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这六大“分寸”你把握了吗?

为人处事之中对分寸的把握可能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由此我想到书法的分寸问题,并用分寸而引深到对书法艺术标准的探索。古人把历史上那么多优秀的书法家按水平造诣分成三六九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评判标准。现代人喜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似乎艺术一下子失去了标准,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在书法学习创作中所应该追求的高境界是什么?真的没有答案吗?于是我想到了用书法的分寸来作为自己学习的一种规范。

一、个性与共性的分寸

每个人在创作中总想体现自己的个性,这其实非常好,但关键是你对书法中经典共性的表达有多少,如果没有传统经典的共性或共性太少,所表达的个性其实就成了极为简单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好的,只有在书法共性的基础上能体现出自己一点点淡淡的个性那才是最高级的。

二、形式与内容的分寸

所谓形式,就是我们第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所谓内容是我们认真解读之后所了解的东西,就像我们欣赏一个姑娘:服饰的讲究和化妆固然很重要,但是姑娘是否具有美丽、才情和气质那才是最重要的,我想现在的选美和模特大赛,参赛选手都要穿上比基尼走两步,可能就是评委研究了形式与内容的分寸吧。

三、味道浓与淡的分寸

我们经常去饭店吃饭,很多人喜欢吃一些味道特别浓的东西,比如四川火锅,麻辣虾等等,这些东西我们偶尔吃一次可以,吃多了会腻的,所以味道清淡的家常菜才是大多数客人的常选,最健康也最离不开的食品可能就是自己家里做的馒头、米粥、大白菜,由此我想到赵孟頫作品之中那点难以让人察觉的淡淡的味道就是其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原因。反观我们现代人,那些极具夸张之能事的作品,虽然能第一眼打动你,但谁又能保证看久了还不腻呢?

四、自然与刻意的分寸

人们都崇尚自然、讨厌刻意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自然仅仅是没有任何内容的自然那就是简单,刻意的深化就是造作。没有刻意的自然是经不起推敲的,没有自然的刻意是低级的,只有经过严格刻意之后的自然才是书法的高境界:简约而不简单。

五、技与道的分寸

如果用打乒乓球解决技与道的问题相对容易理解些,每个高水平运动员在打比赛中都会深刻领会技术与战术的问题,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做后盾,再好的战术和想法都会落空,失败是一定的。如果两个人技术实力相当,就看谁的战术运用得更加得当。战术运用得好会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抑制对方的发挥,从而获胜。所以说,技术是战术的保证,战术有利于技术的发挥。书法的技与道也应该如此,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艺术的至高境界。

六、文与化的分寸

我们不妨把文化拆开,文是名词,是知识、学问,化是动词,是应用和融会贯通的意思,我们有时把文化简单地理解成知识,其实是强调了文而忽略了化。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老板,没有多高的学历,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生意却做的红红火火,让有些给老板打工的大学生很是郁闷,其实用文和化来解释就能理解了,这些老板可能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但是勤劳和诚信这一点很多所谓有知识的人并不在意或没有坚持的东西,在他们那里却发挥到极致,也就是他们把知道的那一点点文给“化”了。所以他们成功了。很多有知识的人让知识永远停留在储存知识阶段,而没有化成指导行为的力量,没有化的能力,再多的知识也不会成就一个人,书法的学习不也一样吗?

说到书法的分寸还有很多很多:收与放的分寸;继承与创新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迟与速的分寸;繁与简的分寸;古朴与灵动的分寸,等等等等,更多的分寸问题会出现在我们书法的学习和创作中,如何解决这些分寸,达到书法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可能有利于解决书法标准的问题。

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和网友推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

  • 李承孝丨从共性求个性

    #李承孝书法##书法经典##收藏##字画# 书画是一种抽象.想象的线条艺术,毕加索曾经说过:"如果我生在中国,也许不是位画家,但我肯定是位书法家."他是被中国书法线条的艺术质感所打 ...

  • 基于共性写出个性——熊德建作品欣赏

    熊德建,号田园书人,中国田园书法践行者,田园书院院长,国家一级书法师,国礼书法家.1952年出生于浙江省千岛湖.从小酷爱书法,九岁始习书练字,五十余年从未间断.工作之余,颇好笔翰,每见古人碑帖则追仿临 ...

  • 人生为什么要悟道,原因是这样

    悟思必得 人生需要悟道,人只有悟道,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明白人,做人只有悟好道,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悟,是指理解,明白.觉醒.做人要做一个明白人,做一个智慧人,就需要悟道,悟就 ...

  • 先求共性再发挥个性

    宋凤洲 书法2020-02-19 凡是艺术行为,都重视个性.这是因为独具风格和多样性要求的必然结果. 那么,为什么要把独具风格作为检验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准呢?又为什么要把多样性看做艺术领域是否繁荣的重要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四章

    道经·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吴澄:冲字本作盥器之虚也,或疑辞不敢必也.道之体虚,人之用此道者亦当虚而不盈,盈则非道矣.渊,深不可测也.宗犹宗子之宗,宗者族之统,道者万物之统,故曰 ...

  • 学习书法的一个捷径,可以让你直接通向经典,通向大师

    对于临摹,学习书法的人有些嗤之以鼻,有些奉为圭臬,不管是嗤之以鼻或是奉为圭臬,我相信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人是不明白其中的底层逻辑的. 也就是很多人不知道临摹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嗤之以鼻的人觉得无关紧要,不临 ...

  • 书法讲堂 | 学书法,这六大“分寸”你把握了吗?

    为人处事之中对分寸的把握可能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由此我想到书法的分寸问题,并用分寸而引深到对书法艺术标准的探索.古人把历史上那么多优秀的书法家按水平造诣分成三六九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评判标准 ...

  • 学书法的六大雷区,你有踩过吗?

    书法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已进入了纯艺术的阶段,在这之前,书法一直是伴随着实用性一起存在的,特别是没有硬笔之前,中国人写字用的都是毛笔,从实用到艺术觉醒,都是在这一支软软的毛笔中开始的. 到了当代,实用书 ...

  • 篆书示范,把握重点,体现笔画及结构,轻松学书法,赶紧收藏!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

  • 学习书法,要守住六大“分寸”

    学习书法,要守住六大"分寸" 2018-04-29 06:01 来源:中国书法 为人处事之中对分寸的把握可能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由此我想到书法的分寸问题,并用分寸而引深到对 ...

  • 学书法要把握的六大“分寸”

    为人处事之中对分寸的把握可能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由此我想到书法的分寸问题,并用分寸而引深到对书法艺术标准的探索.古人把历史上那么多优秀的书法家按水平造诣分成三六九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评判标准 ...

  • 学书法需要对书写技术“核心”之秘的深入探求和把握

    局部 蓬山再别四经秋,来日翩翩去日遒.无酒可倾殊省事,有诗浑忘亦良筹. 梅花遮路如撩客,槲叶飘风已满沟.湖上榜舟归薄暮,斜阳红入寺家楼. <湖上晚归> 柳眼梅须漏泄春,江南又见物华新.终年 ...

  • 学书法,别找捷径,找方法!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唯有勤临不辍,方得其法."临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是书法人终生的必修课. 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临碑临帖呢?古人和今人对此都有很多阐述,有共通,也 ...

  • 学书法有什么用?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篆隶行楷,颠张醉素,挥毫泼墨,意到笔随.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学习和继承书法传统,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 ...

  • 学书法,这些捷径不能走!你中招了吗?

    如果你爱书法,想学习书法,可以通过很多平台去获取知识.虽然条件便利了,但还是要注意避免学习书法过程中出现的"雷区". 雷区一:重技法,轻文化 学习书法,不是仅仅临摹个字帖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