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教学名师的路有多远?
我曾经写作一篇文章《“匠”“家”之间天地宽》。文中的大意是:每一个教师首先是个教书匠,但不能满足现状。教师应该是充满理想的职业,所以要有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但一般教师距离教育家很远,成为教育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从教书匠到教学家,这中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比如,成为教师名师,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
一般教师通往教学名师的路有多远呢?
一、一般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区别在哪里?
我把教师分为三种类型: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多数教师经过一定的历练,都可以达到骨干教师的高度,但只有少数教师成长为教学名师。这是为什么呢?
从一般规律来说,这三类教师的区别不在天赋、不在外在的条件、机遇等,而在于他们对生活选取了不同的方式,对工作选择了不同的态度,因而,也就有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之路。
第一种情况是,把教师职业谋生手段。这样的教师无论从教多少年,都只能是一般教师,而且他们自己还感到身心疲惫,职业倦怠。
第二种情况是,把教师看作自己立身的事业,有着既定的目标,有取有舍,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尊严和意义。这样的教师最起码是学校的骨干教师。
第三种情况是,把教书育人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把自己生命融入到了工作中。这样的教师是用一辈子来备课,一辈子都不满足,而且他们不计功利,乐在其中。
二、通往教学名师的路有多远?
我所说的教学名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他们不一定有什么称号和荣誉,但他们是学生心目中的名师。学生对他们充满了热爱和敬重。
为什么多数教师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安于现状。因为“安于”,所以“安逸”;因为“安逸”,所以放弃。然而,安于现状并不能“安逸”。安逸是一种岁月静好的安详舒适状态,安于现状的人永远达不到
因此,如果让我回答,通往教学名师的路有多远,我想说,路就在脚下。有人说,人与人的区别在于业余时间,我以为不完全正确。我认为,人与人的区别在于每时每刻。
魅力课堂不拒绝任何一位教师;同样,教学名师不拒绝任何一位教师。
三、成为真正的教学名师的基本路径
教学名师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教学名师,一种是冒牌的教学名师。前者无论有没有称号,他们都是始终不渝坚持信念和理想的人,因而他们的职业生涯甚至他们的一生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后者追求的是外在的荣誉,荣誉一旦到手,便顿时失去动力,失去方向。
我观察我身边的职教朋友,情况的确如此。有些朋友已经是教授或名师了,有的已经成为教育家,但他们依然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工作着。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教学名师。要成为这样的教学名师,没有捷径可走。
1.善育人会教书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的作者帕克▪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深以为是。我的理解是,自身认同就是自我接纳,悦纳自我。自身完整就是教师自身要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语)。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把自己的生命时光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帕克▪帕尔默所说:“好的教学就是和真实的自己相遇”。
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还停留在“技术层面”,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个现象。
2.勤反思善研究
勤反思是优秀教师的起点,是教学名师的基本功,是一切知识分子的特质。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是:教师成长就等于教学+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再加上改进、读书与写作,就离教学名师不远了。
3.爱读书常写作
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拉开了距离,可喜可贺!骨干教师与教学名师有半步之遥,非常遗憾!这“半步之遥”的差距在哪里?我以为差距在于: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探讨不够;反思表达是必经之路——写作不够;知识素养是必备条件——读书不够。
2017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