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关宁军·军制篇6——明朝军力下滑:奴役军户,自废武功

关宁军,晚明镇辽之精锐,纵横关内外二十载,是局势的压舱石,是战事的救火队,但其留给后世的背影却扑朔迷离,耐人寻味。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探秘关宁军'系列文章正式上线,我将以《地形集》《军制篇》《战例考》《人物志》四大板块为纲,全面探寻明末辽东,深度探秘关宁辽军。


本文《探秘关宁军·军制篇之六——明朝军力下滑:奴役军户,自废武功》是我'探秘关宁军'系列的第十二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结尾,我们提到明朝死守世兵制不肯改革的另一个原因是'穷'。

明朝的白银严重依赖外输,铜钱制度又乱如一锅粥,早期还发行过纸币,但在老百姓看来,那真的就只是'一张纸',底层人民最信赖的市场规则始终是'以物易物'。

在张居正统一税制之前,明朝百姓交税花样繁杂,其中最能体现明朝特色就是'徭役'。

如果你是一个民户,穷得就剩下一把子力气,那么用服徭役代替纳粮无可厚非,但如果你是一个军户,就没得选了——世军制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军事徭役,是对军户的超经济剥削。明中后期,'折色'已然盛行,匠户和民户如不愿服徭役,均可纳银代役,唯独军户不行,只能躬担苦役,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所以说,明朝的军户,实为'军奴'。

如果有人非要把军户看作是与民户平等的存在,那该如何理解民户'死罪减等'充发为军,又明令'民户充军只终本身'的客观事实?(至于军官,我们前文也已有过讨论)

事实就是:民户犯了罪,降了格,才堕为军户。军户是贱籍,所以民籍'恩军'的下一代不必继续为军,都算是一种宽恕。i

“民犯充军,只终本身”

至于已经'投胎'当军户的人,明廷有令:'户有军籍,必仕至兵部尚书始得除。'也就是说,你得在军事系统里爬到金字塔最顶尖才能摆脱军籍。

既然翻身无望,那就只有逃亡。洪武初年,逃兵问题已经出现,可统计的有47900多人;到了正统三年,逃兵数猛增到120多万;嘉靖年间,整个大明的逃兵数量已接近3/4!

这个比例不只是外卫军,还包括京营。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汗入塞,兵临燕京,兵部尚书丁汝夔率京军出战,'(音同'核',指'查核')营伍不及五六万人,驱出城门皆流涕不敢前,诸将领亦相顾变色'。

于是,大明往日最倚重的京军,面对打到皇门前的敌人,就这样哭着鼻子,束手无策,坐视对方饱掠而去,临了还被对方恐吓:

'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

“庚戌之变”中,鞑靼大可汗俺达目睹了明朝军力的疲弱,故以岁币、通贡相胁,并放话“不给就每年一打”

京营的衰落,或许还有土木堡可以归咎,但广大外卫战斗力的滑坡,则实属明朝自废武功

当过兵的朋友们都知道什么叫'出公差',有时,派军人去干一些杂役实属难辞,但出于保护战斗力的考虑,上级绝不会让部队累日被 '公差'任务支配。

但在明朝的大人们看来,卫所军士就是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领兵的军头也乐于以这种成本低廉的方式去讨好上级。

这就是'徭役'思维渗透的表现,在明朝各级官僚、军头看来,底下再穷,也不会没有油水可榨,因为只要人还活着,就一定有一样东西可以剥削到底,那就是劳动力

军队困于占役,不事操练,丧失战斗力是迟早的事。《续文献通考》记载过弘治年间兵部尚书马文升的奏语:'(京营)近年多拨做工,每占役一二万之上,甚至二三年不完。顾工负累,卒多逃亡,见在者强弱相半……'

这还是最精锐的京营,至于内陆卫所,在《巡抚事宜琉》中,马文升用八个字描述其军人面貌:

'老弱尪羸,不堪守战。'

'尪羸'的'羸',大家都知道有'瘦'和'疲劳'的意思,至于'尪(音同'汪')',是中医描述的一种病状,指'脚跛或胸背弯曲等'。

这无疑是长年累月从事消耗性体力劳动留下的痕迹——如果是军事训练,虽然强度也很大,但不会摧残人的精神面貌,即使上了年纪也依然精神矍铄。

无偿役占军户,也是明朝变相节省财政开支的手段,但当这种苦役变成了奴役,军户也就沦为了”军奴“

因此,卫所军'老弱尪羸'的状态,是其常年被当成劳工来占役的实证。

京营疲弱,京师受辱;外卫尪羸,留都被围。

但如果留都被五十几个倭寇围着打,你能想象吗?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一伙倭寇在杭州湾登陆,具体人数史料所言不一,但最多当不满百。他们一路流窜,在浙江肆虐数月,还兵临留都南京。余继登在《典故纪闻》中记述:'(倭寇)五十余人耳,转掠十余府至应天门外,而四十八卫者无一人出撄其锋,卒见夷于淮扬民兵之手。'

50几个倭寇肆虐数月,堂堂全浙卫所,竟无一军能敌,最后还是靠民兵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在大明最富庶、最繁荣的江浙腹地,五十几个倭寇就能横行,气焰嚣张,如入无人,四十八卫,竟不能挡,最后还是靠'淮扬民兵'才给灭了。

民兵的战斗力超过了正规军,朝廷可以装作看不见,前线的将帅、督抚却心似明镜。隆庆初年,山西巡抚靳学颜评价明军打仗'在北则借盐丁矿徒,在南则借狼土'。

但明王朝对自己的武力仍怀有一丝希望,不到万不得已,它不愿花大钱去招募民勇。

这一丝希望,就是边军

余继登在《典故纪闻》中记载:'往时流贼起霸州,无几竖子耳,几举中原之卫所不能挡,至不免于边军之调。'

霸州位于河北,'无几竖子'是说闹事的不过几个毛头小子罢了,纵有夸张,但倾中原卫军也搞不定,确实打脸,最后还得调边军来救场。

边军战斗力反超京军,在古代中原王朝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既然军人被苦役压榨,训练废弛是普遍现象,为何边军又能保持战斗力呢?

很简单,边军常有仗打,以战代练,不致荒废。另外,边军的将领们为了保命,也会私养一些募兵,专事打仗,杂活苦役则派给卫所军,这也保证了边军中至少部分能战。遇有征调,将领们也会优先带堪战募兵入援,打打造反的毛贼还是够用的。

除了紧急时刻有边军可以救场之外,明王朝不愿大量募兵的另一个原因,依然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字:穷,或者说'抠'更恰当。

洪武十三年五月,朱元璋下诏:'军民已定籍,敢有以民为军乱籍以扰吾民者,禁止之。'但你可别天真地以为这是体恤百姓,朝廷真实的考量,借用王兴宗向朱元璋的劝谏就是:'今军民分矣,若籍为军则无民,何所征赋?'

直白点说:民户数量关系到明朝的赋税,若将过多的'民'抑配为'军',会损害老朱家的收入。

再后来,军户战斗力断崖式下滑,明朝不得不违背'祖制',开始募民为兵,但抠门的传统却一如既往,再加上'居重驭轻'思维的束缚,使得募兵之举对战斗力的提升始终有限,我们下期继续。

(0)

相关推荐