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琥珀的怎么来的?安神定魄之外,还有哪些特点?
走近中药:琥珀的怎么来的?安神定魄之外,还有哪些特点?
在传统中药材里,“琥珀”是一味相对比较冷门的中药,却又很受人们关注。
之所以说琥珀比较冷门,是因为它的使用场景不是很广泛,但为什么它又很受人关注呢?这就和它的“身份来源”有很大关系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认识一下琥珀。
琥珀入药的记载,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并被列为上品。此外,还有血珀、云珀、煤珀等多个别名。从这些别名我们可以大致看出,琥珀的来源在古人眼里,是有点神秘感的。
现代科学已经揭开了琥珀的神秘面纱,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松科树木的树脂,只不过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很多很多年的转化而成为化石样物质,所以才有“千年松脂化琥珀”之说。现在市面上见到的琥珀,多数就是在开山、挖土或采煤时的附带发现。
既然知道了琥珀的来源,那么对于他的产地也就有一个相对的认识了,它主产于云南、广西、河南、福建、贵州等地,而其中外观颜色偏暗的“煤珀”,则常见于辽宁抚顺。
到了药店里的琥珀,大多已经是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碎粒状,而且色泽不一,不过多数还是以黄红色为主。
琥珀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树脂、挥发油、琥珀松香高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香醇等物质。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琥珀的这些成分,都有一定的镇静安神、利水通淋、活血祛瘀作用。
在传统本草或者医家眼里,琥珀性味甘平,能入心、肝、膀胱三经,主要就是能安神定惊,散瘀血,利小便。因为琥珀属于树脂类,受热后会融化,所以大多是直接研细末生用。
在中医组方里,琥珀主要出现在一些调治心神不安、惊悸不寐、多梦,产后瘀血阻滞腹痛,淋病尿血,金疮损伤的方剂里,且用量一般不大。
综合历代医家对于琥珀的运用,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惊痫、不眠:琥珀有安神定惊的作用,常与合欢花、夜交藤、白芍、酸枣仁等配伍;其中,琥珀和朱砂的配伍,就是有名的朱珀散。
2、琥珀也用于眼科诸疾:比如中医所说的云翳,琥珀常与枸杞子、菊花、夜明砂等配伍,代表方剂如琥珀杞菊汤。
3、石淋、血淋、热淋:琥珀有利尿、理血的作用,常与旱莲草、冬葵子、猫须草等配伍,代表方剂如琥珀通淋方。如下焦热蓄的热淋而有口渴者,则常与猪苓、萹蓄、木通等配伍。
2、癓瘕:琥珀有破血散结之用,对于一些血瘀腹痛,取其活血祛瘀能力,常与三棱、鳖甲等配伍。
当然,琥珀的运用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1.琥珀有较强的活血破血之力,所以,对于血虚气陷、血不归经之证,显然是不适宜的;
2.琥珀属于树脂类物质,受热容易被破坏,储存环境应该注意阴凉,入药也不宜久煎,一般入丸散类、或者冲服。
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医眼里,琥珀有所谓的“辟邪”之能,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安神养心这方面的作用,也就是对于失眠、焦虑不安、心悸怔忡之证,还是有一定的使用场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