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写一本书出名,三年净赚4000万!!!

对于人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从古至今皆如此。

唐代诗人孟郊曾屡试不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仍不放弃读书,终于在他四十六岁那年考中进士,这才有了后来人们口中的“诗囚”。

虽说多读书未必能让人富有,但富有的人一定读过很多书——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如此。

他因读书而写书,一本书让他圈粉千万,他仅用三年就挣到了在我们眼里天文数字一样的钱,他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即:石悦)。

石悦先生

01

石悦是真名,当年明月是后来的网名。一九七九年,石悦出生于湖北宜昌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幼年时和其他小朋友并无两样,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在上学以后却养成了一个爱好——读书。

大约是他五六岁那年,和父亲一起逛书城的时候,他在书架的过道中走着走着突然停住了,当时正停在一部很厚的书籍前面。他望了望书,又望了望父亲,之后又望向了书。“悦,你要这个吗?”父亲问他。他用渴望的眼神望着父亲:“嗯。”父亲笑了笑:“这书你现在可看不懂哦。”

什么书?《上下五千年》,当时价格是五块六。问题是,那时父亲每月工资只有不到三十块钱,倘若买书就要从中抽出五分之一,这对于本来生活就拮据的家庭,绝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况且当时他还很小,即便买回去也读不懂。

大人想买一件东西会权衡利弊,但天真无邪的小孩不是这样,喜欢就一定要得到,哪怕撒泼打滚也在所不惜。看着执拗的儿子急得要哭,父亲只好买下了这部书。

据石悦后来回忆,自己上中学之前,已经把这部书读了有十几遍,当时并不懂,可又想搞懂,因而有些书页都被翻烂了。

02

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事情也多了,石悦渐渐发现《上下五千年》之外还有很多有关历史的书籍,于是又买了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在内的多部拿回家,分门别类的逐一攻读。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文言文,文中备注的解释并不全面,很多生涩难懂的词语有时也让他摸不着头脑。

不懂就问,问父母,问老师;不懂就查,查《辞源》,查《辞海》。然而一圈读下来,他发现最吸引他的一段历史是明代,不管是明代的历任皇帝,还是旗下明争暗斗的朝臣、阉党,都具有鲜明的时代人物个性。

于是乎,他将明朝历史作为目标,之后开始专攻《明史》、《明史新编》、《明史录》等一切有关明朝的正史书籍。

03

转眼到了二〇〇六年,此时27岁的石悦已是公务员,在广东任职。这一年,他取了个网名叫“当年明月”,开始在天涯论坛上发文,主要以自己的方式诉说那段明朝历史,还为自己的连载文章取名《明朝那些事儿》。

文章上架后,起初的一个月并没有太多人关注,但从第二个月开始围观的人多了。十万,二十万,三十万……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后来竟达到上千万。《明朝那些事儿》大受欢迎,获得好评无数,不过后来也出现了问题。

由于他有本职工作要做,文章不能做到每天更新,使得一些书迷很着急,这个也问是那个也说——赶快更新吧,我们等不及了。一边是工作,一边是读者,怎么办?

据他后来回忆,当时每天下班回家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然后趁着开机的功夫,把冰箱里的剩饭热一下,之后一边吃一边打字,直到写完一个章节为止。“二〇〇九年三月才写完。”石悦说。

04

后来,《明朝那些事儿》被国内一家出版社看中,负责人与石悦联系希望可以出版这本书。作品能出版,这对于一个作家尤其是一个网络作家来说,无疑是值得兴奋的,获得版权费只是其一,最主要的是得到了认可。

之后该书顺利出版,七本为一套(后来又增加了两本)。不过,这一次又让他没有想到,《明朝那些事儿》上架后大卖,连续多月位列销售榜前几名,粉丝达到两千万。据不完全统计,〇九、二〇和二一的三年时间里该书共销售一千余万册,他因此也获得了高达四千余万的版权收益。

很快这个消息传到了他的母亲那,母亲十分惊讶,甚至怀疑:“我儿竟有这能耐?”因为在她心中,儿子只是个普通人,当上大作家这种事,她从未想过。然而,这一切都成了事实,时至今日《明朝那些事儿》依旧受到读者的欢迎。

05

笔者对《明朝那些事儿》有一定了解,因为早年读罢了。评价:书中内容有史可考,并非作者胡诌;文风诙谐幽默,让人很容易接受,精彩的桥段有时会让人“哈哈”大笑;作为历史的入门书籍,是不二之选。

但是,我对石悦的了解却只停留在本文的层面,不过我坚信,之所以他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是因为通过以往读书得来的——没有长年的积累,是不可能写出那样动人的历史故事的。还是开头那句话——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石悦证实了这一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