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历经山河人间值得
昨晚的月亮真美,弯月如勾,名符其实~
蒋勋先生说,写东西的时候完全只是描述记录,不添加任何一点个人感情色彩和分析是最难的。听蒋勋说过后仔细观察了一下,之前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用我们的眼睛看到,心灵感受,但是又要超脱出来仅仅很客观的叙述,真的很难做到呢。
庆山的《夏摩山谷》中记录了主人公如真开茶馆的事情。很巧,冯唐的《无所畏》中也写过关于开茶馆的梦想的事情。不同的是,看过前者后,让人想开一间茶馆的;看完后者就可以放弃了~
幸或不幸,十年前,我这两者都没看过,想法简单,胆子大,跟随直觉...想做,也就做了。
之所以选择开茶馆,最初的愿望不过是为了可以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想当然的认为因为环境,因为际遇可以筛选掉一些活得麻木的人,同时遇见一些味道相契合的人。听听每个人的故事,不牺牲自由,还能顺便养活自己。简直完美~
在自己的地盘上“听故事”建立“资料库”,是我很大的动力。这感觉有点像古时国家派出的官员负责采集民歌,民间故事。“艺术”这个词,听起来是很高雅,但是它的根在民间,只有来源于民间的那些充满人性的真实的人生经历,以及四处风俗人情,亦或是当地一代代口口相传的猎奇传说,因为没有功利性目的,纯粹休闲放松才有生命力。
就像几千年前的风雅颂,风是民间大家都喜欢传唱的,相当于今天的流行乐,朗朗上口;雅就差一些,基本上类似于歌剧吧;颂就类似国歌了,用于庄严的大场面。除了文学专业的人,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国风部分~
我爱听的故事类型很广,但我绝不爱听的是刻意渲染吹嘘的故事和完全为了功利性销售而编造的大师故事之类的。
做了三年茶馆之后却发现绝大部分客人都是行色匆匆,他们通常都不太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即使选择很昂贵的茶,也并不是为了茶本身。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和心情坐下来暂时隔绝外界,安安静静的只面对自己来试试茶。所以茶对他们而言,安定心神和滋养内心都挺难实现的。大部分人只开着一点点嗅觉和味觉,却开着两倍的听觉...他们喜欢听所谓大师的故事并且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