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味蕾之上 · 变化

味蕾之上,有着各种味觉体验,其中最美妙的莫过于奇丽梦幻般的变化。显然,这里的变化并非指单纯的浓淡、强弱变化,——那太简单了;而更多是群芳会般的争奇斗艳、此起彼伏。
一道茶每水的汤感差异是基于每一水内溶物的细微差异所导致的,——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重点分析一口茶汤得以在口中的味觉体验产生线性变化的情况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口腔结构:味蕾主要分布于舌面,由舌尖到舌根;舌下是唾液腺;舌面之上是上颚,舌面与上颚构成了一个相对的口腔空间,里面包含空气;另外,舌头还被一圈、两排牙齿所包围。
唾液从唾液腺分泌出来,通过舌头的搅拌覆盖于整个口腔及舌面,而舌面上的味蕾也只有在唾液的滋润下才具有较好感知能力,——干燥的舌面感知能力将下降。“口干舌燥茶好喝”,恰恰是因为瞬间滋润了舌面,恢复了感知能力。而真正的品茶,万万不可口干舌燥。
再来描绘一下茶汤的结构。你可能认为茶汤无非是茶的浸出物溶于水中,难道还有什么结构可言?
的确如此,但你的解释无法说明茶汤入口后在味觉体验上产生的线性变化。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探讨一下茶汤结构的。
打一个不不恰当的比喻,你可以把茶汤理解为是一种多层的“胶囊”结构,每一层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味觉特征,如苦、涩、回甘、鲜、滑、醇厚,甚至包括香气、体感。
到此如果还不太理解也没关系,我试着将茶汤入口到味觉体验的全过程描述一遍:
一口适量的茶汤入口,首先进入到舌下(以解渴为目的的海饮是不过舌下的),唾液腺所在的位置,与唾液混合后被舌肌挤压至舌面。
唾液中含有重要的消化酶,用以分解摄取物,——当然这个过程是缓释的。
当茶汤中最外一层“胶囊”接触到味蕾,它的味觉特征将被感知,——同时,消化酶也在逐渐分解这层“胶囊”,并最终将其完全分解,显露出下一层的味觉特征,如此递进。
特别说明一下,每一层可能是一种味觉特征,也可能是两种甚至三种味觉特征同时呈现,——就好比胶囊是由两瓣或三瓣不同的味觉特征拼合而成。而且这种多特征情况不只存在于最外层,亦可能存在于其下的某一层。这无形中提升了一口茶汤滋味变化的复杂程度。同时,消化酶在与胶囊各层接触时,再加之空气的氧化作用,本质上也在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又增加了一个数量级的变化。
舌面的搅动,以及舌面与上颚的摩擦也都将推动、加强这个过程。
而这一切统统都在味蕾的感知中进行着……
虽然这个“胶囊模型”并不是很科学,无法证实,但却足以解释为何优质汤感能够呈现出滋味变化的可能原因。
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探讨,保证茶汤能够呈现为“胶囊结构”一个重要因素是——浓度。过浓往往导致“苦不化,涩挂嘴”,就是那层胶囊怎么也分解不完了。这将严重影响味觉审美的进行。当然,过淡也不行,——就没东西了。
而那个能够成就“胶囊结构”的浓度,我们称之为“标准浓度”。
单有浓度保证也不行,还需要有能够生成“胶囊结构”的冲泡方式,否则各层胶囊散着瓣的弄上来,那也喝不出啥层次、变化。
得以生成“胶囊结构”的冲泡方式是“标准开汤”,但今天我们不说它。
汤感体验中的一些细节,也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充分体验汤感变化。
首先当茶汤的入口量过大,也将导致唾液、空气的量相对不足,致使整个过程不充分、不到位。
茶汤在口腔中滞留时间不够,汤感的线性变化并未完全结束就下咽,则损失了此后那一部分的汤感变化体验。
最后一个是温度。“最佳品饮温度”就是味蕾去充分体验这种汤感变化之美的,而温度“过高则寡,过低则失衡”,所以你要知道这口茶汤什么温度喝才最好。
就是这些细节。此外再扩展几个知识点:
先说“韵”,本来已经下咽,但口中仍有茶香滋味,这就是韵。韵的产生其实是那些胶囊的微量碎屑滞留于口腔,被转化分解的速度相对较慢,导致了滋味特征呈现的延时,这里甚至包括香气。
再说回甘,茶的回甘包括两部分物质基础:茶中的果糖,以及唾液中自带的葡萄糖。一口苦涩明显的茶汤,会刺激更多的唾液分泌以滋润舌面,进而拥有了更多的葡萄糖在口中,再加之苦涩化开,但果糖的分解较慢,则回甘愈加明显。
其实很多人喝完茶之后喝水都是甜的,也是这个原因。但这种感受在喝纯净水时表现更明显,而喝矿物质水则要差些。因为矿物质会影响果糖以及葡萄糖这种很微妙的甜的表现。
所以说,汤感变化很美,但呈现出来并不容易,懂得去品鉴也很要功夫。若有缘感受,请务必好好珍惜……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往    日    精    选

开汤美学:张力

开汤美学:张力的修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