锋相对,并在克什米尔边境处布下重兵。
印巴分治局势
人们常常以为,与撕裂了战后法国的阿尔及利亚战争或是令人绝望的越南战争相比,英国的去殖民化过程相当顺利。但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过自鸣得意。
印度的死亡人数如此惊人,战后英国的虚弱状态或许决定了,它无法维持一个独立且统一的印度,但真纳的穆斯林联盟和尼赫鲁的国大党在战前便已接近于达成一项成熟的协议了。
如果不是丘吉尔等人在30年代一心阻挠印度独立,支持印度境内各个半独立的土邦,那么随后的残杀或许是可以避免的。果真如此,“二战”的经过都会变得截然不同。
如今,同样说着英语、正在崛起为民主制超级大国的印度,被人们视为大英帝国昔日领地中较为成功的典范。印度的独立令许多人遭受创伤,也令更多人感到宽慰。
对于解散大英帝国的非洲部分,工党大臣们就没这么热心了。官员们在发给艾德礼政府的报告中表示,这些殖民地也许要花上好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做好独立的准备。工党副党魁莫里森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表示,给予非洲殖民地自由,就如同“给予10岁的孩子一把大门钥匙、一个银行账户和一把猎枪”。
艾德礼本人曾考虑仿效英属印度军队,建立一支英属非洲军队,以便将英国的兵力投射到全世界。殖民地部将非洲视作英国新国际地位的核心之所在,英国可以从非洲汲取经济与军事力量。
在50年代初,殖民地部本身也在扩张,甚至希望能搬入议会广场对面面积更大的新总部(丘吉尔曾向该部许下了这一诺言)。人们已经制定了通过在坦噶尼喀种花生为英国提供廉价食物油的宏大计划,不过这一计划很快便令人难堪地以失败告终。
一时间,似乎英属印度将被以碎片化的形式,移植到非洲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