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遇见更好的自己
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读过才知书好!
一个人读完《资治通鉴》后,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因为静读300多万字的文言文大部头,冷观1362年的历史棋局,翻阅16纪王朝的兴衰起落,一番耐心下来,人的认知会变、性情会变······
读《资治通鉴》,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1.串珠成链
以前读的历史,比如一些零碎的故事,看过后就像一颗颗良莠不齐的珠子散落脑海,无法让自己形成整体的历史视角。
这其实涉及到史书的体裁问题,传统的史书体裁常见纪传体和编年体。
纪传体是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能让我们分别了解一个个古人。 我们平时读的很多历史故事,很多是写某人某事或某小段历史。
但是像《资治通鉴》这样的编年体史书则不同,它以时间为坐标,每一年都有相关史料,人和事都沿着时间线条铺展。一页页翻,一年年过,能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朝代的脉络,历史线条感得以呈现,历史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得以清晰,家国盛衰和人物起落跃然纸上。
读完《资治通鉴》,1362年的重大史迹就像用年份之线串起来的珍珠链,不再杂乱无章。
2.开阔心胸,放大格局
读《资治通鉴》时,能让人开启“上帝视角”,以一种俯视感,看时间长河里的潮起潮落、人来人往。
一个个朝代,一个个帝王,一个个能臣,再牛的人,再豪奢的生活,都逃不过成住坏空的逻辑。这一年还牛气冲天的人,过几年就悲惨而死;这一页刚上台的皇帝,翻两页纸后就崩了;能臣一世忠良,却因儿子不肖,导致家业尽毁;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帝王将相、贫民百姓,谁都很难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像是历史的棋子。读《资治通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虚无感,倒不至于让人看破红尘,但是一定能让人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功、名、利、禄。看完《资治通鉴》后,再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听听内在自我的声音,人生的目的、方向、原则、底线就会逐渐清晰,重整行装再出发,我们会更坦然、更淡定、更包容。
3.古文功底上去了
我看的是的文言文版,司马光团队文笔优秀,每一段“臣光曰”都堪称经典!
我中学语文水平中上,刚开始看得较慢,经常要对照白话文版本,但后面越看越快,越看越有感觉,后期偶尔碰到难理解的词句要对照白话文版本时,已经觉得白话文版明显少了一股生气。因为有些生僻字会反复出现,所以我碰到不认识的字都力争搞清楚并适当积累和记忆坚持一段时间后,陌生的字会越来越少。看完全书后,再看其它古籍,感觉轻松多了,等于借此打开了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扇门。
4.更懂“权力的游戏”
有人说《资治通鉴》是一本权谋圣经,这并不过分。《资治通鉴》像是一本案例精选集,兵法、权谋、杀戮、背叛······“权力的游戏”在这里比比皆是!看完《资治通鉴》再看《孙子兵法》的,很多经典案例会自动浮现。
读《资治通鉴》,就像披阅1362载春秋里无数高人之间的博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活学活用,并不是说要搞阴谋诡计,还是要保持阳光心态,你知道别人不知道你知道,暖暖地看着别人说谎的样子,同时保护好自己,就挺好。
5.去浮躁,养静气
以前我看到砖头书就怕,但自从刷了一遍《资治通鉴》,对大部头就有自信了。读完《资治通鉴》,又陆续看了《王阳明全集》和《曾国藩家书》,很顺畅。最近看KK的大部头《失控》,心态也很好,刷着刷着就刷完了。之所以会这样,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资治通鉴》确实够厚,见识过它的厚,就不太介意其它厚书了。就像《孟子·尽心篇》所说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其实就是”锚定效应“在作怪。
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是在300多天的持续阅读中,自己培养了一股静气,这股静气一旦养出来,好像读书时就不那么浮躁了。
6.读到人心,看见人性
贪嗔痴慢疑······
江湖的一切,都关人性,都见人心。
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