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郭子光治疗泌尿系结石经验泌尿系结...

国医大师郭子光治疗泌尿系结石经验

泌尿系结石,中医谓之“石淋”。不过,若按传统中医有关“石淋”的论述,必须于病人尿中发现砂石,才能作出“石淋”或“砂淋”的诊断。

由于砂石通过输尿管和膀胱时,对其黏膜所产生的刺激和损伤,常引起受损部位出现充血、水肿、炎症、出血等病理变化。这些病变在临床上一般都表现为“湿热下注”病候,故历来认定结石的成因,皆为湿热蕴结,煎熬津液所致。用方不外八正散、石韦散、五淋散等,咸从清热利湿论治,确有一定疗效。

随着西医学检测方法的引入,近年来已将无症状性结石和无砂石排出之结石,归在“石淋”病中辨治,对其病因病机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认识到结石滞久不动,或引起梗阻、积水等,乃系气滞血瘀所致,于是治疗上极力主张活血化瘀一法,且有总攻疗法、综合疗法、溶石疗法等应用与探索。这些新的认识与治法,不仅克服了传统中医对无症状和无砂石排出之结石病“无证可辨”和辨证上的盲目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弥补了清热利湿法对较大或滞留时间较久的结石,以及结石性梗阻、积水疗效欠佳的缺陷,把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提高了一步。

这些年来,郭老在临床上也经治了不少泌尿系结石病人,并运用“脏为阴、腑为阳”学说治疗泌尿系结石,探索中颇多发挥。其主要经验是:

尿路结石当分阴阳。结石在肾者为在脏,属阴;结石在输尿管或膀胱者为在腑,属阳。属阴者当温肾阳为主,属阳者当利湿热为主。

对于结石而有腑气结滞者,主张先通大便,方用大承气汤。

对于结石不动者,主张行气化瘀。行气用郁金、枳壳、台乌、青皮、莪术之类,活血用桃仁、牛膝、王不留行之类。
【结石部位分阴阳】
泌尿系结石大多原发于肾和膀胱,肾中结石下移于输尿管则成为输尿管结石。一般直径在0.4cm以下的光滑圆形结石,常易自动排出,肉眼可见,因其移动时擦伤肾盂和输尿管的黏膜,引起出血、感染,发生小便滴沥涩痛等症状,中医就称之为“石淋”。若结石大于0.6cm,或呈方形、多角形表面粗糙者,很少能自动排出,也就很少出现尿中有砂石、小便滴沥涩痛等“石淋”特征症状,尤其是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更是如此。

此类结石之存在通常是经X线摄片或B超检查确定,其性质与传统中医“石淋”无异,但按传统中医“石淋”辨治则无据。

经过反复思考,郭老以“脏为阴,腑为阳”的学说为指导,认为结石之在肾者,属阴,为肾中阳虚,阴寒凝聚,冰结而成;结石之在输尿管、膀胱者,为在腑属阳,由热灼津液,煎熬而成,因湿多下流,常与热结,故此热多为湿热。

肾中阳气,化气行水,表现为“蒸”、“渗”二用,清气非蒸不能升,浊阴非渗不能降。若肾中阳虚,不能行使其“蒸”、“渗”之功能,则清浊不分,凝聚成石。结石已成,阻碍气机,损伤脉络,于是有绞痛、尿血、积水等标证出现。

而治疗之法,重在治本,治本即是治肾,治肾重在温阳。肾中阳旺,阴寒自消,蒸渗有权,则结石或碎解,或溶化,或下降,确是治疗之又一途径。如肾结石又兼湿热者,则温阳与清利兼施,或先清利后温阳,当权衡缓急施宜。至于输尿管、膀胱结石,本六腑以通为用,“实者泻之”的原则,概从清热利湿通淋论治,如排石条件有利,多能取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