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这3件事上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自律,长大更容易成功

“你怎么那么慢?磨磨蹭蹭的,快点呀都要迟到了。你看看隔壁的早就已经出发了,你怎么每次都要耽误时间?”我又忍不住在催促着自己的孩子。老公却在一旁不紧不慢地说“没事,宝贝慢慢来,不着急。”

孩子本来打算抓紧时间穿好衣服的,结果听到爸爸这样一说,便放心地放慢了动作。看到孩子又放慢了动作,忍不住大发雷霆:“说了快点,怎么还在耽误时间?”我边催促着孩子边指责老公:“你都不帮忙就算了,还在这里帮倒忙。迟到了可是要罚站的!”我的嗓门又提高了几个分贝。教育问题真的是越来越难了,妈妈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到最后却变成被埋怨的对象。

这是我的一个同学最近向我诉说的真实故事,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所以以第一人称叙说。现在的宝妈的确不容易,我们不仅要在家里照顾孩子,很多女性也想要有个依靠,生活所逼在外面工作赚钱学会独立,还要处理婆媳关系。孩子是夫妻两个人的,大家到头来却责怪妈妈没有教育好孩子,这难道是社会的通病吗?

虽然作为父母的不容易,但是我们仍然有责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的在这些事情上面一定要忍,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一,忍住不催促。

绝大多数家庭的宝妈都喜欢催促自己的孩子。如果要我们说能够忍耐,估计很多人难得做到忍耐,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也是一种修养和气度。如果我们学会了忍耐,这是每个人所必备的技能。

很多妈妈可能是性格脾气比较急,看到孩子到点了还不起床就喜欢催促,孩子吃饭可以吃二三十分钟,也不停地催促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放学回家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一下,结果妈妈又催促着孩子写作业。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去公司上班,领导不停地催促我们赶紧完成他所交待的任务。而我们之前的事情还没做完,他又给我们加任务,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有所抵触呢?同样的道理,我们不断地催促孩子只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你越催他,他就会越拖拉。

孩子本来会有潜力改变拖拉磨蹭的现象,可是后面总有妈妈为他去承担。他永远不知道时间宝宝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他没有经历因为时间没把握好给他带来的后果。他没有承受过那种难以描述的批评,所以他不会规划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形成一种自律。

邻居总喜欢催促自己的孩子,闹钟都响了两三次孩子还不起床。由于全职在家里带孩子,她也觉得比较疲惫,每天都活在催促当中。自从她和老师沟通反映情况之后,自己的教育方式也改变了很多。最近她放松了很多,感觉自己带孩子有了成就感。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以前都是她催促自己的孩子,现在她尝试着换过来了,她变成了一位“懒妈妈”。闹钟已经响了,她不起床也不去做早点。第一天由于孩子没有被妈妈叫起床,所以迟到了,他被老师批评了,心情也很低落,也明白迟到不是一件好事情。第二天闹钟一响,她看见妈妈还没起床就纳闷“妈妈该起床了。”可是妈妈却依然赖在床上不肯起床。经过这几天妈妈和孩子互换了角色,以前都是妈妈催促孩子,现在孩子竟然催促妈妈了。

刚开始她很担心,但是至少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如果我们不让孩子经历一些批评和挫折,那么孩子永远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孩子其实是害怕迟到的,只是由于家里的习惯一直都没有调整好。

第二,忍住不帮忙。

现在很多父母和老师都说孩子不独立,二三年级了,都要父母帮忙做任何事情。有的竟然还要父母帮着穿衣服,是不是我们所谓的巨婴?

其实不是孩子不愿意去做,只是什么事情家里都帮他做好了。比如孩子应该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袜子,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有时候我们也要反省一下我们自己,任何事情都帮他做好的话,他肯定完全没有自己动手的概念。有的老人家严重到饭都要喂孩子吃。

现在的父母的确太累了,因为我们给他的爱太多,一直没有勇敢地放手,如果我们给予爱的同时,让孩子自己大胆地去做,他这样子才会越来越独立,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

一个自律的人,他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包办,学会忍耐一点,这样孩子才能够茁壮成长。

第三,忍住不发脾气。

现在很多父母反映孩子喜欢跟自己唱反调,还出现打人的现象。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喜欢模仿,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孩子如果性格脾气不好,那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原因。

我们在家里是否经常对孩子大声吼叫,发生一点事情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呢?在孩子青春期以前,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吼叫,但是青春期之后你再想去吼叫解决问题,那就为时已晚。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学会心平气和,坐下来好好地和孩子沟通,12岁以前家长要学会示弱。父母选择示弱,不要计较输和赢,生匆匆几十年,又有第二次童年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