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百遍了还没效果?不妨试试这六字绝招


作者|Pinky   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图片|unsplash.com

当我们看到孩子站在小凳子上把手伸向高处够东西时,当我们看到孩子在沙坑里扬沙子时,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动手打别人时,当我们看到孩子在满是汽车的路上奔跑时……

说得最多的就是“不可以这么做”,临了再加一句“我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可是我们始终用语言警告孩子,却始终没有付诸行动,结果就是孩子听不见我们说的话。

孩子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父母没办法只好就此放弃,但是再发生类似情况时,我们又开始继续讲道理,更加努力地去教孩子,效果仍然一样,周而复始。

那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挑战》这本书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要想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我们必须学会用行动代替语言。我们需要记住一个座右铭:发生冲突时,不用语言,用行动。

这里的行动不是说上去给一拳脚,一巴掌,而是除了喋喋不休说教和打骂之外的实际行动。

“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吃东西前要洗手。现在你们三个都离开桌子,不洗干净手不能回来吃饭!”

“跟你说过多少次……”这句话不知道被多少父母愤怒地说过无数遍,这句话只有一个含义,就是表达父母的怒气,此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

事实上,当我们说“多少次”时,意味着我们每一次的“告知”都没有达到效果。

如果父母真的想改变孩子们的行为,他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应该尊重孩子们,不是强迫他们改变,而是决定自己的行为。

妈妈可以说:“如果你们不洗手,我会选择不和你们一起吃饭。”然后她拿开盘碗,因为食物只提供给洗了手的人。

第二次,当孩子们又不洗手时,妈妈不需要说

话,只要行动就可以了。这样,妈妈就不会被孩子们弄得头晕脑涨,孩子们的脏手也不会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

洗手吃饭,就是类似这样简单的一件件小事,每日下来不停地说、不停地说,不焦头烂额才怪呢。

不洗手就没有办法提供食物,洗不洗手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要不要提供食物就是妈妈自己的实际行动了。

很多时候,一味地干预别人做什么,反而不如看看自己能做什么,孩子把脏衣服满屋子到处乱扔,妈妈每次洗衣服时都要收集半天。

妈妈已经厌倦了不停地喊着“把脏衣服放到衣篓里”。她决定改变策略,决定看看自己可以做什么,于是她选择不洗到处乱扔的脏衣服,只洗放进衣篓的衣服。

孩子们没有干净的衣服穿了,乱发脾气,妈妈只是平静地说“很遗憾你们没有干净的衣服穿,妈妈只洗扔进衣篓的衣服”。

孩子只能穿脏衣服出门了,谁又喜欢穿脏衣服出门呢。我女儿才21个月,出门都要找干净的衣服穿,衣服脏了就要脱下来,更何况大孩子呢。

自然而然地孩子就知道得把衣服放进洗衣篓里了。说得再多有可能都没用,只需要运用些头脑行动起来。

(哈哈,这个方法也适合用在另一半身上,相信绝对可以解决脏衣服乱扔的坏习惯😄)

孩子夏天经常在外面的沙坑里玩。妈妈担心晒伤,对着她喊“戴上太阳帽”,孩子没听,妈妈继续说着同样的话,孩子继续装作没听见,妈妈叹口气耸了耸肩,没再管这件事……

很明显,孩子被培养得可以违抗妈妈的话。而妈妈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她提出了一个要求,但却不贯彻执行。孩子很快发现,她不用理会妈妈的话。妈妈的做法没有尊重自己和孩子。

孩子对晒伤完全没有概念,妈妈也没有解释,所以妈妈的要求在孩子听起来很专横,更不用说妈妈还是用命令的口气,这就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反抗。

如果妈妈真的认为孩子应该戴帽子,那么第一次说过以后,即使孩子不听,妈妈也说到做到,给孩子戴上帽子。

如果孩子还是反抗,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这样她就不能再继续晒太阳,然后把她带回屋子里。

说了就要去做,否则只说不做,就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说的话也就没有了可信度,孩子当然就会当作耳旁风了。

桃李不言而成蹊,行动比语言要强得多,与其天天苦口婆心地劝说要求孩子做什么,莫不如用行动去证明。

如果不注意的话,我也会和女儿每天都上演这种类似情形。出门在外玩耍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回家了,可是女儿没玩够,每过一会就会听到一句“我们该回家啦……”,可是女儿不为之所动。

现在我会特别注意这句话的使用,减少使用次数,一开始我会告诉女儿,我们再玩一会就要回家了,或者说再玩十五分钟就回家,让她有心理准备。

第二次告诉她的时候,我就准备起身离开,女儿配合一起走还好,实在不配合就直接抱走😂为此我还专门买了一个番茄🍅计时器,倒计时15分钟,让女儿看着,到点就会响起来。

每次只要计时器一响,女儿就指着它说“到,到”,就是时间到了的意思,果然现在出门回家容易多了。

为什么这个方法会产生效果呢?我想有可能是因为我选择了尊重女儿,尊重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吧。

孩子跟妈妈要硬币骑木马、妈妈由于赶时间一再拒绝,孩子大哭,妈妈很快让步……

妈妈本来说了不行,后来却又妥协了。这样的做法,是在训练孩子不用听她的话,也使孩子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眼泪的力量”可以让她得到她想要的一切。

让步也许会让孩子暂时停止发脾气,但会造成一些长期的负面效果,所以让步可不是个好答案。

说了“不”,就要保持言行一致,有效跟进自己的话,而不是被孩子的挑战行为所影响。

当女儿吃早饭的时候要吃酸奶溶豆并且为此大哭的时候,我吸取书中的经验,只是平静地告诉女儿早饭的时间不能吃零食。

女儿继续大哭,我的心啊,纠结万分,一边纠结着,让步吗?到底要不要让步?一边平静地吃饭。

过了一会,女儿看我只顾自己吃饭,就乖乖地要坐到宝宝餐椅上,后来我俩就一起开心地吃饭了。

而在之后又发生过几次这种类似情形,吃饭的时候想吃饼干啦,西梅啦,我都会看着女儿坚定的说“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吃饼干”,女儿就不再坚持了。

说了“不”,并坚定而和善地去执行时,孩子们会看出我们的坚定,他们大多数都会调整自己的。说了就要当真,如果当真,就要用和善而坚定的行动坚持到底。

妈妈每天早晨因为喊孩子起床的事情而烦恼。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都会说,“明天我不喊你们起床了,你们要自己起床”。

可是第二天妈妈起床后就不停地看着时钟,听到孩子卧室的闹钟响了,孩子们依然没动静。

妈妈实在忍不住,冲进孩子卧室,气冲冲地说着“我都很你们说了多少遍了,以后你们要自己起床……”孩子们终于在妈妈的一顿数说中起了床。

如果妈妈真的想让孩子学会自己起床,就需要完全退后,把责任交给孩子们。

即然妈妈说了不再叫孩子们起床,就坚持去如此做。假如孩子们把闹钟按停后继续睡,那是他们的事。他们不论多晚起床,学还是要上的,要自己去面对迟到的后果。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妈妈不要动摇,当孩子发现妈妈不再忙于和孩子纠缠,就会真正承担起这个责任。

保持一致是规律的一部分,有助于建立健康界限,健康界限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如果我们对待孩子随心所欲,虽然提出要求或者训练孩子,却没有期待这些要求和训练会有效,那么只会让孩子迷惑。

如果我们前后一致、言行一致,孩子会感受到清晰、稳定和安全,他们也因此能够学会尊重客观,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在不停地试探着自己做事情的界线在哪里,即然划定了一些界限,约定了一些规则,就要努力遵守,孩子也会为遵守界限而骄傲呢。

每次乘坐扶梯时,我都要把女儿抱在怀里,可是我担心她一个猛转身让我控制不好平衡,于是每次乘坐扶梯时,我都让女儿趴在我肩膀上,这样抱起来省力,还能减少女儿乱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就这么做过几次,十几次,几十次后,现在只要一上扶梯,女儿就会乖乖地趴在我肩膀上。我感觉这样做也带给了女儿莫大的安全感。

还有过马路的时候,我都要把她抱起来,告诉她,“有车,妈妈抱抱安全”,每次还会说着“左看看,右看看,没有车,过马路……”。

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一致的做法,结果是如果哪次我没有这么做,女儿都不习惯了呢。一致的做法,一致的行动,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减少的是迷惑,增多得是安全感。

孩子拿着玩具喷水气枪到处对着人玩耍,妈妈一再告诉孩子不能把气枪对着人,可是孩子就像没听到一般。

妈妈本着“和孩子讲道理”的理念,觉得自己不应该惩罚或“镇压”孩子,所以一再地说,而没有付诸任何行动。

很多父母都会无休止地说教,慢慢孩子会觉得这些交谈很无聊,并且很快对妈妈的说教产生了免疫,成了一个“妈妈的聋子(mother--deaf)。

很多父母和老师都说过孩子“不听我的话”,而他们却继续采用这个方式,其实都是在白费力气。

如果能够真正观察和理解孩子的表情,就会明白孩子其实根本没把妈妈的话往心里去。讲道理没用,妈妈也不赞同惩罚,那她能做什么呢?

妈妈可以行动她可以把玩具气枪拿走。“我很遗憾你不愿服从规则,等你愿意时就可以把枪拿回去了。”

这样做一两次之后,如果孩子仍然阳奉阴违,玩具气枪就应该被收起来,不用多说话。

前几天和女儿在一个小游乐园玩,其实就是地上铺了爬爬垫,周围一圈围栏,里面有一些散落破旧的积木,两个木马,还有一个绕珠。

女儿挺喜欢玩那个绕珠,后来一个比我们大两个月的小男孩过来了,他也看上了那个绕珠,想要独自霸占。

女儿上去摸了一下绕珠而已,那个小男孩直接把我女儿推倒在地,旁边看护的老人不停地在说“不能推小妹妹,不能推小妹妹……”。

等那个小男孩第二次要推我们的时候,我给挡开了,那个老人还是复读机似的说着“不能推小妹妹……”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还解释道,“我们家没有这个玩具,他太喜欢了”,我表示无语极了,喜欢并不可以作为可以把别人推到一边的理由。

如果我女儿那么做,我肯定拦下她推别人的手,告诉她不可以,如果她还如此做,那就直接抱走。

苍白无力的说教可以理解,大家都有这样的时刻,让我不能接受的是没有制止孩子的坏行为,还努力为孩子寻找做错事的理由。

养育既需要耐心,需要勇气,还需要让孩子分清是非对错,而父母就是那个引路人,需要适时地肯定鼓励,适时和善而坚定的拒绝,

当然当我们对孩子说“不”时,不能期待孩子马上理解并服从,所以在说“不能咬”的同时,可以轻轻地用手罩住孩子的嘴,让他咬不到。

在说“不能打”的时候,带孩子离开,并让他看到可以怎么做:“要轻轻地摸”。

这样的“不”才会产生效果,当女儿把东西扔在地上时,我也会说“不可以这么扔东西,我们要轻轻的”,并且示范给她如何轻轻。

现在只要说“轻轻的”,女儿拿放东西的双手就像在做慢动作似的,然后小心地把东西放在桌上、地上。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的时候,除了要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更要告诉孩子可以应该怎么做,否则孩子会不知所措的。

孩子坐在推车里,不时地把脚伸出来,妈妈不停地告诫孩子不要这样,可是孩子不停,最后生气地打了孩子一巴掌。

妈妈可以在孩子伸出脚时,停下推车,什么都不用说。孩子很快就明白,如果他想继续被推着走,就要把脚收好。

妈妈的沉默和坚定,比起不断大喊“不要这样”和最后那一巴掌更有效。

最近看的《0-3岁正面管教》里面也有提到,如果孩子在逛超市时乱发脾气,妈妈可以把孩子抱起,带回到车里,只要在车里平静地抱着孩子,直到他情绪稳定,再走进超市。

如果孩子再次发脾气,再抱出超市,如此反复几次,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试探自己的自主和主动性是正常的时候,和善而坚定地行动会更为容易些。

当超市里其他人盯着我们看时,我们可能会感到难堪,但是父母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能力感和适应能力,提供持续的照管,并且通过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转移孩子的不良行为。

与之相比,其他人的眼光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我们只需要按自己认为的对孩子有利的方式去做就好。

写在最后的话

说一千道一万,总之就是:说了就要当真,如果当真,就要坚持到底。孩子们通常能感觉到我们什么时候说话是当真的,什么时候说话不当真。

用我们的行动来教孩子,即使是说不,也要用行动说“不”,而不是仅仅用话语。让我们一起记住鲁道夫·德雷克斯常说的一句话:“闭上嘴,去行动”。

多用行动,少用语言,嘴动任何时候都比不上行动更有力量。

一而再再而三絮絮叨叨说了很多遍的话,已经说了一百遍了还没有效果,那就应该是方法出问题了,不妨就试试“闭上嘴,去行动”啦。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行为远不如行为背后的态度更重要。我们可以抱起尖叫的孩子,并把他抱到车上。

但是要以一种平静、和善而坚定的方式来做这件事,因为说教的话语通常只会火上浇油,莫不如不说话,还能防止自己的情绪二次失控。

和善表明的是爱,以及对孩子的需要和局限的尊重。坚定提供的是条理、安全和教孩子,而不是运用惩罚或无用的说教(“我得告诉你多少遍?”)。

—读《孩子:挑战》第三篇读书笔记

分享给大家,也分享给自己~~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