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食纪 │ 芒种

2017.6.5 19:37 芒种

螳螂生;鹏始鸣;反舌无声

四野时雨菱歌长

庭木奇声发幽香

际海农桑烘穗海

红楼祭花众闺欢

古传,芒种之后,诸花凋残,花神退位,人们便会隆重的为她践行,以示感激,期盼来年再会。《红楼梦》中,对此风俗有详实的描绘:

“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黛玉葬花这经典的情节,便是发生在芒种这日。

芒种时分,一图绘然:

雷雨惊忙刈禾田

丝丝绢绢祭花神

青梅煮酒论朝夕

朱翠相染苋登堂

/为了拍摄这个场景,特地托付了乡人,犁田之时奔相告,那日晴朗,我颤巍行进在田埂上,父亲担心我摔滑,结果他自己摔到了田里,心内翻涌……

/父亲前去水库清洗,忘记手机在裤兜里,结果手机废了,一张片子,耗去了我们好几千元钱……

/这景着实难以复原,《红楼梦》中用了彩色小旌旗,我只得用了简单的彩色丝缎带以示相仿

/此处,因买不到青梅,而换了时令的杨梅

/父母亲植的苋菜,味甜翠丰

祭花神之为,是古人与大自然一种亲近的方式,但也主要流传于花农和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文化趣味,时至今日,风俗早已失传,亦无其他相关。

芒种,成为一个重要却没有相应习俗的节气。

(0)

相关推荐

  • 林黛玉《葬花吟》背后的秘密,正是大清极力掩盖的历史真相

    <红楼梦>是用"假语村言"把"真事隐"的写实小说.<红楼梦>中究竟隐藏了什么历史,为什么脂砚斋会说,凡野史俱可毁,唯此书不可毁?今天就为 ...

  • 花朝,赏花

    "外面的花都开了,赏花了!" 仿佛随着那一嗓子的喊声,叫醒了百花,无法想象,百花盛开,万花齐放是怎样的美不胜收,抓起衣裳就跑,旁边有人喊,"外面热,不需要外套!"扭头,看见明艳的骄阳,似乎就是为了印照 ...

  • 山林食纪第五年,不再盼儿还故乡。

    梳理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日子里,我一边奔忙,一边分离自我,去了从没到访过的城市和山野,吃了属于天地自然最原纯的风味.漫长的旅途,我更多的时候在放空,不再苛求自己必须想通一些事和原理,也不强制自己 ...

  • 但愿,这样的山林食纪,还是会得到你们的错爱。

    入行两年 独创了中式国风的拍摄风格 原创了不少文言诗文 记录了和父母之间的生活点滴 出了一本书 上过诸多报刊杂志 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磨难 认识了从没想过会认识的人 今年,想要同时做点不同的事. 古风的拍 ...

  • 山林食纪 │ 大寒

    2018.1.20 大寒 鸡乳 征鸟历疾 水泽腹坚 清日蜡树炫皎光 风鸣北户浓霜雪 坤维倾动不留迹 寒松擎竹更萧骚 比起小寒,大寒没那么凛冽,虽然它还是大.不过,一年之中极冷的时刻,便是小大寒,而眼下 ...

  • 山林食纪 │ 小寒

    2018.1.5 17:48 小寒 雁北乡 鹊始巢 雉始鸲 东风吹雪破小寒 鹿初离母空忧枝 搵玉匀香瘦梅发 千山月淡江流浅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很好理解的一个节气,表示气候走向.现在开始,天 ...

  • 山林食纪 │ 冬至

    2017.12.22 0:28 冬至 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 冬至阳生欲放梅 江上雪后散紫宸 女红添线期来春 天地混沌掌中杯 冬至是一个活节,早在周代之时,它是当时的新年元旦,曾是个热闹的节日. 这日 ...

  • 山林食纪 │ 大雪

    2017.12.7 6:32 大雪 鹖鴠不鸣 虎始交 荔挺出 林梢渐落轩辕台 江南未曾见大雪 北风卷地百丈冰 路转不现君影处 大雪,其大,盛也. 大雪和雨水.谷雨.小雪这些节气类同,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

  • 山林食纪 │ 冰月壁纸

    什么?十二月了. 在月尾就会听到谁谁谁在哪里跨年的消息,整整一个月,都会刷到年会的朋友圈,适合许愿的一个月份. 这个月,还会有什么样让人心碎的社会新闻吗?有的,只是这些对我们来说,星点的愤怒和冷漠,都 ...

  • 山林食纪 │ 小雪

    2017.11.22 11:05 小雪 虹藏不见:天气上升:闭塞成冬 东篱菊萎书窗下 孤舟一叶弄朝晖 塞鸿寂寥无奈处 诗句苍华自煮茶 小雪的时候,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可不是,福州已经快半个月没出过 ...

  • 山林食纪 │ 立冬

    2017.11.7 13:38 立冬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北风生寒散茶烟 庭前红叶不负秋 通袖凭栏耸冻肩 万家晒物处处香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在古时,是很重要的节日.逢得这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