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炒凉皮
路段值班,午饭在孝义路附近一家米皮店吃的炒凉皮,郫县豆瓣酱放的太多,太油,不如新兴路西头凉皮老店炒的好。
大概四五年前的样子,周末送儿子练拳,等待的时间,会在道馆附近走走。九龙跆拳道往东约二百米路南,有家极小的店,店名也简单——凉皮老店,店小,仅能放一排窄窄的长桌,如果对面两人同时低头,很大概率会碰到一起。有天下午大约实在无聊,或许是真的饿了,就进去点了一份炒凉皮,黄色的搪瓷碗,很有年代感。一入口,居然是二十多年前熟悉的味道,以后便常去。
上初中时学校封闭式管理,伙食也不大好,到初二的时候有同学发现商业街口信用社楼下的炒凉皮特别好吃,就常常想办法出去解解馋。有天中午和几位同学在走廊上打闹,不小心打烂了教室的玻璃,按照损坏公物赔偿的规定,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获得了离开学校到镇上去的机会。
消息不胫而走,班里同学甚至隔壁班的同学就纷纷来委托购物,阿凡提瓜子,傻子冰块,记不起牌子的方便面,当然还有炒凉皮。收钱,列清单,临行约好回来的时间,接东西的地点——宿舍楼西侧操场南墙和学校围墙连接的地方。
时间太紧了,一到镇区先到玻璃店告知玻璃的尺寸,付了钱让老板划裁,赶紧折回街口凉皮摊处按数点炒,几份不辣的,几份辣的,几份不太油腻的。我们的两份炒好,边吃边把老板续炒的一份份往书包里装,等我们吃完,所需的也都炒好了,满满一书包。怎么炒的记不清了,只记得老板手法很快,里边的豆芽带着酱色油亮香脆。
擦干净嘴上的油渍,拎着包返回玻璃店拿上玻璃,路过镇政府门口的小卖部,对照清单再把瓜子之类的零食一一买齐,离约定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拿着玻璃,背着书包,一路小跑,上了大坡,就到了约定的地点。轻声一喊,接应的同学到了,便将书包隔了墙扔进去,如释重负。稍加喘息,然后气定神闲地抬了玻璃进校门。
到班里坐下,先前的食品已经分发完毕,仔细闻的话,会有缕缕炒凉皮的香味儿在教室里弥散。
后来常想,当年打碎玻璃的同学极可能是故意的。我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行动,老师也极可能是知道的。在大家经济条件普遍不好的年代,炒凉皮也极可能是我们公认的最好吃的美食。
商业街口的凉皮摊大概早就没有了,那家凉皮老店,还能找到当年的味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