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户口凭啥这么傲娇

01
近日,北京出台《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正式发出抢人的声音。
长期以来,北京都是全国落户门槛最严的城市,没有之一。广州深圳早就放开了大学生落户限制,而上海在2020年首次放开了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
只有北京,即便是清华北大毕业生,也要受制于“进京指标”,而进京指标每年都有固定额度,且门槛高企,能覆盖的人群十分有限。
其落户之严,全国绝无仅有。
因此,当听闻北京放开落户,绝大多数北漂们可以说用“震惊”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然而,细看落户细则,北漂们又不禁大失所望:
根据政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清北+华五),这7所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在京工作后,可以直接通过计划单列办理引进;
而其他毕业于北京高校,或者是其他地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符合年龄限制,同时有北京的事业单位录用(需要占用指标),也能申报落户。
至于其他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想要落户北京,还必须是北京需要的人才,包括老师、医生等,才会有一丢丢的落户念想(同样需要占用指标)。
由此,北京户口虽说被撕了一条口子,但仍然密不透风。普通人落户北京,仍然难于上青天。
02
有人说,现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早已放开落户,凭啥北京就这么傲娇?

这是因为,北京真的不缺所谓的人才。
北京有8所985大学,26所211大学,总计有本科院校67所,专科院校25所,其学校密集程度,每年几十万的毕业生数量等等,均位全国前列。
坐拥如此多的年轻人口输入,北京要真的想“抢人才”,不需要大张旗鼓,稍微开个口子,就足以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人口。
毕竟,抢人才、求落户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教育,是小孩上学。北京的教育资源第一,政治、产业、金融资源并列第一,一点点的口子,也足以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们挤破头。
而从另一方面看,让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留在北京,或者像西安成都那样放宽到“去公安局即落户”的程度,不仅不现实,也可以说是一种畸形。
为什么?北京的户口是北京人的,北京的大学是全国人的。北京的大学是要为全国服务的,是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如果全面放开落户,按照北京的教育资源吸引力,北京将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人才黑洞——到那时,大家都去建设北京去了,谁来建设新中国?
因此,从这方面看,北京的落户门槛,短时间内仍然高不可攀。“落户有总量控制”,一方面只给少数优质人才以希望,另一方面,也让大部分普通北漂们更加绝望。
03
还记得很久之前,有一篇《最近有点为北京难过》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这篇文章写道,很多清北硕士聚在一起,因为没有购房资格、且房价高昂,准备离开北京。
清北硕士可以算得上是全国知识精英,这么多的人同时发声说要离开,许多人深感惶恐,纷纷说:“北京是不是在扼杀这些年轻人的未来?是不是在透支北京的城市竞争力呢?”
然而,至今全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因为高落户门槛而失去竞争力。那些失去竞争力的城市,大多是因为产业格局的原因而衰弱的,比如鄂尔多斯、营口、玉门、大庆。
城市真正的竞争力,不是体现在抱怨的嘴上,而是体现在沉默的脚上。北京户口的隐性福利,从根本上说,是全国最优质的资源、几代权贵官商堆出来的,一般人在北京上过几年学、工作几年就想落户,实在是太难了!
▲就像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的一句名言: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04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值得称道的盛世,也不过两三百年。这两三百年的京城住宅,确实值得入手。当今时节,也算是盛世朝歌。
但是从历史长河来看,即使是在盛世,留在京城的家族,也并非想象中的代代兴旺。为什么一定要留在京城?
是为了生活品质?别逗笑了,去二线城市比这生活得更好;是为了医疗养老?除非是大病,否则没必要;是为了孩子教育?听起来不错,北京一本率全国最高,但要注意的是,东西海朝四个区大量分布的优质教育资源,严重拉高了北京教育质量,占到了全北京所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的99%。这四个区的学区房,天生就是属于富人的命格,而其他远郊区县的教育资源,比二线城市,例如长沙的长郡、雅礼的教育都比不上,有一个两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因此,非要留在北京,唯一值得留下的理由就是事业平台了。问题是,现在网络、交通又这么发达,去哪儿不是干事业?其他城市还有自己的产业红利政策,可能比北京更有竞争力。
所以,对于现阶段的北京落户政策,确实算不上友好,如果够不上,真心不建议再等,去成都、长沙、重庆等落户政策宽松、房价还算友好的二线城市,那里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舒适的生活,也有更为现实的实现梦想的机会。最起码,二线大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也相对可以接受,有些甚至比北上广深还要好。
综上,想要留在北京没有错,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留下来。至于北京户口,他傲娇,就让他傲娇去吧!
关于地产,希望能与大家有更多交流。
交流、爆料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加我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