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救左宗棠

​咸丰九年,咸丰皇帝给湖广总督官文下了一道密旨:“如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此时正在内廷当值的大权臣、咸丰最宠信的肃顺,探听到了旨意内容,非常着急!

肃顺不认识左宗棠,但他经常听自己的心腹幕僚郭嵩焘说起这个人,说湖南巡抚有个师爷叫左宗棠,那真是天下罕见的人才,如何如何牛,以后必定会为国家建立不世功勋。肃顺非常推崇汉族官僚中的有识之士,又很信任郭嵩焘,便对左宗棠很有好感。

此时他听说皇上要治左宗棠死罪,才想起前几日郭嵩焘给他说过的事儿。左宗棠现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府里当幕僚,他做事大刀阔斧、魄力十足,无论是练兵还是筹饷,都办得有条不紊,成功为湘军稳住大后方,并且有源源不断的粮饷运到前方。可以说此时若没有左宗棠,那湖南以及湘军的军心都将乱成一团,所以骆秉章对左宗棠非常依赖。每当有官员来请示工作,骆秉章总是开口就说,“左先生云何?”意思是说,这事儿问过左先生没有啊,去问他,就按他的意见办!

所以左宗棠虽然只是幕僚,属于私人秘书这一类,但却是非常有实权的。于是整个湖南官场的官员们见了左师爷,都得下跪请安,左宗棠也很吃这一套,官员行礼,他安然接受。但有一天他碰见硬茬儿了,永州镇总兵樊燮来巡抚衙门汇报工作,但对左师爷没有尽到应有的礼数,左宗棠大怒,决定把这个总兵革职。

但是问题来了,你左宗棠并不算是朝廷命官啊,连个官身都没有,你就敢把高级武官给革职?不过左宗棠是真敢,他掌握着巡抚大印,说要给你革职发个文件盖个章立即就能生效,你说他敢不敢!

这个总兵是越想越委屈,越想越不服,但他又明白,找巡抚骆秉章是不行的,要找就找更高级的。于是樊燮一纸诉状告到湖广总督官文处,说左宗棠一介布衣,竟敢仗势欺人,侮辱朝廷命官!官文又把诉状送到京城,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咸丰指示官文可自行处理。

想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肃顺立即决定,救左宗棠一命!

他急忙回到府中,叫来郭嵩焘,告知了皇上密旨的情况,并让他赶紧设法营救!郭嵩焘听到这个消息,急得也是团团转,再一听,肃大学士竟然让自己设法营救!于是非常疑惑地问道,“肃中堂,您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皇上又格外信任,您如何让我这个小小的幕僚来营救呢?”

只见肃顺特别严肃认真地说道,“筠仙啊(郭嵩焘字筠仙),皇上发往湖北的旨意,是密旨!皇上不主动问起我,我没法开这个口。并且朝廷还有祖制,内廷大臣不得与外官结交。如果我现在冒冒失失地跑过去向皇上求情,很有可能不仅帮不了左宗棠,反而会被皇上治个结党之罪啊!”

说完这些,肃顺又悄声嘱咐郭嵩焘,“你赶紧找一个汉族大臣,上奏折保举左宗棠,叫他装作不知道皇上密旨这件事,皇上接到保举的奏折必然来问我,到那个时候我再为左氏讲一番好话,他这条命才能保得住啊!”

郭嵩焘这才明白了自己幕主的深谋远虑,立即听从照办。他很快回家写好了一封保举奏章,然后请求老朋友、大理寺少卿潘祖荫代为转奏,潘祖荫看完奏章内容,还加了一句经典名言,“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就在潘祖荫递上奏折的同时,湖北巡抚胡林翼为左宗棠开脱的奏折也到了。

咸丰一下收到了两份保举左宗棠的折子,拿不定主意,于是果然来问肃顺。肃顺说道,“皇上,左宗棠这个人,臣不太了解,但是潘祖荫臣是了解的,那是国家栋梁啊,学问好人品好,德高望重,所以他的话想必不假。而胡林翼这些年在前线,为朝廷也保举了不少有能之士,如此看来这个左宗棠应该是个人才吧!”

末了肃顺还反问了咸丰一句,“皇上您听过这句名联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咸丰回答,“当然听过,这是当年林则徐林文忠的名联嘛。”肃顺于是说道,“林文忠公这幅名联就是当年写给这个左宗棠的啊!”

咸丰听到这里,心里有了决定,于是又下旨给官文,不要处置左宗棠,以后留有它用。没多久,咸丰就给了左宗棠一个正式的官职,兵部主事兼四品军务帮办,这样也就可以名正言顺为国家效力了。而在营救左宗棠的过程中,肃顺可谓功不可没。

肃顺和左宗棠这俩人其实挺像,性格都很强势,表现在政治上就是敢作敢为、大刀阔斧、魄力十足,为了改变局面,这类人物往往会有旁人不敢为的举动。比如咸丰重用肃顺后,肃顺就给他提了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建议,就是重用汉族官僚,比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裁汰旗人中那些只会混吃等死的劣员!

但这类人做起事来勇往直前,甚至显得蛮横不讲理,便得罪了很多人,而肃顺正是因为擅权之举而得罪了慈禧太后,才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那些敢于任事、敢于打破僵局的人,评价都挺两极分化的,比如与肃顺同时代的曾国藩,又比如明代改革家张居正,还有魏武帝曹操等。所以啊,世间的评论起起伏伏、随波逐流,但勇敢做事的人才是真英雄。

正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有理想有志气的朋友们,努力去做事吧,不要怕那些闲言碎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